在民歌中取暖

阅览3259 作者:林文钦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657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曾几何时,我对中国民歌有一种排斥情绪。这主要同我的小资情趣有关,因为民歌大多是咏叹爱情的,而在我看来中国民歌里的爱情带着土腥味,它们似乎只属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我倾向于西洋的经典爱情歌曲,以及国内的部分流行音乐。但是在我有了一些情感经历后,对爱情的看法趋向本质后,我发现还是中国民歌中感动我的更多一些,让我发生这种变化的,正好是它们的音乐元素中那些很乡土的那部分。

只要你认真反刍一下中国民歌,会发现其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语言现象:歌曲中对恋人的称呼永远是哥哥或妹妹,不管是西北还是西南民歌均是如此;并且,歌词也极少出现爱字,和现在爱来爱去的流行歌曲大异其趣。这大概同农耕社会爱情的含蓄与羞涩有关。对于生活在强调沟通能力的信息时代的人来说,羞涩作为一种心理气质绝不是黄金。但当满大街的女孩都在大喊爱上你是我的幸福,是我一生的快乐时,羞涩就显得珍贵了。我一位年长的同事说,他恋爱时如果能悄悄摸一下阿妹的辫梢,都会激动得不能自已。这就是羞涩的力量,我们现在即便彻夜逗留在情人的芳唇上都不一定会晕眩了。

兄妹相称还诠释了爱情的另一种形态亲情。有人说,流行歌曲和电视上的肥皂剧里之所以爱字泛滥,主要是由于现实中真爱以及相爱能力的流失,越缺什么越要谈什么。这么说似乎过了点,但爱情的时尚化、数字化的确使它越来越像肯德基店里价格不一的可乐,用水龙头控制配方和流量,可口,但不一定可心。泡沫爱情的流行美化了哥妹在我心里的感觉。融入了亲情的爱情其实比所有浪漫之情都更纯粹。一个男人要背叛称自己为甜心的女孩也许是容易的,但要背叛那个柔柔地叫自己哥的人则十分困难。

中国民歌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它表现了超越时空的守候。《兰花花》《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无不如此。那是落后的生产力和通信方式造就的纯朴,这种纯朴又造就了用一生去等一个人的神话。我以前不知道西北的汉子们为什么要舍下心上人赶着骡马走西口,而且一去就是数度春秋;当我在一个荒芜的秋天,站在大西北的高坡上亲眼目睹了贫瘠苍茫的荒塬时,我懂得了民歌里面的爱情为什么会那么浓烈和坚贞。我无比热爱的一首MV是中央台音乐频道推出的《兰花花》。无比热爱那日日独坐山坡用心捕捉骡队铃声的美丽女子,无比热爱滚烫的脸庞上那两行比一个无望的下午还漫长的热泪、针线穿过新鞋底时从指端蔓延到心尖的颤抖,无比热爱方言里的细腻与坚韧:你若是我哥哥哟,招一招的那个手;哎呀你不是我的哥哥哟,走你的那个路我们很幸运生在了一个手机、越洋电话和网络空前普及的年代,不必在想对远方的姑娘抒情时慨叹没有邮递员来传情;高效交通让人跑得比心还快,一日千里,甚至一日数万里。思念的长度和浓度却因此遭到了削弱。我不能说现代科技破坏了爱情的经典性,但事实求是地说,和当下那种上午在广州说想你,下午就飞到上海见面的爱情相比,我更倾心民歌里的约会,更倾心那个站在黄昏的岔路口等了许多年仍痴心不改的大妹子。

民歌所特有的大量农耕和游牧文明的意象为许多怀旧的心提供了温暖的居所:羊群、马匹、马头琴、红棉袄、蓝蓝的天空它们重现了风吹草低、月光无垠的纯美景象,那是生活的原生态,爱情的原生态。我多么羡慕那个坐在草地上陪着马头琴默默哭泣的年轻男子,那时他的马在远处月光粼粼的河湾饮水,风掀动他额前的黑发,噼啪作响的篝火升上夜空时映亮了一张伤情的脸。我甚至喜欢陕甘高原风味的红棉袄,它穿在漂亮妹妹的身上,把她的脸衬得更漂亮、健康,还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它不可能在都市大街上闪亮登场,却是黄土地上永久的流行色。还有妹妹的长辫子,它是民歌中最灵动的细节,不矫饰、不病态,在我的情感地图上,它几乎成了通往纯洁的路标。在中性化的短发风靡街头的城里,和小芳似的留着乌黑长辫子的姑娘恋爱,成了一个具有纯真气质的理想。

当音响中流出散发着泥土味的《草原之夜》时,我体验到了那种温暖的气息,似乎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水草丰美的久远年代:那时生活简朴,但爱情如诗如酒。我们在阳光下劳作,坐在月光与草地之间弹琴说爱,因为一个古典的眼神脸红半天,为了等一个人,甘愿饮尽一生的孤独

➥ 本文由(影子)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梦已丢,何处寻

记忆里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流失,即清晰又模糊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伤痛,却抹平不了心灵深处的伤疤 多次苦恼挣扎,悔恨交加 却抵不住,懦弱的恐吓 欲,时过境迁的身之需求 情,相思难忘的心之思念 智,从零到有的足智多谋 蠢,从有到无的情商欠费 踏不出的牢笼,不敢明示的懦弱,幸已过,福已散 回味昨天,好美,好美...

天堂无路

翻开日历细数,这些年的成败得失,有的只是看到一次次的悲伤经历和无数次的跌倒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 爬起来,我以为可以挺起胸脯、迈开大步,甩干脸上的泪珠。 说失败,我认为可以做好应有的孝道、必须的忠诚和双手的责任,做中心点拉紧身边的线。 是麻木?为何面对没有任何言语?是不管不顾?为何心底有说不出的痛楚...

《长安道上》孙伏园

长安道上 孙伏园 开明先生: 在长安道上读到你的“苦雨”,却有一种特别的风味,为住在北京人的们所想不到的。因为我到长安的时候,长安人正在以不杀猪羊为武器,大与老天爷拚命,硬逼他非下雨不可。我是十四日到长安的,你写“苦雨”在十七日,长安却到二十一日才得雨的。不但长安苦旱,我过郑州...

我所喜爱的那些花儿

我所喜爱的那些花儿,它们又开满了这座城,一直连绵到天涯。 ——题记 我是一个爱花的人,特别喜爱那些在阳光下盛开的花儿,停下来,仔细的端详,嗅一下那阵阵清香,感觉生活是极美的。春将要谢幕,枝头的花儿也不多了。每当看到枝头所剩无几的花儿,便会产生怜惜和不舍,美丽的花儿,盛开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

初夏夜思

夜,深了。 躺在床上,透过窗户看到对面大楼的灯火明灭。房间里檀香还在袅袅飘起,一如我不能平息的心。 有时候我总在问我自己:生命需要我怎样走去?我茫然。每当我开始学会停留的时候,总有让我措手不及的风雨。我拥有过幸福的时光,也在无人的夜里迷惘。我曾微笑着过着一段快乐的过往,也曾在过去的旅途里黯然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