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座右铭

阅览1669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818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林语堂的座右铭:

“有不为”。按照中国学者给自己书斋起斋名的习惯,林语堂称自己的书斋为“有不为斋”。在一篇小品文里他自己解释说:“我厌恶费体力的事,永远不骑墙而坐;我不翻跟头,体能上的也罢,精神上的也罢,政治上的也罢。我甚至不知道怎样趋时尚,看风头。”他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是:“此处果有可乐,我即别无所思。”

梁启超的座右铭:

“饮冰”。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梁启超给自己的书斋起名为“饮冰室”。他从1899年开始用饮冰室这个名称。当时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办《清议报》,从第二十五期时用笔名“任公”开辟《饮冰室·自由书》专栏。1901年自号“饮冰子”,1902年出版的第一本文集题名“饮冰室”,并称自己为饮冰室主人。“饮冰”一词始见于《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焉?”梁启超变法维新,内心焦灼,因此他要饮冰来解内热,积极宣传变法强国。

黄胄的座右铭:

“雨石”。著名画家黄胄命名自己的画室为“雨石居”。他说:“我就是实实在在的一块石头,不会讲什么话。”这当然是他的自谦之词。“雨石”实为“语实”之谐音。从“雨石居”这个斋名我们可以看出画家黄胄的朴实为人。黄胄把自己的斋名命名为“雨石”,大概还有另一层含义:石质坚硬,雨洗后的石头增添了洁净。洁而坚是雨石的品质,也暗喻了人品,表达了艺术家对纯洁而坚强的人品的追求。

黄佐临的座右铭:

“苦干”。黄佐临几十年埋头苦干,勤奋不辍,成为著名的话剧艺术家。黄佐临喜欢书画艺术,客厅四壁挂满了林风眠、关山月、程十发等国画大师的佳作,卧室里挂着一幅书写有“常乐”的条幅。黄老说这是书法家沉重题写的。当时黄佐临希望他题写“苦干”二字,可沉重却说,您苦干了一辈子,这么大岁数了,还是“常乐”吧。

陶墓前纪念亭题名“未厌”,用的是他自己的座右铭。圣陶先生曾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未厌居”,还解释说,他在任何情况下,对人世总抱着希望,决不“厌世”;而对自己的工作则永不“厌足”,所以取了这个意义双关的斋名。

➥ 本文由(竹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的爱到底给了谁?

原来,爱情就像通往天堂的路,虽然存在,却从未出现过,虽然美好,却是难以到达的美好。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大半年,回想起那时的自己,我在心里不禁嘲笑到。原来以为自己是那种不为爱情所动容的人,能够从爱情中全身而退的人;但当一切都发生了以后,我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的可笑。 不为别的,只为在你面前所流的泪...

写作是种暗无天日的自杀

年,就这样走过了,生活又步入了正常的轨道。于我,一切按部就班。在短暂的假期后,这个世俗的舞台又被拉开了帷幕。喧嚣里,那些人又开始伪装,带着各种面具登台,穿梭于各种场合,各种角色。有些,则如小丑般,在那里演绎着亦真亦假的悲欢离合。看着这样的面孔,真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或许,在新的一年...

一个基督徒的灵修日记(1)

2018年3月11号: 今天是安息日,主日礼拜的日子,今天,母亲没有砌棚屋,休息一天。今天中午吃午饭的时候,我和母亲讨论了一个灵修要点,关于律法与恩典的要点,我以医生治病的例子来向母亲阐述了这个要点。我对母亲阐述的我得到的这个要点的领悟是这样的:比如,病人得了哪方面的疾病...

倾尽满腹的别离

不知道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月亮惹得祸,让本该美满的相识,却在依依不舍中错过,相逢也许是宿命,注定要错过最美的季节。只有在雨打芭蕉里,数着雨滴一滴一滴打落夜的无眠,只有在风雪交加时,数着雪花一片一片盖不住无奈的寂寞。世界上那一段美好的爱情里,没有泪水流过的痕迹,才会修成正果。眼泪是爱琴海上飘着的雨滴...

故乡,挡不住的渴望

昨夜的一场雨 淋湿了梦中的那棵白杨 它就在故乡的村口 陪着母亲站成了等待的模样 母亲呼唤我乳名的声音 多年以后还在我的耳边回荡 可那缕被风吹皱的乡愁 却不知道如何才能妥帖的安放 走过了千山万水 总是走不出对故乡的渴望 那一份深沉的爱呀 一直生长在我火热的胸膛 无数次想象着故乡此时的景象 天空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