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环保,净校园

阅览2150 作者:吴柔瑾王怡鑫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646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为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提高对校园卫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7月19日,同心社会实践队举办以“消除多余垃圾,共铸美丽校园”为主题的环保清洁活动,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清洁,维护舒适、整洁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活动开始前,班主任带领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操场集合,各班级负责自己相应区域的清洁卫生,活动内容包括:打扫好负责的领域,清洁水泥地与草坪的垃圾,倒垃圾。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本次“环保小卫士”活动以比赛的形式展开,基于公平性我们队伍更是让4个队员对打扫情况进行评分。

活动进行得井然有序。首先,负责人分好区域,各班开始拿上工具开始行动,学生用双手拔草丛里的杂草、用扫帚细心地将杂草扫到一起、捡起草地里的垃圾、倒垃圾等等。尽管刚下完雨地上黏糊糊的,但可没有人嫌脏,没有人说累,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增添一份清新,一抹明亮,滴滴汗水挂在他们自豪灿烂的脸上,显得如珍珠般耀眼闪亮。

短短一节课的时间,校园变得干净整洁,树叶在风中摇曳,绿草在泥土里扭着腰肢,花儿笑得那样红。校道上奔跑的身影,活力四射,看着垃圾筒内满满的杂草,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最后,四年级获得第一名,班主任给大家发糖果和宣传环保的小扇子作为奖励,那一张张快乐的、兴奋的脸,像一朵朵花。

此次活动不仅彰显人文熏陶,注重内涵发展,更为我校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节约、励志、笃学、尚美”的环境文化氛围,同时意在提高学生们的卫生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本文由(水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凡事预则立

今天是很开心的一天——作为调研组的我们终于从村里的调查转到镇上的调查。 怀着一颗热情与好奇的心,我们调研组一行九人,顶着烈日,冒着高温的袭击,到镇上进行采访跟问卷调查。短短的一天里,我们体会了采访碰到热心姐姐跟同在岭师毕业的师兄的热情帮忙的喜悦;我们体会了为采访更加有质量而想问题的焦头烂额...

我只是一个过客

这座城市,我终究只是个过客 一座陌生的城市,因为各种的原因,总有人会驻足停留,也有人会隔岸相望,更有人会站在不能及的地方默默的关注。而这座城市,我注定只是个过客,因为我没有驻足停留的理由,更没有隔岸相望的借口,只有停在远方,默默的关注。 我总认为时光不够生命空洞而有意识并奢侈地挥霍...

后来的你,过的好不好?

还记得,我们是以相互伤害的方式结束了我们的爱情。 好想好想和你联系,好想回到过去,好想你在身边,每次拿起手机又放下,想到你最后说出的话便没了勇气,你说早就厌倦了我,你说没有我你会过的更好,你说让我滚……可我怎么就那么犯贱的想知道你过的好不好,苦笑自己。我还在乎着…… 后来的你,过的好不好...

放弃幸福,收获更多幸福

拉康说“心想事成的人绝对不会幸福,最符合人性的真谛是,尽力活在你的想法和理想中,不要依据你达成多少欲望来衡量你的生活。”这话说的不无道理,欲望的实现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因为说到底,人类的心理机制,并不是为追求幸福设计的。 幸福是一种完整,圆满的状态。我们的大脑生来就有着最简单的趋利避害功能...

我们相濡以沫的走过的那段日子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请稍候在拨。” 又一次这样急迫地打你电话,又一次的听到这绝情的回复,心一次次的碎,等待着慢慢长夜的麻醉,麻醉这颗伤痕累累的碎心。曾几何时,听你说总是时刻等待着我的电话,时刻想听到我亲切的声音,你说你只是需要这种淡淡的爱,就如一曲萨克斯回家,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