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血

阅览6118 作者:冯无知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21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唐婆婆的腰椎痛了好几年了,随着年纪增大,近两年,痛得越发厉害了。以前一年痛三两次,痛的时候搽点药油就没事了,第二天照样下地种菜卖菜。可今儿就不行,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

年轻的时候,耕田种地,割草卖柴,唐婆婆一身的力气,把几个孩子养得高大壮实。

转眼间,年过古稀的唐婆婆不再那么年轻硬朗,不再种田,只消在菜地种点瓜菜。一来,包揽了儿子媳妇几个家庭的菜篮子工程;二来,吃不完的菜,挑到农贸市场去卖,还可以帮补家用。

每天清早,她起得比太阳还早,浇水施肥除草割菜,把水灵灵的菜挑到菜市场去卖。几十年来,生活的重担,全都靠她的这条腰背负起,把日子的酸甜苦辣扛住。这条腰背,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最近,这条老腰不中用了。

腰,痛得越来越厉害了,每晚睡到下半夜,会在腰痛中醒来。半夜痛醒了,就再也难以入睡,眼光光一直到天亮。第二天照样下地种菜浇水摘菜卖菜。这点痛,对于一身硬骨头的人来说,还能忍受,咬咬牙根就过去了。

这样又过了几年。直到那一夜,腰,从半夜就一直痛,痛得没完没了,太阳起得老高了,她还是爬不起来。被家人送进医院,一检查,是腰椎间盘突出,医生说,要手术。要手术就要输血。她是AB血型,亲属配对的血型最好。

叫几个儿子来验血配血。刚好,二儿子就是AB型,医生说,就用他的血最好!

手术进行了三个小时,很成功,唐婆婆被推出了手术室。

住院半个月后出院。唐婆婆的身体回家继续疗养。一段时间后,唐婆婆的腰是好一点了,可腿脚就不听使唤了。以前走路轻如风的,现在好像灌了铅似的,千斤重,且酸软无力。不仅如此,而且腿也变形,成弯弓状,走路,需要拐杖助力。一段五分十分钟可以走完的路,她需要半个小时。地也下不成了,眼睁睁看着菜地变荒地,心急如焚。

以前儿子媳妇几家人的菜篮子她全包了,还有自己的生活费,都自食其力。那时候,个个都妈前妈后的嘴巴甜,人见人爱,人见人夸。现在,按照她的话说,废人一个,是等死的人了。

比起以前,无病无灾能走能跑,不求人的人就是贵人。现在,行动不便,再也不能给儿媳他们效力了。日久了,儿媳们心里多少有不舒服的。最不舒服的是二儿子,他总是隔三差五就说不是这不舒服就那不舒服,不是今天头痛就是明天肚子痛,很多次,他媳妇特意在婆婆面前嚷:“丈夫的这种毛病,是自从输血之后才有的……肯定是缺少营养血气不足造成的。”她说自从那次输了血,他身体就开始变差了……需要买营养补品,才能把身体补回去。不止如此,还经常在唐婆婆面前哭穷,说难听的话。

苦瓜脸看惯了,抱怨牢骚话唐婆婆也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她有自知之明。没办法,只好摸到床头的那本存折,拄着拐棍,蹒跚着到村储蓄所那里,取出五千块的养老金,塞到二儿媳手里。

唉,这个动作真灵,像下了特效药,从此,二儿子夫妻俩的嘴终于闭住了,再不说这毛病那毛病了,也再不哭穷了。

晚上,唐婆婆回到家,躺在床上对着空洞的天花板,喃喃自语:“哎!这是卖血呀……难道你忘了,你身上的每一块肉每一滴血都是我身上来的呢!……”

➥ 本文由(水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不说对不起

五(4)班的邓子楠此刻心情不错。刚才在校门口值勤的时候,大队辅导员黄老师告诉她,学校准备推荐她参评市“十佳好少年”。值勤结束,走在回教室的路上,邓子楠觉得天空是那么蔚蓝,阳光是那么明媚,微风是那么和煦,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回到教室,李老师正在上晨会课,邓子楠赶紧回到座位上坐好。今天好像有点异样...

报酬

装修房子需要砂、水泥。 老杨是一个专门的挑砂工。 老杨站在楼下的草坪边啃一个馒头。 一个女人站在楼梯口冲着老杨喊:“挑砂的,过来。”女人指着放在楼梯口的一个大冰箱:“给我把冰箱搬上六楼,多少钱?” 老杨轻轻的推了推冰箱,试了试轻重。老杨说:“你是知道的,冰箱不好背,又倒不得,又重,你给二十块钱吧。”...

卖血

唐婆婆的腰椎痛了好几年了,随着年纪增大,近两年,痛得越发厉害了。以前一年痛三两次,痛的时候搽点药油就没事了,第二天照样下地种菜卖菜。可今儿就不行,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 年轻的时候,耕田种地,割草卖柴,唐婆婆一身的力气,把几个孩子养得高大壮实。 转眼间,年过古稀的唐婆婆不再那么年轻硬朗,不再种田...

二十岁的初恋

二十多岁的初恋 “我站在初恋的路口,等着那个要伴我一生的人。而她,会带着她的初恋来赴约。” ——题记 因为彼此父母的关系,他们在三年前相识。那时,他读大二,她刚读大一。此后三年,他们像普通朋友一样,偶尔在QQ上联系,当然,也到过彼此家里玩过。只是,一切,都是以普通朋友的身份。 很少有人会相信...

旧人

那时候的你,并不是文质彬彬张口就是一个子曰的书生,而我也不是知书达理见了生人便以扇遮面的千金。没有西厢记以祺盘私会的桥段,没有门第高低的阻难,更没有苦大愁生的国破家亡。一切就想是静谧的湖面被西风吹起泛起点点涟漪那样的自然。一位是乏善可陈的贸布郎,一位是名不见经传的织布女,也许是日久生情或是一见便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