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君

阅览735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979 阅读时长:大约 6 分钟 ☑

我叫苏清。

那年,我十六岁,已到了嫁娶的年龄。家中父母总是嚷嚷着要把我嫁出去,找个好相公,踏踏实实在家相夫教子,圆满一生。

可惜天不遂人意,这两年正是两国开战之际,战火硝烟弥漫到了这里,毁了我温馨的家,害死了我的父母。

我在死人堆里找呀找,可始终找不到父母的尸骨。伤心,痛苦,仇恨几种情绪一同涌上来,我用自己那双从不曾拿起过刀枪棍棒的手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发泄着心中的愤恨,鲜红的血喷在我的脸上,手上,身体上。我的手在颤抖,我的心在恐惧。慢慢地,双手没了力气,我,倒下了。

当我醒来时,看到一陌生的小院,那小院极为清净,偶有徐徐微风吹来,倒是增添了些风雅。院子中央的石桌旁,坐了一位公子,那公子一袭白衣,三千青丝披散在肩,俊美的脸上挂着一抹温雅的笑,仿若仙人降临。

“敢问公子,这是何处?您,又是何人?”我走上前去问道。

那公子抬头看我一眼,戏谑地笑道:“你说这是何处,这院子里除了我和你还有什么人?我好心救你回来,你不知感恩,反而问我是谁?”

“我……”一时被堵住了话语,索性也不与他争辩:“公子,那可否告知我当下的局势?”

“别公子公子的叫,听着真不顺耳,称我吴裕便是。”

“吴裕?”

“嗯。”

听吴裕说,当下吴国大举进攻赵国,赵国军队不堪抵抗,节节败退,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这时,家乡的血腥场面一下子浮现在了我的眼前,家乡被毁,朋友离散,父母惨死,这一切一切都是拜吴国所赐,我对他说,我要上阵杀敌,保卫赵国。我知道这样的想法很可笑,哪有女子上阵杀敌的呢?可是难道我要虚度一生,任凭吴国残害我国更多的百姓吗!我做不到!

他听了我这话后,复杂地看了我一眼,我看不懂他眼中的含义,只想要他教我学武,帮我卫国。他却是淡淡道:“学武要耗费的时间很长,等你学好,赵国怕是早就灭了吧!”

“那,那我当军师,排兵布阵,总归还是能尽一份力的。”

他似是觉得说不过我,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深思。良久,才缓缓开口:“好,我教你。”

后来的几天,他一直在用心教我,我也学得很快。

他总是会在我学得废寝忘食时,把我拉去,让我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总是会在我学得专注时,用细柔的丝帕帮我擦汗……

慢慢地,我的目光逐渐停留在了他的身上,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他的喜好,开始会不由自主得想起他的样子,生气的样子,细心的样子,关心我的样子……

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都会不规律地跳动,脸上也总是会挂着傻傻的笑容。

我,似乎是喜欢上他了……

要,对他说吗?

我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这几天,我总是躲在门框后面静静地看着他下棋,好像这样,就能与他地老天荒,可是我大仇未报,心中总还是有些牵挂,况且,如果赵国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像如今这样吗?

于是,我对他说,我要去军队。

他说,我帮你安排。

他果真做到了,赵国皇帝任命我当军师,帮助前线排兵布阵,护卫祖国。

当我临走时,他问我:“可不可以为了我,不去当军师?”

我当他担心我,便说:“不行,我必须要保卫我的祖国,帮我的亲人报仇。你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

与君惜别,却不想,这一别竟是再听不见对方的声音,感受不到对方的温度了。

我踏上去军队的旅程。一路上,军队里的人并没有因为我是个女人而歧视我,排挤我,而是对我很好,像对自家小妹似的。我的一颗心总算可以放松下来了,就是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呢?

来到军营驻扎地,这里生活条件艰苦,没有暖和的棉被,也没有美味的食物,有的,仅仅是那破旧的衣物和难以咀嚼的馒头,将士们围着火堆坐着,火堆上正煮着青菜汤,见我来了后,纷纷向我打招呼问好。

这一晚,我和将士们交谈得很融洽,了解了他们的作战经验,特长以及人马分布情况,商谈了些作战方法为第二天的战斗做准备。原本认为这一战会很难取胜,却没想到这么轻易就夺回了一座城池,着实令人有些惊奇,也让人觉着古怪。

自从这一战起,敌军缕缕败退,一直退守到了自家城门前。

我坐在营帐里,看着帐外正在操练着的士兵,明天就是最后一战了,只要这一战打赢了,我就可以回去见他了,可为什么我的心里总会隐隐有些不安呢?

随着这不安,最后一战的战幕终于拉开了。

战场上硝烟弥漫,黄沙滚滚,我坐在战台上,指挥着军队,不知为何,每看我军走对一步路,我心底的不安就加深一分。

突然,我的目光在那敌军将领身上落定,他,为何要带着面具?为什么我会觉得他的身影是如此得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慢慢地,我将他与我记忆最深处的白衣公子联系了起来。不可能,不可能会是他?天下身影相似之人何其多?不会是他的!虽然这样想着,但眼睛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跟着他转,一颗心都被揪了起来,悬在空中,迟迟不肯落下。

正在我分散指挥时,敌方的几个头目好像发生了什么争执。突然,一根利箭从空中直直向我射来,那箭射来得极快,以我的速度根本闪避不及,只得闭上眼睛,等待死亡的来临。

可当我再次睁眼时,那根箭却已消失了,我向战场看去,只见那原本将我军打得节节败退的敌军头领,已从战马上滚落下来,带起一道长长的血渍。

我突然站起,心里十分的慌张与不安,心脏跳的极快,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东西马上就要失去了……

我双眼紧盯着那敌军将领,他的胳膊上好像有一根箭,伤口还在不停的流血。

是,是他吗?

他的身影背对着我,奋力地厮杀,渐渐地,他的体力似乎有些不支,一招一式间皆露出了些许破绽。突然,一个长矛直直的穿过了他的身体。这时,我似乎听到了他的声音,“苏清,再见了……”声音消失,战场上那身影轰然倒下,带起一地的滚滚沙尘……

凯旋途中,我向一士兵询问,那带面具的人是谁,他说那人是吴锡,虽是敌国的将军,但却是个好人。

我听罢,心底还是觉得空落落的。回到城中,不顾后面人的追喊,急忙跑到那个小院子里去,小院子还是如往常一样清静,但石桌旁却少了那脸上带着温雅笑容的白衣公子,唯留下这还没下完了的棋局。

我向石

桌走去,一步,两步……眼泪顺着脸颊滑下来,滴落在了棋盘上。

我看着棋盘上那颗晶莹泪珠,急忙用手擦了擦。这棋盘没有尘灰,他不是他,他不是他!他还活着,他还活着!

我跑进屋,到处的找他,喊他,可始终没有他的踪影。坐在石凳上,忽然听到不远处有扫地的“沙沙”声,他还在,他还在!我急匆匆赶到这里,看见的人却不是他,而是一个小厮,他把一封信交给我,说是这院子的主人临走之前特意嘱咐他的。

我拿起这封信,走到石桌旁坐下,拆开来看:

苏清,我已有心悦之人,此次离开便是要回家中与她成亲,我知晓你对我的一片心意,但终究是要辜负你了,原谅我。

吴裕

“我不信,我不信!你是骗我的,你是骗我的!”我跌跌撞撞地跑出小院,买了一匹快马,赶了三天三夜终于赶到了战场。

战场上,隔了十天还未清理的尸体,早已开始腐烂,散发着腐臭的气息,令人作呕。我越过一个个的尸体,找呀找,终于找到了那个带着面具的男子,我拨开它的手,摘下他的面具,泪水就在这时滴落了下来。

“原来,真的是你。我就说我的感觉不会有错……可是,你为什么不肯告诉我呢?呵……其实我早该想到,你是吴国的人。但你既是吴国人,又为何要救我?为何要教我那么多东西?又为何要助我攻破你的国家?我一直都不明白,不明白你究竟在做什么,在想什么?我从来不曾对你说过,我喜欢你,也许你早就知道了,可我还是想对你说。我想再听听你的声音,看看你的笑容,可惜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苍茫的沙漠上,偶有阵阵大风刮来,带起一地的尘土沙石,在飞扬的尘土间,可依稀看到一对璧人互相依偎,两人的手紧紧地牵在一起,随着那阵阵强风被掩埋在了黄沙下……

➥ 本文由(念念)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校园变故

高墙内的校园并没有与世隔绝,墙外刮什么风,墙内就下什么雨,院外是一个大社会,院内就是一个小社会。 红旗小学是某镇的一个正村小学。学校规模不大,二百来名学生,十四五名教师,按说,校园是一方净土,教师们为人师表,承担着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任,觉悟应该很高,同行们的关系也应该很和谐、很融洽才是,但实际上...

极品神医 - 第5章 暴揍虎头哥

叶开不明白苏婉为什么这么害怕,抬眼望向门口。 首先进屋的是个光头,他满脸横肉,脖子上挂着一条黄金链子,光着膀子,手臂上纹着一个虎头。 光头踏进门,那双色眯眯的眼睛就盯在苏婉身上,就像一头饿狼盯着一头羔羊似的。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弟。 叶开瞟了眼苏婉,只见苏婉的身子在微微颤抖。很明显...

你真的确定吗

志摩,你真的确定吗? 志摩像着了魔一样,急着要和原配离婚,我想他一定是疯了,有句著名的谚语,上帝让谁毁灭,就先让谁疯狂。虽然志摩的内心已经中毒很深,但他的表现却是很淡定的,他像往常一样交朋友,像往常一样写文章,一切好像都很正常,只是内心的小宇宙已经开始酝酿,特别是记忆和现实,恍惚和自我感动...

南山余岁寒

余南抿一口酒,那样美好的最初,却是这般惨淡的终结 落雪了,白雪红梅,他看着眼前一袭婚纱的她,只觉得天昏地暗,这辈子他注定与她相望独守。 余南醒来时,婚礼已然结束,七零八落的酒瓶歪倒着,他起身独自倒了杯红酒对月独饮,思绪开始飘散,再抑制不住的是深深的爱恋与无奈。 那年初夏,余南第一次遇见宋婉...

月光倾城

窗外的月光很温柔明洁,穿过梧桐的叶子洒落一地斑斓的影子,十分契合月光倾城这个词,“月光倾城”是我的网名,也是我经营的茶艺轩的名字。 “还营业吗?”当这个有些突兀有些轻柔的声音传到我耳边的时候,我正在吧台里看王玲教授写的《中国茶文化》一书。 循声抬头,一个男人已站定于吧台前,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