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念卿安

阅览1206 作者:三痕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828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五月的江南,阴雨连绵,阳光不被云层所渗透。独来独往的江湖,也只有一马一剑伴我走过。那时我束发肃脸,着一黑装,利落的仅仅像一把利剑,锋利伤人。而你散发披肩,不羁散漫,举杯空对月。

我屏气,拔剑脱鞘。你忽转身似有些微醺,身子有些摇晃,脚穿着木屐,有一搭没一搭的朝我步步逼近,我发现你每走一步,我的呼吸就越发急促,彭彭的心跳也在耳际响的越发的响,而这时你就在离我一步脚印的距离停下,直视的我的双目,痞痞的扯起右嘴角,上身向下倾来,我紧闭双眼,酒香袭来,耳际也有你湿热的呼吸,微微有些痒,你却深深吸了口气,调侃道:“原来是女儿香啊,“”说既便哈哈大笑。我羞愧难当,脸也就烫的厉害,心想不过又是个登徒子,死有余辜,随即杀心便起。执剑抵至喉口,你只是稍微一愣,而后又调笑般的反问“小娘子,是真的逃不掉了吗,呵呵”。而我回答的也只能是沉默。

“也罢,生亦何欢,死亦何惧。”说罢从怀中抽出一封信件于我。

“把这信送……”随后俯身在我耳际说出了去处,抢走了我掌中的剑。我额首,转过身去。他执剑往颈上一抹,血染白衫。我又忆起另一任务,除了杀他,也得寻得主上不利证物,于是在其身上翻找,竟又发现一封信,随急于打开,纸上赫然写着”我念卿安“四个字,其字迹娟细秀丽,必出自佳人之手。随后又打开他给我的那封信,纸上苍劲有力的印着一个字“安”。它逐渐放大,缭乱思绪。凉风吹过,我颓然于地,神伤。

杨柳枝叶已乘势而长,郁郁葱葱。而我早已寻到那户人家,依山彷水,安谧详和。我把信放在其紧闭的门前,拾起石子惊吓一旁的鸡群,听到惊闹声,门缓缓开起,是一位身着麻布粗衣的姑娘,眉若远山,温婉动人,而她看过信的内容,也只是淡淡一笑,把信贴于胸口后又把门徐徐关上。我看着这一切的经过,心就这么揪然一痛,我不知我所做的是对是错,那位不羁的公子,那位痴情的少女,他们的情结,因他人的一己之私,断送于我手下。我策马扬鞭,离了江湖,在静谧夜里,唯有望月。旁着清风,总有一总声音在耳旁萦绕“唯念卿安,卿安否?”。

——否

➥ 本文由(水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匆匆那些年

【一】 记忆里的那些年很漫长,长得让人再走不回去最初的起点;那些年又很短暂,短得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很多时候,我会被回忆纠缠得很痛苦。这痛苦就如同在伤口上无情地被撒了把盐,让人无语言疼。我知道,我离开了那座城市,这样的痛苦便会一生纠缠着我。无论我走去哪里,它都会如影相随。除非,我死去。 然而...

你怎么总不听话

“你怎么总不听话”?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会联想到的一定是老人在教育孩子,可这里要告诉你的是:这是一对相濡以沫的银发老人,在聊城光明医院发生的故事。 在聊城光明医院心内科的病房里,有一位老奶奶蜷缩在病床上,鼻孔吸着氧气,胳膊上面挂着吊瓶,面黄肌瘦,目光呆滞。 老奶奶早就是光明医院的老病号了...

回忆录:过去的这二十七年(二十一)

不久,初二上班学期就结束了,2005年春节紧跟着也就过来了。那一年的春节前,母亲带着我和哥哥,我们就回八滩老家过年去了,母亲没有带着姐姐回去,而是将姐姐就在东庆村暂住的家里,父亲因为放假的比较晚,也没有回八滩老家,就待在东庆村暂住的家里了。离开家乡已是四年,再次返回,家乡人已经认不出我来了,四年前...

七月邂逅,八月离去,九月回忆

前言:梦的舞台上,五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们在为自己的梦而谱写着最美的音符,里面记载着他们的欢歌与笑语,悲痛与眼泪。 当我的旋律没有节奏,每一次的落音都成了曲子的污点,再多的掩饰只会成为一种包袱,我放下手中的挚爱吉他。静下心来,缓缓的呼吸着,左手一杯奶茶,右手一根吸管,站在被雨淋湿的窗前...

在公共汽车上

伍强这两天心里非常烦闷。昨天儿子又打电话来要钱,才几天啊。现在的小孩子读什么书?三天两头要钱,他们在学校里搞的什么鬼啊。今天房东又来要房租,不是说过几天过几天吗,讨什么讨?我会跑吗?老婆在电话里絮絮叨叨,罗哩罗嗦,一会这里痛,一会那里痒,又要看医生,又要上医院 “你以为我在外面开银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