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读后感800字

阅览1696 作者:惜你若命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995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下面是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是平的》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阅读。更多《世界是平的》读后感800字请关注阅读网世界是平的读后感栏目。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800字【一】

最近一段时间,我拜读了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著的《世界是平的》一书。说实在的,刚开始这本书吸引我眼球的只是书的题目。我急切想弄清楚的是作者为什么认为“世界是平的”这个奇特观点。随着阅读的继续,我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更被作者所描述的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全新格局所震撼,也更加深刻认识到自身现有知识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所以,阅读《世界是平的》一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知识匮乏所导致的紧迫感。

《世界是平的》讲述了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及其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强调今天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让人才的竞争和流动更加直接和快速,并且产生了赢者更赢、输者愈输的残酷现实,直接冲击了人们对价值观的理解。很多人在这种环境下感受到的是前途未卜,忧虑随时会失去工作,因此会对未来产生恐惧感。同时《世界是平的》又给我们以启迪:应该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我们身上的一些不理智和虚荣行为的出现,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的知识欠缺。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当世界成为平的,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变成一个大舞台,这种环境可以迫使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竞争中来。利用网络的平台,一切都将变得没有距离,这个事实既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同时为竞争的惨烈感到一丝恐惧。开放源代码、外包、离岸经营、供应链和搜索技术等被描述成为铲平世界的10大动力,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成为了世界变平的重要力量,并充分享受着平坦化带来的伟大变革。正如作者所说,我们还在睡觉,工作已经外包出去了;当我们醒来时,邮箱里已经会有我所需要的东西了,这便是时差带给我们的好处。世界是平的,使得公司没有了国界,跨国公司可以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优势,将最合适的工作放到最合适的地方,由最合适的人去完成,实现企业最佳的优势组合,最完美的人力资源配比。电子商务的发展消除了企业间的沟通障碍,使企业之间的联络变得更为通畅。

变平的世界让每个个体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任何企业、组织甚至个人都将参与到全球整合的业务环境中。让我们在这变平的时间里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才是认清自己认清世界的一把钥匙。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800字【二】

若你环绕世界一周,你仍然会发现这个世界圆得可以,这个世界仍然是那么凹凸不平,有着太多千沟万壑的阻碍。于是你会怀疑:托马斯·弗里德曼是不是给大家开了玩笑?是的,这个玩笑开大了,可这是个真实的玩笑,看了《世界是平的》之后,我敲定了答案。

为什么只是倒了一堵墙就能产生如此大的效应?也许真理只有一个,就是这赌墙不是普普通通的墙,是一堵将全球人类分开摆放,不让其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墙,作者将它引之为:德国的柏林墙。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住在墙一侧的人欣赏、甚至窥视另一侧的自由。

1989年,这座终于墙倒了。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不安有人欣喜。倒了这座墙,就意味着自由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慢慢的将世界碾平,让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变得畅通无阻。达斯说:我们的“柏林墙”倒了,这就释放了笼子里的老虎,贸易管制也被解除了,····”。印度因为“柏林墙”的倒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内敛自信发展到毫不掩饰自己的勃勃雄心。我们国家加入世贸,也是努力为了推倒阻挡我们经济发现的“柏林墙”。 弗里德曼告诉我们,从不同视觉看待这个世界———将它视为一个整体。因为柏林墙不仅阻隔了道路,还挡住我们的视线。当柏林墙存在的时候,我们很难将这个世界当作单一的市场,单一的生态体系和单一社会。所以,柏林墙的倒塌不仅可以让更多接触对方的知识网,而且有助于他们接受共同的标准———经济运作的标准,会计标准、银行标准、制造计算机的标准和撰写经济论文的标准。通读之后,我们便能了解,作者是为之兴奋的———“柏林墙”的倒塌。但究竟是什么使得这座屹立在人类世界历史长久的墙倒塌呢,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影响因素。作者指出了最重要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革命。

1985年windows操作系统的问世,它使得我们能够交流信息,使用统一的标准,并以全球的眼光看待世界,同时它也使得我们每个人可以处理写作、掌握和传播以往更多的信息。其实,我看到的是计算机网络即因特网、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影响。他们将会推动社会生产力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经历好几次技术革命,而计算机网络时代到来,早已宣告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计算机和网络时代的主要元素就是信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空前加快,人们了解信息、传递信息的渠道将增多、速度将变快,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将会变的更强,从而启动了全球信息变革的基本平台。

倒塌了柏林墙,平了世界,我为之欣喜。

➥ 本文由(青石)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瓦尔登湖》读后感600字

这个暑假,在我第一次读《瓦尔登湖》时,对它并不是很感兴趣,那些晦涩难懂的言语,让我只粗粗浏览了几页。然而当我第二次静心地阅读后,这本书让我有了一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感觉。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梭罗描写他在瓦尔登湖畔的独居生活,记述了梭罗两年多里的见闻和思索。 梭罗崇尚质朴的生活,崇尚自然...

《再塑生命》读后感

《再塑生命》读后感200字 爱,一个陌生而又熟悉,平凡而又伟大的名词!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充满着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察觉到这种爱的,即使它就在你的身边。——题记 爱,它无形,无私,无微不至地关照着我们,这就是爱,这就是爱的内涵。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

《伽利略传》读后感400字

他,是一个音乐家的儿子;他,是材料力学和弹道学的开创者;他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和太阳表面黑子;他被称作是“天空的哥伦布”;他是《对话》的作者……他是谁?没错,他就是伽利略,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 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出生在比萨城的一座石头建筑里...

林徽因传读后感800字

【第1篇】 “一起流动成了一种莫可名状的情绪,久久弥漫在她的心中。多年以后徽因才明白,这莫可名状的情绪就是诗意。这诗意的阳光伴随着她,映照了她的一生”。 ——题记 林徽因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引领中国女性人格魅力的女性之一。她的光彩不仅仅在于伴随徐志摩的光晕流彩于世,闻名于大家,更在于她卓越的诗情...

《楷模在我心中》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其中第六课“楷模在我心中”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张丽莉——我们最美丽的教师,她在突如其来的车祸面前,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勇敢地以自已的血肉之躯保护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已,为学生的生命撑起了一片大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