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话国历险记》读后感500字

阅览4081 作者:无双未央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963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第1篇】

《假话国历险记》是一名外国作家写的一本关于假话的小说。他的名字就叫贾尼·罗大里。贾尼·罗大里写的这本书很好看,特别是后面一个故事《亚特兰大》。

小茉莉的嗓门非常大。他已被称为男高音。小小年纪就能这么厉害,真是佩服他!

虽然《假话国历险记》很好看,但是我还有许多不解的问题。例如:本韦努托虽然坐着会变老,但是他表面上老了,那身体的实际情况是否还是小孩的身体呢?

我觉得罗大里写的书虽然故事情节不是那么丰富,但是用的词语一串又一串。这一点也值得学习。

罗大里,我想问你:“为什么你会想出这样的故事呢?你肯定受了什么启发。请你告诉我。”

小茉莉,我想对你说:“你的嗓门为什么会这么大?请你也教教我。你交的朋友可真多!

我喜欢三脚猫和小香蕉。因为小香蕉画画非常好。所以,我想让他教我。三脚猫很特别,也很可爱。它跟其他猫并不同。所以,我很喜欢它。

假话国里的人必须说假话。要是说真话,有可能会被割掉舌头或者进入疯人院。要是我,我要变成巨人,把假话国王给弹飞,把所有的士兵、警察还有医院的护士门给踩扁,建立新的国家,让大家大胆说出真话。

大家的疑问肯定都很多,所以,快来看看这本好看的《假话国历险记》吧!

【第2篇】

我刚看到假话国历险记>>这本书,便有了许多疑问,如:假话国是谁统治的、这个国家为什么要说假话……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情开始了阅读。

假话国的国王是一名海盗船长,他叫贾科蒙内。他想看到这个国家混乱,就命令大家必须说假话。面包是文具,猫要“汪汪”叫,狗要“喵喵”叫。如果谁说真话,就会被送进疯人院,或者割掉舌头。

而小茉莉就差点被抓进了疯人院,因为他还不知道这些规矩,这只能用假币,害得收银员差点打110。而小茉莉也很公平公正,哦!对了,小茉莉还是一个大喇叭,他的声音能震碎玻璃。他的呐喊声让假话国进球了,不过小茉莉为了公平公正,就特意叫了一声,让对方也进球了。

假话国有只猫叫三脚猫,它从来不说假话,被送进了疯人院,不过最后破坏了假话国王的计划。

假话国历险记>>的小茉莉不信仰权威,坚持自己有道理的立场,最后打败贾科蒙内。这种精神值得大家消学习,当我看到这一段时,我真的敬佩小茉莉的那种勇敢精神。而我们就是缺乏这种精神。

说实话,假话国历险记>>里小茉莉、三脚猫等,我们都得向他们学习。不过这本书值得去看。

➥ 本文由(风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光草》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光草》,他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这本书写了,有一个名叫萨库玛的民间画家,经常给自己的朋友以及他身边的人和村民作画。这一天,他收到了一个很富有的领主的邀请,来到了他的庄园,到了那里,才知道这个领主名叫葛努安,他请自己来的原因就是为了让他的孩子开心...

《日本的希特勒》读后感600字

侵华战争,是令每一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一段历史。平型关大捷使人扬眉吐气,南京大屠杀使人心如刀绞。而日寇在中国那烧杀淫掠,扶持汉奸,虐杀中国人民,侵略、破坏中国的主权与分裂中国等惨无人道、泯灭良知与人性的兽行也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作为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核心人物...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450字

【第1篇】 《蓝鲸的眼睛》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童话作家冰波,本名赵冰波,被孩子亲切的称呼为“童话王子”。 《蓝鲸的眼睛》这部作品讲述了关于一只神奇的蓝鲸的故事。故事中说,无论哪个盲人,只要得到蓝鲸的眼睛就可以复明。在暑假里,我捧起了这本书认真的读了两遍。给我的感觉却截然不同。读第一遍时,漂亮的女孩...

《四世同堂》读后感800字

下面是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世同堂》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四世同堂》读后感800字请关注阅读网四世同堂读后感栏目。《四世同堂》读后感800字【一】 我轻轻合上书的最后一页,心里已是热血澎湃,仿佛自己置身于硝烟弥漫的北平……故事里的人都是那么活生生的,在小羊圈胡同演绎着自己的悲欢离合...

《生活的意义》读后感200字

《生活的意义》读后感200字 《生活的意义》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有一次出差到东北腹地,目的是为公司讨债,明知这几年经济状况不佳,要不回多少钱,更何况是偏僻的山区乡镇。我们由佳木斯搭乘火车去那个小镇,火车中途上来的乘客很多,多是由郊区去小镇的当地的农民。好在他和同事买到了有座号的车票,可以把头伸向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