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等待的事

阅览2663 作者:佚名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99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2001年7月,《机会》杂志在意大利的米兰创刊。为了能一炮打响,董事长亨利·肯德里提议,让比尔·盖茨写发刊词。

主意已定,接下来的就是操作。他先给盖茨写了一封信,说:“众所周知,您没等到大学毕业,就去创业了。今天您所拥有的财富证明,您是世界上最善于捕捉机会的人,也是普天之下对机会最有认识的人。经反复商榷,《机会》杂志社认为,题写该刊发刊词的最佳人选,非您莫属。敬请拨冗赐教,不胜荣幸之至。”

信发出之后,石沉大海。亨利·肯德里想,《机会》杂志创刊在即,不能坐以待毙,于是派记者前往旧金山,登门讨教。经过跟踪和堵截,比尔·盖茨答应,在纽约开往内罗比的飞机上,可接受不超过三个问题的采访。

为了确保比尔·盖茨说出“机会”这个词,记者草拟了三个内容相同的问题:第一,你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第二,你认为,什么事最不能等待?第三,最不能等待的事,你认为是什么?他想,只要盖茨把答案反复地说三遍,《机会》杂志就有了世上最绝妙的发刊词。

采访开始了,为缓和气氛,记者首先来了一段简短的开场白:“这次您刚忙完盖茨夫人(比尔·盖茨的母亲)的葬礼,就前往非洲参加艾滋病研究中心的捐赠仪式,着实令人敬佩!下面我冒昧问三个问题,希望能得到您的答复。”说着,把采访本上的一张纸撕下来,递了过去。

盖茨注视着那张纸,微笑了一下,说:“我不知道世人对这三个问题是怎么看的,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孝顺。也许我的回答令你非常失望,但是,既然接受采访的是一位刚刚失去母亲的人,我相信这种回答是最诚实的。对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是爱情。假如你爱上了一位姑娘,千万不要闷在心里,否则她就会属于别人。至于第三个问题,恕我直言,是行善。假若你没有感觉到这一点,一定是我们之间还存在着某些不同。”

采访结束,记者自始至终都没听到“机会”二字,就在他失望地返回座位时,听到键盘的敲击声。原来在他附近还坐着一位美国《生活周刊》记者,只见他在笔记本上敲出这么一行文字:在现实社会里,人们总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机会;最不可能第二次前来敲门的是机会;最需要抓住的是机会。其实,这种来自于战场上的理念,并不适合于生活。生活中,只有两三件事不能等待。它们是什么?你若想知道答案,请先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亿万富翁。

后来,这段话出现在美国《生活周刊》上。由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几个人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富豪,因此,至今还没有多少人知道答案。

➥ 本文由(清梦)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口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再次见到路远,是在公司的一次庆功酒会上。彼时我才知道他亦是我所在的公司一直没露面的股东之一。 我怎么也没办法将眼前这个成熟、稳重、洒脱的男人与五年前那个青涩卑微的男人联系在一起。当年我的年少轻狂与虚荣,因为他的狂追不舍,因为他那份低到尘埃里的爱,我肆无忌惮如高高在上的女王般藐视着和嘲讽着他的爱情...

境界与底线

有时候,一个平实的故事能让人心生感动,因为里面有一种境界。 诺贝尔经济学奖被两个美国人拿到。其中一个叫托马斯?萨金特,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纽约大学的教授。萨金特有一个古怪习惯,给学生授课或准备讲义的时候,绝对不允许有外界干扰。 一天,正在家里准备讲义的他,不得不接已经震动了三次的电话...

妈妈,别难过

杂货铺就要关门下班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了老板卡尔先生。他上下打量了阿尔弗雷多几眼,说:“等等,阿尔弗雷多,就一会儿。”他说得那么小声,反倒让阿尔弗雷多不知所措。 “怎么了,卡尔先生?” “我想你最好还是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卡尔先生说。 “什么……什么东西...

口述:男友没有主心骨,看别人整容就让我整成范冰冰

上周一是我的生日,晚上男友说送我一个惊喜。然而当我知道礼物是什么时,我惊呆了——他竟然让我去整成“范冰冰”。 他说他哥们儿说我长得有点像范冰冰,如果再整一下鼻子和下颌角就更像了。费用不用我管,而且整容医院已经帮我联系好了,是一家来自韩国的整形美容医院,由院长亲自来操刀,就连相关背景资料...

少年爱因斯坦的故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裔犹太人,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创立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整日同—群调皮贪玩的孩子在—起,致使自己几门功课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