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峰留影

阅览1914 作者:子愚雅趣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981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山腰蒸腾着白雾,一块巨石上,她侧身坐着,右手攥着一束野花,左手搭扶于石额,双脚没在草丛中。微风撩起一绺短发遮住左颊,灰裤白衬衫让矜持的眸子流露出粲然的秋波。

石后立着位浓眉大眼、乌发修身的青年,左腿依偎着石颈,双手抱臂,微笑中张扬出青春气息。

这是多年前的凤凰峰,被一对恋人定格在流年里。

凤凰峰的上面是嵩山气象站,海拔千米以上。当时的气象站归水利局管辖,站长几次约我上山去看看。凑巧一日空闲,拉上同屋的罗兄和她结伴上山。

走双溪河、进逍遥谷,在如房似牛的石头间穿行。过景日昣故居遗址,步入向东的羊肠小道,便在树林和荆丛中爬山。

一根根沥青浸过的木电杆破浪式往山顶延伸,时儿裸石台阶,时而黄土荒坡的逶迤小路绕着电杆盘旋,这是站长告诉我的路标。

秋天的空气透着清凉把山峦沐浴的一尘不染,晨风扇动着翅膀把野菊萝蕊婆娑得前倨后恭。那淡淡的薄雾如飘飘欲仙的侍女交换着丽姿芳步,时阵无律的雨丝摇着树冠枝头、荆梢叶眉,洒落串串晶莹的玉珠,缕缕清腹的季香醉了草莽,醉了山道弯弯,醉了巉岩天空。我朝大山呼喊,深涧粗犷回应,迷离的她竟把野红椒豆当做了枸杞咀嚼,立时楚颜直呼酸苦。罗兄老成,折支荆条在前面打草落露,喃喃自语:“有礼,有礼,请蛇娘让步”!

在一棵合抱的栗树下小憩,环视群山峰壑,如画似烟般城廓,我若有所思问罗兄:

“人说这是野猪坡,该不会有野猪吧”?

“前些年有人在这地方被狼袭击过”。罗兄神秘兮兮。

一听到狼,她立马警觉起来,忙躲到我身后,一脸惊恐状。

多亏我带了架海鸥120相机,这边拍拍,那边照照,把稀罕风物尽收眼底。

翻过一道山梁,突然见前边有石英岩堆积的山峦,活像展翅欲飞的大鹏。相比这就是人们说的凤凰峰了。转眼看看这边抛物线形的山坡上嶙峋怪石,还有层林浸染的枫叶不就是凤尾吗?

疾步攀上凤冠,先给罗兄留个纪念。我采了一束黄豆、紫的、还有白的山菊给她。让他坐在凤冠之上,我站其身后,罗兄按动快门,历史便凝固在这一刻。

再往上,路相对好走多啦,绕过兀崖,登上一个山包,嵩山气象站立刻出现在眼前,信号塔耸入云间,风速仪欢快地炫转,恒温箱毕恭地迎接我们。真不巧,站长不在家,倒是王干事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返程中,我们采了很多在秋阳下摇曳的“黄花菜”,并商定要做一餐“金针”糊涂面。至山脚遇一老者,告诫我们,这东西叫“隔沟冒”,吃了拉肚子!大凡山上华丽的东西,多属毒物!

回望凤凰峰,我们一脸傻笑!

➥ 本文由(影子)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有关写河的哲理散文

指缝太宽,人生就是一条河,难的就是转弯,如能遇见,就是幸福,即使是无言的结局,也不后悔,毕竟我们曾经拥有。下面是阅读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写河的哲理散文,希望我们的文章你能喜欢。 有关写河的哲理散文篇一:记忆中的河 那是一条清澈悠长的河,她承载着我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也伴随着我的成长。如今我却失去了她...

有关老街的散文抒情文章在线阅读

老街不同于新城,它总是一年四季弥漫着市井和人文的味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老街的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关于老街的抒情散文:老街 在家乡满目入画的诗意里,我已生活了四十多年了,习惯了小街的凹凸不平,习惯了青石板路透过布鞋渗到脚底的丝丝凉意,习惯了小镇春的妖娆,夏的灼热,秋的落寞,冬的冷寂...

人生哲理美文文章三篇

人生像酒,饱含着酸甜苦辣。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人生哲理美文文章,希望您喜欢! 人生哲理美文文章一:用“心”去生活 人生中有一种情感,只能用心去感受;有一种美,只能用心去享受;有一种情,只能用心去珍惜;有一种爱,只能用心去储藏。人只要用心,生活才能更美好、更幸福、更快乐、更灿烂...

南国的冬天

到东莞已整整8年了,南国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从买车,生二胎到买房,俨然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 广东是亚热带雨林气候,在这边过冬是极好的,除偶尔几天较冷外,其他的时候天气相对暖和,阳历十一月时,北方已进入寒冬,下起了大雪,但南国的天气还很热,大街上满是穿短裙,短袖的姑娘小伙...

杨绛散文集《吾先生—旧事抬零》

一九四九年我到清华后不久,发现燕京东门外有个果园,有苹果树和桃树等,果园里有个出售鲜果的摊儿,我和女儿常去买,因此和园里的工人很熟。 园主姓虞,果园因此称为虞园。虞先生是早年留学美国的园林学家,五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我们常看见他爬在梯子上修剪果树,和工人一起劳动,工人都称他“吾先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