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浪涌

阅览2270 作者:之中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152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到海边,先是注意茫茫苍苍海面上的鳞鳞波光;走上栈桥迎风而立,看聚精会神垂钓者的收获;再是跟随游人“踏沙行”—沿着海岸线,看潮涨潮落留下的各种遗存,小心翼翼踩上退潮冒出的礁石与白白的浪花亲近;最后是停在海边长久不动,看海浪海涌一波波地扑上来、落下去,听从海底深处传来的声音。

真不好说这是浪声涌声还是啥声音。如果是浪声,那一波波地浪涌打上来哗哗地并没有那么沉重宏厚,而在这波浪之间听到的,则完全是哗哗之后的音讯。如果说随波逐浪的声音像是乐队里的大钗,那么浪涌之后听到的声音就是硕大的低音号里吼出来的轰鸣。轰,轰,轰……一浪之后又一浪,一声哗啦之后隐约着轰地一声,才是真地震撼人心的声音。

站在栈桥上是听不到这些浓重的轰鸣的,只能听到打出花朵的白浪轻吟浅唱;走得轻快眼睛四下搜寻的时候也不太会注意到这个声音,吸引注意的只有飞翔的海鸥还有远处的帆影;只有现在从“繁华”处回来后专心致志看浪涌的时候,这声音才在哗啦声的掩盖下冲破隔膜,直抵心底。原来,这才是海的心声。

于是,就可以一直站在海边,远眺平淡到看不到波光、看不到船帆、看不到海鸟高飞低徊,只有一望无际的渺茫的遥远;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之前路过从没注意过的事情--脚下的海滩上时不时冒出一个气泡、又一波浪涌洗去前一波留下的波纹,以及一阵又一阵“轰隆—”的海声。

说这里是秦始皇曾经求仙的地方,岸边人工建起塑像,设起栅栏,摆出神秘。倘若真有这么档子事,公元前210年前的某一天,这位踌躇满志的皇帝来到这里看到听到了什么呢?一般而言,他不可能真正听到海的声音。且不说众多官吏一味献媚吵吵杂杂叫他无法静听什么,而他挟统一中国之威风,心里也不可能有听进些什么的想法。在他的心里,除了征服、除了占据,除了自负,还会有什么呢!如果他真想听、能听、会听,也不会最后囿于宫廷,不知民间疾苦,只听几个指鹿为马的奸佞之徒的话,赐太子扶苏死去,让一个败家子胡亥登基败业,在他死后仅3年就把天下轻轻断送了。

巧的是,到东戴河辽宁地界的海边,就有一座孟姜女的雕像。海里有几块礁石,介绍说是孟姜石。这里距离秦始皇入海处大约几十里路。他们一个是修长城想用这个屏障巩固江山的皇帝,一个是用“哭”塌长城来反抗的被压迫阶级代表。不论真假,把他们聚合在大体一个地方都是很有意义的。在同一片海边,听同一处海的涌动,听出了不同的呐喊、呻吟,或者歌唱,不能不说是天地造化。如今,孟姜女和秦始皇的雕像都在海边耸立,他们现在每天听到的,跟我们这些游人听到的能一样吗?几千年来,他们没听出些变化、没听到些痛苦或者舒心吗?长城早已破败,贼寇早已挺进,天下早已改变。不过没有谁把长城不能阻拦侵略者的责任推卸到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事情上。所有人都知道,国弱则无防,民失则无国,即便再修几道长城,凭几处长江黄河天险,也无法阻拦住胜利或者失败的脚步。

“轰—”海浪海涌节奏平缓,不疾不徐,能把人心震到酥脆、把人身拉得倾斜、把人的思维拽得前后腾挪。“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代豪杰曹操是抱一腔豪情站在海边的。他看得够远,听得够深,所以他的韬略能够治理北魏,并不断战胜其他劲敌。我感兴趣的只是,站在海边的时候,他是在怎样的状态下看海听海的。从他写的诗词里似乎能看到他长髯飘飘,横槊赋诗的模样。当然,他是摒退众人,自己来到海边的,否则,他不会在观望的时候飘出思绪,长出诗歌。你看他写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抒情描景那么随意自然,完全写出了尚未开发的海边景象。在这个秋天,他不仅白天去看海,还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去观海。不然,怎么会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观呢!当然他的心情是美好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他一个旱鸭子看到海也那么兴奋莫名,估计也是战场上连连胜利,国家平安,人民富庶,自己的理想抱负得以实现之后的情怀吧!《三国演义》虽然把曹操写成奸雄,但历史学家却认为他是那个时代颇具文韬武略的大英雄。而今站在海边听着海声,品味公元200年前后发生在中华大地上三国纷争、曹魏独大的历史,曹操留下的千古绝唱,又是一番风景。

沧桑巨变,物是人非。世间再伟大的人物,再珍贵的财富,到了海边都是一样的渺小。所谓沧海一粟,只有站在海边,听着海水带着海声碰到海边的轰响,才能真正领悟。所谓一览众山小,只有站在泰山之巅,环顾四方,你才约略懂得。有个流行说法是,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深圳不知道钱少。其实站在海边你就会深深明白,官大官小、钱多钱少又算得了什么呢!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也不能是别人;在这个世界上,你只是海边的一粒沙海里的一滴水,你只是空气里的一个分子天宇里的一粒微尘;你一定不能忘乎所以以为自己有多大,你绝不是无,但你这个有十分微小、十分有限……

海风丝丝缕缕,象在拉扯,象在推动,象在告诉。阴郁了好些天的空中,突然冒出了太阳的身影,虽然这个身影来得仓促,走得匆忙,也令人喜欣。我知道是与海告别的时候了。因为我已经从海涌海浪里得到了好多,再多,恐怕就背负不起了。记得看过一个贪婪的人背金子的故事,虽然此时我能从海边看到好多听到许多,也不能一次带走太多。

我想,等回到戈壁滩闲下来,隆冬时节坐在温暖的屋子里,正是细细咀嚼从海边带回的好东西的时候。

2015年12月17日

➥ 本文由(楚普阅读网)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世人的眼睛

以前我只要一出门,就有一些人过来看热闹。我当时真得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就像在逛动物园看动物一样。还有的人在学我的动作,我真的很生气可是没办法。 还有的人把我当成傻子一样问我一加一等于几。还有的人由于我父亲是厂里的组织部长,那些因为资格不够想长工资。或者是想调动工作和平职称的家伙...

思乡随笔

就是在这样一个漆黑浓稠的夜里,是谁先点亮一盏灯?将深浓的夜色一圈圈地淡抹开来,让思绪飘荡在这无边的夜色里。于是,就这样隔着这层浓浓的夜幕,我突然被一个叫思念的东西所击倒,穿过这座城市层层的水泥建筑,静静遥望高远的夜空,夜空下个遥远的故乡。 在我记忆的相框里,故乡已成为一幅水墨画,抑或一帧老去的照片...

有关清明节的抒情散文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记忆。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清明节的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清明节的抒情散文:清明的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蒙蒙细雨随着微微地寒风顽皮地从天空中滑了下来。 清明的雨,是那么细,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值得认真品读的林清玄散文

从文学的角度看,林清玄主要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在散文。下面精选几篇林清玄的散文,值得认真品读,供大家欣赏。 值得认真品读的林清玄散文:西瓜偎大边 我打电话给妈妈,请她趁暑假,带孙子到台北来走走。 妈妈一面诉说台北的环境使她头昏,而且天气又是如此燠热,一出远门就不舒服...

人生的情感散文

爱你的有真心、有真言、会出现、会陪伴。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人生的情感散文,希望您喜欢! 人生的情感散文一:失恋是一场修行 再美好的东西,总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总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 失恋是一场修行,就像是一道逆命题,你一个人做不来,一定要有一个人成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