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来的一片荷塘

阅览80 作者:山水依情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462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初春的时候来过这里,湖心儿的坚冰刚融,注入湖泊的小河,两岸还镶着白花花的冰凌,弯曲的岸线就像镀上了美丽的银边儿。小河在一处平坦低洼的地方拐了一个弯,钻入一处涵洞,待探出头来的时候,融入了一汪二三百亩大的沉淀塘。涵洞的上方是一块平坦的土地,往年这个时候已经长出了绿茸茸的春草,可今年,上面有序等距离的堆放着一些黑乎乎的东西,听当地村民说,这是改良土壤的上好肥料。

今儿再到这儿,一切都变了。由于天气干旱,导致河水间歇断流,环顾沉淀塘水面缩减了不少。暮然觉得眼前一亮,视线在塘面西北角的地方凝注下来。那是什么,一片翠绿铺展水面,艳丽花朵点缀其间,水鸟翻飞鸣叫有声,野鸭凫水泛起涟漪,恰如一幅微缩的江南景溅落北国。揣着好奇疾步走近,看清了,天哪,这明明是一片十多亩大的荷塘。

要知道,这可是长城以外的地界,沿湖东去不远就有一个叫达子营的村落。达子,在历史上是汉族对外夷的称呼,想来也是,脚下的这块土地已经是塞外了。虽说荷花的分布很广,但还是泽国江南普遍。记得第一次看见荷花是在苏州的掘政园,平生第一次看见的瞬间,真惊异世上竟然有这么艳丽的水生植物。不是少见多怪,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在北国的人能看见荷花本身就是一种奢侈。至此,有目的追逐去看,公园的一隅,水乡的荷塘,离得最近面积最大当属华北明珠白洋淀中的荷花淀了。

毕竟那是在人家的地头上,眼前这片荷塘恰似天降一般,别的先不想赏荷要紧。

一片片硕大的荷叶浮在水面,随着水波起伏飘动,铲起一缕波纹,留下几滴晶莹的水珠儿在叶面上缓缓滑落;

一片片坚挺的荷叶擎着阳光,叶面淡绿黄绿深绿,波动叶儿摇曳,凌波里尽显婀娜与塞外一汪碧水默默点头;

白的荷花素丽清秀雅韵脱俗,粉的荷花娇中带嗔,似开非开含羞,更有那一枝独秀傲然挺立的花蕾脉脉含情;

这儿几片荷叶卷起别具一格,那儿几丛芦苇吐穗,蒲棒褐黄相间,高的是花矮的是叶浓淡相宜顿觉淼淼朦胧。

顺着荷塘踱步,嗅着荷香前行,湿鞋探入水中,伸手抚抚荷叶,轻轻触触花蕾,偶惊蛙跳水中‘抢滩’登上一篇荷叶,又见一只蜻蜓落在花蕾尖儿上享受花吻,野鸭在不远处的水面划出一个A形的涟漪,忽而轻擦水面起飞,抖落出一层细密的水珠,在水面上画出了凌乱的波纹。

波纹静了,心绪安了,坐在塘边的草地上小息。不觉间想起了周敦颐的《爱莲说》,想起了西来释迦的莲花座,想起了莲子、莲子心儿、莲藕、想起了藕断丝连……

放眼看去,涵洞上方的土地已经长满了茂盛的农作物。起身,加快脚步走近探寻,呵,新栽的果树长势茁壮,树下间种的毛豆角成嘟噜成串,一畦望不到头的西红柿挂满红绿相间的果实,一畦看不到边的茄子个个黑紫发亮,一畦架上密密麻麻的豆角儿掩住了尽头的视线,一畦顶花带刺的黄瓜招摇引逗着人们的目光。还有紫苏叶、圆白菜、大萝卜,薰衣草、格桑花拾遗补缺的一条一绺,整个菜园子四周被各色的草花圈起来,活脱脱一处世外桃园。

呱呱——嘎嘎——几声鸭叫声传来,转眼看去,在一排活动板房的旁边,用丝网围起的鸭舍里成群的鸭子正在抢食青菜叶。一个戴着眼镜颇具书生气的人正在边上观看,时不时地拿起青菜叶扔进鸭舍,一不小心他裤口袋里的书掉到了地上,恍惚间看见上面有家禽的图案。

它是谁,为什么改良土壤,为什么栽树种菜,为什么种荷花,为什么养家禽,看来所看到的这一切都是他的杰作。他,有可能是本地人,有可能是外来户,为生态的改变还是建农场,为开发旅游还是搞实验。塘岸边上的风电巨轮慢条斯理地转着,小河里的水缓缓地流着,我在心里静静的揣摩着。

板房的荫凉里停着一辆轿车,一间房子的门楣上挂着一块黑底蓝字的牌子,“东篱轩”三个……

➥ 本文由(楚普阅读网)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为了遇见你,我该多优秀

寒假去舅妈家里玩,舅妈宣布我的表妹要相亲了,瞬间我跟我表弟就开始“审问”那相亲对象的基本信息,笑着脑补对方如何见光惨死的场景。 我的表妹格格从来都是个优秀的女生。她从小就喜欢读书,把闺房布置地像个小型图书馆,工工整整干干净净;她是纯学霸,曾经中考拿了全市第一;关键她长得还漂亮,模特身材,知书达理...

描述禅心的散文

总有一滴泪,悬在那素手弹拨的古筝里,静听禅音,悟出的竟是那么多沉浮的心事。寂寞也罢、痛苦也罢,都会随着时间跌落在岁月的岸边。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禅心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禅心的散文推荐:古寺今月依旧禅心 月洒圆光门,佛土寂静;天地一念的心境,月如静水流深;佛语千年之久,在此刻渡河之桥...

故乡的鞭炮声

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欢放鞭炮。可是,故乡的鞭炮声,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为了祝贺春节,而且还为了赛致富。 记得童年时代,我的好友阿才,他家每年春节放的鞭炮达百多元,阿才自己买鞭炮玩也有十多元,他家是全村放鞭炮最多的家庭。分田到户那年头,阿才来信说,没有了集体经济,水利失收,基肥缺乏,粮食减产...

村戏

小时候,要不是胆子小,我也许会成为村上戏坛的角儿。 那时,村戏里的演员走在村道上,大人小孩都会说,噢,快看,那不是李玉和?!李玉和来啦!村人们觉得会唱戏是一件高不可及的事情,会唱戏的人荣耀而且受人尊敬,看村戏则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不容错过。贫瘠的土地,艰辛的生活,充满汗水味儿的日子...

拾荒女人

我分行大楼附近有一个专靠捡拾破烂、收购废品为生的女人。她个子矮小,为人大大咧咧,说话的声音像喇叭一样嘹亮。由于一年四季里都是忙忙碌碌,那乌黑的头发下面仿佛任何时候都是冒着热气、泛着红光。 女人名叫“春妹子”,可是从来没人叫过这名字,都叫她“矮婆子”。这种称呼分明透着某种轻蔑,对此但她并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