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

阅览1885 作者:雨村律澜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15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枯坐于电脑前,打开WPS,是因为有万般思绪书写,有许多许多话想说,手放到键盘处,却没有任何文字输入。

翻开日记本,有许许多多话题可供选择,每一个题目都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点去展开,自成文章,却忽尔索然无味。

虽然昨夜睡得晚,今晨的生物钟却非常准时,五点半,闹钟还没醒时,人早已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手机电源线拨掉,翻看一夜是不是有漏掉的简讯,看到妻妹转发我昨夜写就的《飞天》,留言处写着:小飞天发烧了,后面是痛苦流涕的表情。心里便“咯噔”一下子,先回忆一下昨天看护郡主的环境以及所吃的食物,问妻妹是不是在飘窗处戏耍时开着窗受凉了,又想起昨天给卫生间墙角处打玻璃胶,是不是开窗子放味被凉风吹了,妻妹给出的答案都不是,便怪力乱神地想着是不是因为将昨夜的“简书”命名为《飞天》,并用“飞天”形容郡主的泳姿而犯了什么禁忌,却没敢也没好意思把妻妹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个地方。

一个牵挂,一份担忧,在心中萦绕不去,放不下亦无处安放。呆坐于楼下,想要做点早餐,想起同事刚刚在微信里提示的,今天要去医院体检,需要空腹的。静静地,沏一杯红茶,在茶香中让自己沉下心来。有些心绪,是不需要他人劝解的,自己也知道。所谓的牵挂、担忧是因为郡主是现阶段我这样一个空巢老男人心灵深处最系念的温柔,是放不下,拂不去的。

静夜自思,看不到心灵的深处,也许如芥子空间,沟壑纵横吧?只是那些起伏的放不下的心事,能寻到什么样的空间安置呢?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只不过有时我们参不破罢了,乱花迷眼,那些放不下的,且让它既来之则安之吧。

放下,或许只是一种心态,一个婴儿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症状,只不过是关心则乱而已。当妻妹告诉病因后,选择放下,在轻松愉悦中迎接郡主的下一次到来。

对郡主的不适,只不过是一种担忧,还形不成执念。心中的执念,依然是外甥路路的默离。病体残躯,孤身一人,远走他乡,会在风雨兼程的路上,看到峰回路转在前方么?现实生活里总有那么多机遇和挑战,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断舍离是要有着高度的智慧、精密的分析才能下得了决心的,既然决定了就要坚持。只是让我轻易地放下心中的念想,分明就是是一种痛苦的抉择了。如果不放下,一味的执着还会有豁达平常心的去对待二姐眼神中的企盼么。

放下执念,也许是海阔天空。放下执念,才能解脱。想通透了,心静自然凉,就在杂念滋生处开拓出一片“放下”的境界。虽如是,最放不下的或许就是怎么去评价路路的得与失:我们眼中的他应该得到的,在他的眼中也许会是失去。反之,在我们眼中他失去的,也许便是他的得。一个人经历过痛苦并从中学会快乐可能才是大解脱,真放下吧。

放下心绪,别放下牵挂,虽无处搁置,也要不抛弃,不放弃,让生活回归简单的幸福中,怀抱着随遇而安的淡然坦然,将一日惊心放置于芥子空间的最深处,不打扰,不提取。

是为放下。

➥ 本文由(盈袖)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关于木心的哲理散文精选

木心,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下面是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木心的哲理散文精选,欢迎大家参阅。 关于木心的哲理散文精选篇一:童年随之而去 孩子的知识圈,应是该懂的懂,不该懂的不懂,这就形成了童年的幸福。我的儿时,那是该懂的不懂...

村里的故事

“我的家乡”征文+村里的故事 村里的故事 耿永君 我们村叫“安上”,据说是因为村中央的山门滩过去有“尼姑庵”,所以村名为“庵上”,后来改为“安上”。村名神神道道,村里有祖宗们留下来的不少有趣的地方,那些地方也就有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山门滩 村西北面有一条小沟,沟里有小河,河两边窑洞里住着人家,叫...

时代的悲哀

一 人生本是一台戏,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往事如烟,历史的浪涛淘尽千古英雄,却终究洗不净历史的屈辱与悲哀。木哥将《枪鬼》归纳到中篇小说集《戏台》中,不看内容,单从“戏台”字面引申义来讲,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楚意味。《戏台》既是中篇小说集的书名,也是文集中独立成篇的压轴戏。我想...

新疆采风系列二:摇曳的格桑花

“快乐的格桑花在阳光下开放,飞舞的哈达迎着金色的太阳,我穿过云朵的走廊,追寻花朵的天堂”,《幸福格桑花》里,曾给我描绘了如此让人向往的格桑花,直到这次,我在祖国的北疆,真切地看到它。 在驱车布尔津的长途跋涉里,我们看惯了戈壁滩的荒凉,也努力寻找着来自边陲美的风光。因此,每每遇到有生命的植被、绿色...

断线

你走了,在金黄色的十月里走了。 没有经历过离别的我们,显然还不懂得,一路上只是沉默。 “在外面,自己好好照顾自己……”这样的话,妈妈无力地说了一遍又一遍。你什么都不说,只轻轻地不停地答应,好,好。 薄薄的一床棉军被,四四方方的,让人无法同温暖联系在一起。被你背在背上,却突兀地显得笨拙和臃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