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走了

阅览361 作者:剑星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666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我十一岁那年,奶奶去世了。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还会梦见她,她一直在我心中的某个角落。

奶奶是老外婆最小的女儿,奶奶读了女子师范,然后执教,20多岁挑中了爷爷。爷爷祖上是挑担子挑出来的大地主,而受了新式教育的爷爷也是县中学的教书先生。

张家大院,解放后成为乡政府等机构的办公场地,那是坐落在张家大堰堤的一座古老宫殿,背靠小坡。院前是宽阔的坝子,坝子里有几棵高大苍翠的古树,花开花落,年复一年。大院门前有一对咧嘴而笑的石狮子,拾级而上是高大的门楣,挂着祖上哪辈人的牌匾。大门两边是两根合抱的柏木柱子,和整个外墙一样呈暗红色。进得大门,眼前是一个四合院,四檐瓦当有麒麟和五彩云浮雕,两边是走廊和厢房,面前是深深的庭院。穿过院子,上了宽宽的石梯,乃是高大的正堂。正堂右边有窄而长的走廊,沿走廊排开一路厢房;正堂左边通过一道精致的圆门,是一个别有洞天的院落。大院雕梁画栋,檐牙高啄,廊腰嫚回,错错落落。

奶奶当初就是被八抬大轿抬入这个院子的,一同进门的还有几十抬嫁妆,沉香雕花大床、尺宽的踏凳、香樟衣柜、黄花梨座椅、香枝书架、鸳鸯锦被……

年华似水,冬去春来。一夜间,张家大院的祥和与宁静消失殆尽。爷爷34岁那年倒在三尺讲台再没起来,留下奶奶和三个孩子。当时伯伯九岁,爸爸六岁,姑姑才四岁。

屋漏偏遭连夜雨,顶梁柱倒了,大饥荒来了,一双手要养活四张嘴!奶奶疯狂寻找一切可以吃的东西,喂到咕咕叫饿的孩子嘴里。饿急了的年幼的伯伯跟着人到远方讨口去了,年幼的爸爸则承担起从他外婆和大姨家背粮回来的任务。

然而更大的风雨随后来临。文革开始了,张家被赶出祖上的大院,家当被没收,奶奶被戴上高帽推上批判会,三个孩子在台下撕心裂肺哭泣。站在奶奶对面的是所谓的“红五类”,他们趾高气扬,狰狞恶狼状,打翻你的一口稀饭,“喂狗也不给你吃!”奶奶只能哑然。

两个孩子在饥饿中慢慢地长,面黄肌瘦,生命脆弱得像风中的灯草。有一次,父亲饿晕过去,奶奶急疯了,跑到后山寻了把南瓜花,让父亲活了过来。那南瓜花连茎是能吃的,记得小时候妈妈炒过好几次,炒得油油的,我觉得挺好吃。

年华似水,冬去春来。奶奶靠着一双灵巧的手给嫁女的东家绣铺盖枕头,给死人的西家剪纸糊纸花纸伞,再加上娘家人地接济,基本把孩子拉扯大了,伯伯也回来了。父亲长到十七岁,体重有了六十多斤,猴小胆大,他开始想以后的前途。在社员大会上,他提出要出去学手艺挣钱,每年向村上缴钱抵工分。这是破天荒的一个想法,无异于异端邪说,是资本主义的尾巴,他同村干部吵起来。奶奶害怕地哭起来,娃呀,你怎么能跟干部吵啊?不让出去就莫出去啊!但是倔强的父亲坚持闯天涯去了。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经过多少次斗转星移,春天的小草彻底冲开冰雪萌发出来,径直生长。爸爸有了妈妈,妈妈有了我,而奶奶老了。

奶奶是个豁达、温和的老人,皮肤白净。她总是穿着用米汤浆洗过的衣服,春秋天脚上换来换去不过是黑色的平绒布鞋,没有一丝灰尘;她知书达理,受人欢迎,几乎每个从大门口经过的人都和她热情地打招呼。

奶奶有挺多爱好,她背着小竹兜装上香蜡纸钱去庙里拜佛,带着众人诵经。她还戴着老花镜看古书、看川剧,也常唱戏哼歌。“教我唱歌吧,奶奶。”她于是教我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站望。你那美丽的笑脸,就像那红太阳……”奶奶是那么的轻松快乐,仿佛她就是歌中那个美丽的姑娘。她不跟我讲她在那苦难的岁月里都经受了些什么,也从不抱怨什么。在她脸上我只看到平静和安详,那些年月带给她的委屈和苦难,早已消融在她额上那深深的皱纹里了。

某一天,一个高大的老头突然走进我们家,“这是屋前那棵梨树结的,树老了,结得越来越少了,请你们尝尝。”他递过来一网兜黄梨,热情却犹豫地说道。奶奶接了,说了声谢谢。父亲后来对我说,他就是以前生产队的队长,当时狠狠欺负奶奶母子的人,他给的这梨子在队里是出了名的甜。

某一天,奶奶走了。她躺在棺材里,道士诵经为她送别在这人世的最后一程。这时,又是那个老头奔进来,笨拙地跪倒在奶奶的棺材木前,老泪纵横。我想,奶奶一定早原谅他了。

➥ 本文由(风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奉国寺的千年气魄

伴随着美妙的背景音乐,《远方的家》大型系列节目《长城内外》第十一集,雄奇的奉国寺映入我的眼帘,令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宜州人万分艳羡,自豪不已。 我重新翻开义县县志,寻根溯源。义县自公元前206年西汉设立交黎县开始至今已逾二千二百年。曾经是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有关狗的抒情散文欣赏

狗这一辈子像梦一样飘忽,没有人知道狗是带着什么使命来到人世的。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狗的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狗的抒情散文欣赏:两条狗 父亲扔掉过一条杂毛黑狗。父亲不喜欢它,嫌它胆小,不凶猛,咬不过别人家的狗,经常背上少一块毛,滴着血...

你是我人生最美的传奇

佛说:“万法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诗写婵娟,词谱秋莲。喜榕树,书香氤然。香梅品尽,两处情牵。谢诗为证,曲为媒,词为缘。隐隐青竹,脉脉红莲。深深院,绮韵盈然。花前携手,秋波相牵。道眼中情,情中语,语中缘。”一直相信缘分,因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一朵落花的遗言

走过绿荫小道,地面上一朵落花,触动了思绪,于是随笔作文。 ——题记 是的,我自己也始料莫及,原以为,我会灿烂一个春季,然后,带着赞赏的目光,带着暖暖的不舍,轻轻地告别世界。 没想到,一阵风雨,我在刚刚绽放的时候,过早地零落了。 首先是风,夹带着些许的冬的寒凉,狠狠地吹下我。 “很冷,很疼,...

感谢儿子

感谢儿子 文/淡水泉 再过两天,就是儿子启程远赴加拿大留学的日子了,临别之际心中更多了几许惆怅和牵挂,但愿我的这份礼物能给儿子增添一缕别样的温情与慰籍。 几周以前,我就急冲冲地问儿子需要我买些什么,但因为工作关系,我一直没有时间帮儿子添置出国的行装?好在儿子很有信心地告诉我,他自己会向学长查询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