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佳处看云

阅览1726 作者:梦奇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535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于宽阔之处看云,有时会收获一份别样的感受。

云朵是蓝天的宠儿,水手是大海的子民。海天之间,两者都孤单。水手在海上看云,会看出沦落天涯的惆怅。

船挺进大海,掀起波浪,也翻出鱼虾,引来鸥鸟尾随。鸥鸟为了裹腹追逐浪花,却依恋着海岸。船前行,岸后撤,号称飞行能手的鸥鸟也胆怯了,跟着跟着就却了步,余下帆影孤伶伶地夹在水天的寂寥里。为了冲破寂寥,水手们奋力追逐天边的云彩,直到鸥鸟重新翱翔在云端,彼岸也就近了。

置身汪洋,有时会望见天幕之上孤伶伶地飘着一朵小小的白云,仿佛是纺纱女手中一撮被轻风飏起的棉絮,流浪在天空之上。那朵孤独的云,像一个被蓝天宠坏了的独生子,任性地扭着身姿,时而卷缩成一只呆萌的绵羊;时而摊成薄片,像阿拉伯神话中的飞毯;时而舒展开来,成了一匹奔腾的骏马,昂首阔步……

蓝天下,有一老一少的两名水手扶着船舷的栏杆观赏着那朵变幻的云。云的孤单让小水手心生怜悯,怜悯云也怜悯自己。就在小水手遐想之际,云舒展成了一匹奔马。这一变化,立刻让老水手生出一份警觉来,他重重地拍了拍小水手的肩膀说:“别看这天撑得那么高,擦拭得格外蓝,云飘得那么悠闲,用不了多少个时辰,这朵孤独的云就会招来千军万马!”

就在第二天清晨,透过舷窗小水手果然看到了成堆的白云聚集。天空成了一位老练的魔术师,云朵被揉搓成了一匹匹神勇的天马,驱赶着朝一个方向狂奔。老水手告诉小水手:“气象学上这叫卷云,老年代的水手有把它叫做野猪云的,也有叫野马云的。”

真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别称,小水手顺着这个思绪想象着以蓝天为背景,裁取一匹最为骏逸的天马夹进邮册,去收藏那份恣肆与野性。

“天上跑满了野马云,风暴也就不远了。”老水手念叨着。两人迅速忙开了,调整航向,检查机器,注足机油,所有的门窗被锁牢了,所有外挂的物件被收起了,所有可移动的物品被绑紧了。一切妥帖后,老水手交给了小水手一截粗绳,告诉他到时用得上。

风暴终究还是来了,乌云翻滚,风夹着雨由直落变为斜切,在脸上撞出痛觉来。浪不断地增长成一座座山,海像一面面巨大的簸箕,船被高高地簸到浪尖,又重重地跌回谷底。老水手加足马力冲出风暴,小水手紧紧把着舵,船身摇晃得让他无法站稳,老水手喝令他用上那截绳将身体绑在舵轮旁的椅子上,此刻的椅子早已用法兰锁扣牢牢地与船体锁成了一体。

咆哮持续了二天二夜,风终于倦了,云散了,雨也歇了,海重归平静,小水手瘫坐在椅子上,老水手用唦哑的声调呼叫同行的船,喇叭里却死一般静默……

自那以后,小水手变得沉默寡言了。

于高处看云,有时会收获一份奇特的感悟。

爱的频谱古人似乎宽泛于今人,爱菊者有之,爱石者有之,梅妻鹤子者亦有之。云之爱,莫过于南北朝时期的名士陶弘景了。陶弘景是幸运的,他生活在齐高帝治下,那是一位求贤若渴的君王,当得知陶博学后,便下诏邀其入仕。不料,陶宁愿舍弃高官厚禄也要选择与白云为伴。面对君王的邀请,婉拒以短诗一首:“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显然,在陶的心目中,山上的云可抚可摸、可耕可牧,甚至可信可托。与京城的繁华相比,他更乐意拥抱“山径无灯凭月照,居户不锁待云封”的山居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云彩包裹起来的星球之上,如果将地球比作一粒漂浮于寰宇之中的孢子,那么平流层就是它的甲壳,也正是平流层锁住了地球表面的空气和云彩。

现代航空器让人们拥有更高的视角去看云,客机在平流层滑翔,乘客可俯瞰云海,获得一种遨游天外的感觉。不足的是,那厚实的舷窗将观云者与云作了彻底的隔绝。一如置身潜水艇观赏海底世界,少了一份真切。

到高原看云则完全不同了。

青藏高原的云,宛如草原边沿逃逸的羊群,悠游于苍穹。云影带着清晰的边沿在草甸上游移着,如同帆航行于绿波之上。

十年前,为了能从高处真切地看一回云,我跋涉数千里,来到青藏高原东南端的川辖香格里拉,仙乃日、央迈勇和夏诺多吉三座神山就在其境内。神山的南麓有座小城叫稻城,半山腰有座藏族小村寨叫亚丁,十来户人家,色彩艳丽的经幡,飘扬在藏寨上,或大或小的石片上,用犀利笔触的藏文刻着“扎西德勒”,那正是我们高原看云的宿营地。

亚丁古村寨海拔四千米,空气稀薄得让人气短,但蓝天、白云、雪山、峡谷、松林、溪流、藏寨、原始田畴和田间倦怠的牦牛,样样都吸引我。亚丁的云是神女的面纱,是迎宾的哈达,更是醉客的青稞酒。在那里只消两三盏青稞酒,身就云里雾里发飘了。

高原之上,云仿佛也不胜酒力,蹒跚的步履不时地为峰峦所挽留。云驻山巅凝为雪,雪经照耀化为水,奔流而下,冲出一道道溪涧。亚丁村也分得其中的一道,小溪穿村而过,溪边设有一架老水车,潺潺的雪水驱动着它不知疲倦地纺着古老的岁月。水车连着石臼也连着转经轮,转经的同时还给粟谷脱粒,藏民将这食粮全托付给了这架水车。

老水车还是一位歌手,用叽叽呀呀的声调吟唱着古老的歌谣。月色里水车的歌声传得远,啄木鸟会用坚硬的喙为它伴奏,啄击树干的声响带着金属的质感,整座松林都听得见。月光下的亚丁,藏寨、水车、啄木鸟被林间飘扬的絮蔓,络在了一个若即若离的梦里……

亚丁,还有另一个梦醒在晨光里。

高原看云,清晨最妙,只有早起的观云者才有此幸。你端坐于土坎之上,俯瞰山下,朦胧中白雾正在晨曦里酝酿,聚集到一定阵势后便向上升腾,春潮一般漫过层层松林。当雾触及水车的基座时天已渐亮,柔软的雾帐先是被旋转水车扯碎了一个角。随着雾的上升,不断地淹没水车,水车却坚韧地纺着,雾帐被搅得四处飞溅,形成了一处涡流,像平静湖面泛出的乱流,直到水车完全被淹没,涡流连同水车的声响才全部被雾吞没了。雾气继续氤氲升腾着,很快就将整座村寨连同观云者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一阵沁人心脾过后,村寨、小溪、水车、松林又渐渐清晰回来。初升的太阳照醒大地,那阵雾已化成观云者需要仰首才能望见的云。

……

天养一片云,汪洋之中,海深得探不到底,船像一片漂浮的树叶。风倦了,海平静得如同一面镜子,而一旦发怒了,就翻腾出万重波涛。那种骤变,老水手却能从一朵孤独的云中预先窥探出。

择一佳处看云,高原之上,藏族小村寨里的那架老水车,用不变的旋律让水的物态变迁直观生动起来。老水车搅扰云雾的那一刻,更像一个受了雪水唆使的顽童,把漫过身边的云雾挠得咯咯作笑。那仿佛是云水间的友善戏闹,呢喃着蓝天、大地、人与自然间的奇妙关联……

➥ 本文由(墨韵)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摘枇杷

五月的重庆,正值春末夏初,天气多变,时而骄阳普照,暑气逼人;时而阴雨绵绵,气温骤降。不过,这期间也是繁花争艳,野草芬芳,果实累累的季节。你看,樱桃节刚过,枇杷又悄然上市了。 几天梅雨绵绵,天还未放晴,雨点稀疏,空气潮湿,烟雾缭绕,乍冷乍寒。几天前偶然来到一个不知名的山村,采集少许枇杷果...

愿世间,春秋与天地,惟有你

1、或许,第一眼以为很好的人往往不尽人意 12月的天已经很冷了,只是这里没有北国的雪也没有南国的暖阳。风总是匆匆的从人们中间穿过,带来了丝丝凉意。小城老街两旁种满了银杏,即使风只是轻拂而过,却也能洋洋洒洒的飘落了一地。 满地的金黄,也唯有这满天满地的黄色,能为这终日昏暗冷清的天增添上一抹亮色...

二十四节气随笔:芒种

仲走出庞大如野兽的大楼,视线自然投射向远方。远处天际顶端信号灯忽明忽暗,像睡梦中安宁的呼吸,天空中明月将满未满,周围稀落散着几颗明星。空气的有一股夏夜独有的气味,细嗅起来有些清香,仲沉浸其中似乎从一天的忙碌劳累中解脱了。 道路两旁孤零零地斜着几朵鸢尾,在以前的时候,仲很喜欢这种花茎高悬的花儿...

清明雨中

群山睡醒了,显得很惺忪,在这朦胧的睡意里,它又几次被清明的雨儿淋得湿漉漉的。在清明节几天前,来了一个黑衣的客人,年纪不大,手握一根漆黑的笛子。他就这样,坐在草丛里,坐在坟前,连夜不歇的吹奏着那不知名的曲调。天宇变换着,迎合着他的内心。他的心正如那杆漆黑的笛子,莫名的哀恸。 我不知道他是谁...

南疆,我还记得你

人的一生,都会去许多的地方,经历许多的磨难,感受许多的酸甜苦辣,同样也会获得许多的感情;但,没有任何一种情感,在我的人生中同“故乡”情那般,来的猛烈。 离开南疆,已有大半年之久,但却一直淡忘在回忆中,也许有的时候真的这样想过:但愿一辈子我都不再回到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但,事实不是这样的,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