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春天的美好

阅览4775 作者:江北乔木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575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正应验了一句话:“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4月20日,我慕名来到了山东著名风景名胜区大泽山采风,我领略了大泽山脚下的勺里头村的“四月芳菲尽”,感受了大泽山半山腰日照庵的“桃花始盛开”,这不正是“人间最美四月天”的生动写照吗?在这个四月天里,我收获了诸多美好。

四月的大泽山处处焕发着生机,映入眼帘的是草绿花红,大山绿了,披上了一身绿装;大树绿了,嫩芽长成了绿叶;小草绿了,获得了新生。桃花红了,红到了意想不到的极致;杜鹃红了,红到了北方人想象不到的美丽;樱花红了,红到了树上一片红、地上一堆红的佳处。

勺里头村三面环山,大山环抱着绿树,绿树簇拥着村庄,村庄延伸出一条弯弯的小路。弯弯的小路虽说铺成了水泥路,可只能单行,已停下了三轮车的师傅见我们的车驶来,便很礼貌的开走让路,着实让我感动了一阵子,让我感受到了山里人的朴实和真诚,使我想到了“人间四月天”的美。

沿着弯弯的山路一路前行,路的坡度几乎都是六七十度,拐到一个弯,就是一次惊险,风景也是越来越美丽,这时我脑海里刹时蹦出了一句话:“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我现在已忘记这句话是谁说的了,这对于我来说已不太重要,我感到重要的是在奇险的的山川寻觅绝美的风景。

也不知是谁说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可到了山前处就没有路了,这是乡村百姓们自己好不容易开辟出的一条山路。车开不上去就只好停下。我们一行走下车来,站在山前,几乎都是不由自主地回头望,举目远望紧紧相连的群山,山里山外,那是天然延伸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低头近看曲里拐弯的山路,忽高忽低,这是人间创造的一个个生花妙笔。

收回思绪,我们结伴徒步前行,徒步登山感受到的是脚踏实地,走出车来体验的是视野辽阔。四月天是登山的最佳时机,山里的冰雪融化了,山花儿盛开了,光树、小草变绿了,小鸟欢叫了……赏心悦目,愉悦心灵,惬意极了!

沿着山里人走出来的小路前行,我不由想起了鲁迅先生那句非常经典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说的多好啊!我此时所走的路,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的路,我也隐隐有那样的感触。不过,大师总有先见之明和他的独到之处。

路两旁,目之所及、伸手可触的尽是花草树木。花有桃花、山梨花、山茶花;草有山草、茅草、青草;树木有松树、桃树、棠梨树、洋槐树,这些花草树木十分和谐地生长在大山上、沟壑边、小路旁。在这里,我真真切切地见证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赤色的是桃花,桃花盛开在山涧、路旁,在黄绿的大山里特别显眼;橙色的是叫不上名字的花儿,别具一格;黄色的是莲条,漫山遍野,一片连着一片,煞是好看;绿色的是树、是草,点缀在沟壑、山峦,给大山披上了新绿,像是迎接春天的节日;青色的是青松,还有万年青,充满着无限生机;蓝色的是紫草,开着一朵朵蓝色、紫色的小花,我禁不住弯下腰,端起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紫色的是紫叶李,用它独特的美把春天的大山装扮的更加美丽。

走着、走着,当地一知名摄影家惊呼:“哎,你看,那边一棵杜鹃,开得花多好看。”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噢,在陡峭的山坡上确实生长着一棵杜鹃,开的花很多。”同行的一个年轻人执意要上去看看这棵杜鹃,我劝他说:“别上去了,你看那边很陡。”他说:“没事,从那边就上去了。”正在我思虑间,他已走出了好远,走近了那棵杜鹃。不一会儿工夫,他便从山上走了回来,隔着老远就说:“到了上面一看,长在石缝里,而且长得很好。旁边还有好几棵,开得都很好看,只是在这里看不到。”他的话引起了我无限的想象,我在想,杜鹃花在南方居多,1985年,我赴云南执行作战任务时,放眼望去,满山尽是红艳艳的杜鹃花开,姹紫嫣红,十分壮观,三十多年过去,杜鹃花一直在我心里盛开着。而自然生长在北方大山上的杜鹃花却极为少见,且生长在贫瘠石缝里的更为稀少,显得弥足珍贵。

调转车头往回走的时候,又是这名摄影家急喊停车:“停一下,这里的风景挺美!”原来这里的一块巨石两旁天然生长着两棵桃树,桃树盛开着美丽的桃花,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摄影家便让一位同行的美女或蹲、或站、或坐、或侧身,巨石上做着不同的动作,美女融入桃花,桃花醉倒美女,我不禁借用了一句话说:“山美、桃花美、人更美。”我估计美女听了心里一定乐滋滋的。待看相机框里的照片,比现实中更美丽、生动。摄影家又想给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拍,这名男子笑着说:“我曾不在桃树下拍照片。”我说:“你是害怕交上桃花运吧。”他并未回答,只是笑了笑。

车行至一宽阔处停了下来,风景不错,见我们走下车来,一只蝴蝶翩然飞栖到美女身上,我想,这大山里因为封闭管理,很少有人上山,这是蝴蝶在迎接我们这些稀客的到来。山里的蝴蝶竟一动不动,美女把它放到手上,还是一动未动,我和摄影家不失时机地举起相机,从正面、侧面,抢拍着,不知是在拍蝴蝶,还是拍美女?也许是二者都有吧。拍完了照片,蝴蝶仍栖在美女的手上依依不舍,美女只好放生,让它回归大自然中去,我们在心里说了“再见”,挥挥手返回了。

从山上下来,车行驶在宽阔的柏油公路上,当行驶到大泽山镇驻地附近时,见一辆电动三轮车上摆着大大小小的各种花卉,地上也摆着各色的月季、君子兰等,卖花的老人站在各种花的中间,鲜艳的花儿吸引着我们停下车来,围到了车前。呵,春天的花就是多,单就月季花就有红的、黄的、绿的许多种,我们挑选着,辨识着、询问着,最后,买走了几盆月季花、君子兰,一路谈论着买花的收获,我却以为这是收获春天的美好。

携着美好的春风、春光,带着诚挚的问候,走进了市疗养院,辽阔的疗养院里处处呈现着浓浓的春意,桃红柳绿,百花盛开,长长的走廊,圆圆的亭台,把疗养院装点的更加美丽。只见有几位老太太绕着疗养院的大院、长廊溜达的,有三人一堆、五人一簇聚集在亭台下聊天的,我在想,春天带给老人的是和煦的春风、暖融融的春意。见我们走来,有人带着疑问的目光,当得知我们的来意,老人们便问这问那,大多询问他们的同龄人情况,我发现,人越是上了年纪,这种相互关爱的感情越深啊!我跟老人们说:“这里花草树木多,环境挺好的。”“挺好,挺好!托共产党的福,对俺这些老人照顾得好!”在满院春色的疗养院里,我不停地祝福着老人健康长寿!听到这祝福声,这些八九十岁的老人,脸上都洋溢着笑脸,笑脸上写的是老人的春天。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当人们在春天收获时,我却收获了春天的美好!

乔显德

➥ 本文由(月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林清玄短篇叙事性哲理散文

林清玄,他拥有孩子的纯真,女人的细腻和男人的理智。他的文章具有魅力。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林清玄短篇叙事性哲理散文,供大家欣赏。 林清玄短篇叙事性哲理散文:空心看世界 当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更繁盛,姿态非常优美,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 “这是什么花...

有关伤感爱情的散文随笔

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下面是阅读网小编收集整理有关伤感爱情的散文随笔,以供大家参考。 有关伤感爱情的散文随笔篇一:爱是牺牲,而不是占有 作者:陈默安爱情里最痛的不是牺牲,而是继续面对。---周星驰 电影《西游》里,段小姐为了心爱的人...

杨绛散文集《我们仨》

我们第一次到伦敦时,钟书的堂弟钟韩带我们参观大英博物馆和几个有名的画廊以及蜡人馆等处。这个暑假他一人骑了一辆自行车旅游德国和北欧,并到工厂实习。钟书只有佩服的份儿。他绝没这等本领,也没有这样的兴趣。他只会可怜巴巴地和我一起“探险”:从寓所到海德公园,又到托特纳姆路的旧书店;从动物园到植物园...

家在乡村炊烟处

炊烟是有味道的,炊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想起了炊烟,就会想起母亲的味道,因炊烟里洋溢着的是幸福、温暖和母亲含笑的慈爱。 母亲是炊烟的制造者,有炊烟就有村子。炊烟是母亲乡村生活的证明,三尺灶台是她们的岗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青丝熏成了白发,青春和美丽也随着房屋上空炊烟的飘散而渐行渐远...

家乡的变迁

家乡的变迁 走在家乡宽阔的水泥路上,看着两旁的行道树和紧密相连的路灯。“黑灯瞎火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样看着想着冷不丁从我身边窜出几个相互追逐嬉闹的孩童,看着一张张稚嫩而陌生的面孔,一个声音在心底蹦出:“老了,真的老了!”世事变迁,时间这根魔棒使天真无邪的我一晃步入中年,原来低矮的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