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爷爷的散文

阅览1129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4970 阅读时长:大约 10 分钟 ☑

爸爸对我的爱是深沉的,沉重而威严;爷爷对我的爱则是默默无闻的,教会我怎样做人、树立目标。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述爷爷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述爷爷的散文:爷爷是我的保护伞

驾鹤西去40多年的爷爷,音容笑貌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60年前的一天,母亲挺着大肚子,骑着毛驴子,前面抱着二弟来续,后面带着我,肚里怀着四妹小丫,我们去孙记沟大姨妈家串门。刚住了两天,母亲就有了生孩子的迹象,便扔下我,由二姨兄嫂护送回家。爷爷见我没有回来便问:“翻羔咋没回来?”二姨兄嫂说“扔我们家了。”爷爷一听就疯了,姨妈没丫头,爷爷怕我妈把我送给姨妈。

爷爷第二天五更起来就去接我,那时没驴子更没车子,他从二十里地把我背回家。当时我三岁,记得清清楚楚,爬在爷爷背上,看见爷爷脖子上有很多很多皱纹,爬在爷爷背上是那么的温暖。回家就到爷爷的小屋里,看见炕上放着爷爷用胶泥制作的火盆红通通的,又闻见爷爷那油汗味的枕头,更亲切,更温暖。

我们当时有兄妹七个,二弟的脾气不好,有时玩的不开心就打起来,我和姐姐也打架,如被母亲看见便又是追又是打,我们就往爷爷的小屋跑去,有爷爷保护我们,母亲气的不给我们吃饭,爷爷就去厨房端给我们吃。

到了冬天,爷爷给我们织毛袜子,夏天钩毛鞋,有时捡回别人扔了的旧鞋,改做一下,再给我们穿上。我上学那年,爷爷怕冻坏了我的身体,在我的棉袄前身后背上缝上一块皮子,穿上暖和得很。

记得母亲生下三弟五续缺奶水,她做了一小碗面条让我给三弟喂,贪玩的我就给忘了,把面条凉冰了,那时我8岁,但很机灵,一看要挨打,连鞋都没穿就三蹦两跳跑到崖头上,天还下着小雪,冻的不行,我就在烟囱后取暖,实在冻的不行,心里开始想起爷爷了,可是爷爷在他的小屋里,于是我想了个办法,用土坷垃召唤爷爷,站在崖头沿边上往院子里扔土坷垃,第一次扔下去,爷爷只是喊了一声“谁啊?”我继续扔,这下爷爷出来看见我了,我不敢说话怕母亲出来看见,就揸起脚让爷爷看,这下爷爷心疼的不得了,立马上来把我领回小屋里,边给我捂脚边嘴里叽叽咕咕说母亲把娃冻坏了。

记得我们兄妹九个都穿过爷爷做的毛袜子,缝补过的鞋子。我如今60了,总是回忆起儿时爷爷对我们的疼爱和庇护,如有来世,我还想当爷爷的翻羔孙丫头。

描述爷爷的散文:我的爷爷

今天距离爷爷离开我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了,在这十一年的时间里,我并不是常常想起他。然而某些猝不及防的时刻,悲伤会突然涌上心头。有一次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突然喉头发紧,眼眶发红,因为我看到了一双扶在栏杆上苍老的手,它让我想到了爷爷那双同样苍老却让人感到温暖的手。

关于童年的回忆已经十分模糊,记忆深刻的一些画面,大多数与爷爷有关。我没有上过幼儿园,从小也没有一起玩大的小伙伴,甚至有关父母的记忆也因为他们总在上班不是那么清晰,奶奶总在忙着做家务也没空理我,爷爷就成了童年陪伴我最多的人。现在想想也许是跟着爷爷我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老人觉少,我也跟着一起醒来,我们会一起吃早饭,然后九点钟的时候准时收看《夕阳红》。想来好笑,我第一首学会的歌曲大概就是这个节目的主题曲了,现在回忆起来依然朗朗上口。

然后就是漫长的一天,不知为什么小时候的一天总是过得那么慢。爷爷会坐在窗边看报纸,我那个时候当然不认识字,但也会趴在床上拿一张报纸,用自己的方式找些可读的内容。记得那时候的报纸会登一些歌词,带着简谱,于是那一行行的数字就成了我眼中唯一有意义的内容。爷爷时常也会跟我讲很多故事和道理,从三皇五帝到唐宋元明清,我就似懂非懂地听着,从爷爷那里我大概明白了这个世界其实很大,远不止身边的这些事情。只是当我有一天可以去看看这个的世界的时候,却再也听不到爷爷的声音了。

偶尔,爷爷也会给我讲讲他的经历,经过他们那个混乱年代的人,不管是大人物还是普通人,总会有一些我们现在无法体验的不同经历。可惜的是,爷爷说起这些的时候并不太多,年幼的我也无法理解很多深刻的东西,唯一记得的只是一些听起来有些有趣的回忆。爷爷说他大概十多岁的时候在面皮厂打工,小孩子没劲儿揉面,就整个人站在面盆里用脚踩,于是满身满脸都是面糊。有一天干到太晚太累直接倒在床上睡着,结果第二天早晨起来却发现自己整个人被粘在床上动弹不得。当时听着好笑的事情现在想起却十分心酸,类似这样的辛苦他可能一辈子都在经历,在陌生的城市养活一大家子人谈何容易,只是更加详细的种种我却无从得知了。

能够回忆起来的好多都是那些我曾经对爷爷的“伤害”。那时候住平房,需要生火,爷爷就时常会劈柴,我就无聊地在旁边晃悠,拿着一根木头似乎希望自己可以帮一些忙。于是唯一的结果就是爷爷为了躲开我的手砍到自己的手,鲜血直流。我就不知好歹的哇哇大哭,爷爷只能不顾自己受伤的手先抱起我来赶紧安慰。还有一次我要上学前班了,爸爸没时间送我,七十多岁的爷爷就骑上不知多少年没骑过的自行车送我上学。我又不懂事地乱动,让本来身体就不够灵活的爷爷更加无法控制车子,连人带车摔在了路边。我又开始哇哇大哭,真不知道小时候的自己为什么那么爱哭,哭声引来了无数人侧目,大概弄得爷爷十分尴尬。万幸的是,爷爷摔这一跤身体上并没有什么大碍,但我长大后却常常在想当时爷爷在心里会不会有些悲伤的情绪,感觉到人变老以后的无奈。

第一次感觉到爷爷老了是在上小学以后。回忆起涌起这个想法时候的情景真的让自己十分汗颜。当时我大概也十多岁了,吃饭的时候还要爷爷把盛好饭的碗给我端来。那次端着的是一碗稀饭,从灶台到饭桌之间这很短的距离,爷爷端着碗的手在不停颤抖,那一碗稀饭就像风吹过的湖面不停地泛起涟漪。我当时的想法就是爷爷真的是年纪大了,却没有想到自己应该为他端饭了。有时候人想法的局限真的是太可怕了。

就是这样一个已经老了的爷爷还不停地被我“剥削”。当时晚上喜欢看电视,看到太晚当然不被妈妈允许。于是我就拉着爷爷陪我一起看,十点多钟的时候爷爷已经很困了,还一边打盹一边强撑着陪我坐在沙发上,只是因为有爷爷一起妈妈才不会直接过来二话不说把电视关掉。类似这种不懂事的事情真的是不胜枚举,回忆起来自己真的就是让人讨厌的熊孩子。

尽管这样,我记忆中的爷爷完全没有对我严厉的时候,他总是顺着我,惯着我。甚至在他快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还在关心我。那是一个周末,我去医院看已经住在那里一段时间的爷爷,他躺在病床上,很虚弱,带着氧气罩,讲话都有些困难。当时时近中午,他艰难地嘱咐妈妈,让我们不要待太久。“赶紧回家给孩子吃饭”这就是我最后听到爷爷在这个世界上跟我说的话。那之后没几天,他就永远离开我了……

我没能见他最后一面,没能参加他的葬礼,没能有机会常常给他扫墓……

我不再有机会给他端一碗饭,不再有机会给他包扎受伤的手,不再有机会让他早早地睡个好觉……

我永远也不会知道他这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

多么希望能像小时候一样,奶奶做好饭了,派我到院子里跟正在下棋的爷爷说一句“爷爷,回家吃饭了!”

描述爷爷的散文:爷爷的路

一直以来,我的心里都有一个难以启齿的想法:要是长大以后,能够嫁给爷爷那样的男人该多好啊!要是我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大人们肯定会笑话我:“你这小丫头片子,整日想些什么呢,你要是使劲用功读书,长大了还怕愁嫁人哩!”所以我一直将这个小秘密保留在心底,不敢拿出来与人闲谈。

自我懂事起,“爷爷”这个词就在我眼中充满了无比崇高、敬仰,甚至是神圣的味道。它没有“爸爸”的威严,却多了分慈祥;也没有“妈妈”的宠溺,却有着独特的温怀。如果说父母是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途,那么爷爷便是在无数个风雪月夜里为我点亮星光的掌灯人,支撑我不断向前迈进的信念。

小时候,每当吃过晚饭,我们一大家子便在后院里乘凉。

夏日的傍晚时分,蝉在花草丛里叫嚣个不停,空气中有淡淡的瓜果味与泥土的混合清香,那是爷爷每天不辞辛苦精心照料的小菜园。爷爷的小菜园是最整洁的,没有一根杂草的足迹,瓜果藤努力向上生长着,周围还有各式各样的花卉,秋菊、牡丹都是爷爷的心头宝。这个时候,便是一天中最悠闲惬意的时光了,爷爷总是会摇着他的小蒲扇,坐在院子里的竹编摇椅上,给我们讲他的故事。有时候是讲述毛泽东的个人英雄事迹,更多的时候是回忆他们那个年代所经历的峥嵘岁月与艰辛历程。于是,我便从小就被这些厚重浓郁的历史文化故事所感染影响着,使我更加懂得现在的不易,也知晓人生必须只有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这些都是爷爷潜移默化中所教授给我的人生哲理,让我从中领悟,受益终生。

爷爷出世的时期,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共和国成立刚好过去六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开始。在这个动荡的岁月里,活着走下去,便已是不易,历史的风尘剥夺了原本属于他童年的欢乐,却给予他更多优秀的品质。在苦难中成长出来的人们,拥有更加坚毅的脊梁,他们的双肩,支撑起万山压不倒的韧劲与源源不断的干劲。正是这种浩浩汤汤的精气神,谱写了华夏儿女一代代辉煌的历史篇章。

1975至1976年间,这是中国多灾多难的一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中国人民心中的天塌了。也许是祸不单行,连上天也发生怒吼,天崩地裂,重工业城市唐山发生了大地震。正是这一年,藏在老百姓心中的火山终于在清明节爆发了,人民怒集天安门,追思总量,痛斥“四人帮”。我的爷爷,也在这一年中,走进了当兵的队伍,怀着拯救国民于水火的热忱,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段重要旅程。

爷爷曾对我说,在他这一辈子当中,最忘不了的,便是他参军入伍的这几年光景。在部队的磨练,造就了他钢铁一般的顽强意志,使他成长了不少。随着当时国家林区和“三线”铁路建设的需要,爷爷进入了铁道兵部队,被分配到新疆铁路工程的修建,部队又苦又累的生活,很多人去了,却再也没回来。但爷爷凭着他坚强的韧劲儿,也出于对报效祖国的一腔赤诚,硬生生的挺了过来。但在这短暂又漫长的几年之中,我的奶奶一直在家守望着爷爷的归来。奶奶说,当她第一眼看到爷爷回到家的那一刻,明显感觉到,爷爷苍老了很多,当时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爷爷喊道:“香,我回来了。”然后,眼泪也忍不住的流出来。想必,此刻的泪水,也是苦涩中带着甜。

每当我听奶奶讲起这事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也曾问过奶奶,如果说能有一次机会再回到过去,奶奶你还会选择等待那么久吗。奶奶笑着回答我:“傻孩子,当然会了,奶奶不后悔。”我的心,又一次被深深折服了。

在爷爷的路途中,他选择把青春留给了千万道坎坷险阻的道路,为祖国大地铺上前进的基石。爷爷的路,已不再是他一个人的路,我们都走过。如今,当我们在感受这些常常会被忽略的事物时,是否可曾想过,这些都曾经是我们的祖祖辈辈们用青春和汗水浇灌而来的,在这片土地上洒下过他们的泪水和鲜血,才换来了今天的成就。诚然,我的爷爷,也只是那个时代里最平凡普通的一个。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还有无数个像他一样步履风尘的人们,他们一路走来,见证历史的变迁,经历不一样的人生,这时,因平凡而伟大的无数先辈们,都已显得不再平凡。

时过境迁,爷爷老了。

2006年团年夜,我12岁,在浓浓的过年味气息中,大伙正围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爷爷突然一阵咳嗽,愈发猛烈,然后竟然咳出血来。家里人一时手脚慌乱,连忙送进医院,检查后告知是肺结核。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沉沉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奶奶当时就在一边悄悄流着泪水,我看见后,却不知如何安慰奶奶此刻的心,也跟着眼泪流淌。我走进爷爷的病房,惨白的床单觉得格外刺眼,我用小手拉着爷爷的大手,“爷爷,你一定要好起来,我还要听你讲红军的故事呢。”爷爷对我微微笑着说“没事,爷爷会好的。”然后,我就在爷爷的病床边呆了一整天,父母怎么都拉不走我。我怕,我不在的时候,就再也看不到爷爷了。幸运的是,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后,爷爷的病情逐渐恢复。而故事,也会一直讲下去。

如今,爷爷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家里堆放最多的,便是各式各样的药瓶。每当我假期回家,他总对我不断嘱咐,我沉静的答应着,其实心里已经翻浪涌滚,不是滋味。眼前的这位老人,已经没有了往日年轻时的雄姿英发,岁月留给他的,是一份从容与淡然。这个从小就最疼爱我的人,多想就这样陪着他一直走下去。

也许在许多年以后,爷爷也终将会离开这片他所深爱着的土地,离开他所深爱的人。然而我知道,他留给我的精神永不离去,将在我今后人生的道路上鞭策着我不断向前迈进!

我,也永远爱他。

➥ 本文由(画卷)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伤感散文:破碎

既然没有永远的将来、何苦要所谓的继续或开始? 我成了破碎的女子。 不会说话,不会微笑,忘记了疼痛,忘记了呼吸,忘记了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我在那一面镜子前枯萎了容颜,忘记了曾和谁在那一面墙上许下过宏愿。忘记了刻骨铭心的爱,记不住深入骨髓的恨。 春寒、夏眠、秋死、冬亡,只奏一段曲终人散。季节一季一季的更换...

村头的一条小河

俺村东头一条小河从南向北一抹掠过。狭窄的河道蜿蜒回徊,不知它的源头何处,也不知它的归宿何方。河水悠悠承载着儿时太多的梦,时涨时落的水流与一位少年的情绪一起伏动。 那年夏季的雨后,河里涨满了水,浑浊的河水快速流动着。水面上飘浮着树木、秸秆和杂草,还有未成熟的西瓜、甜瓜等。我看着大人们站在河边...

有关梨花的抒情散文佳作

雪白雪白的梨花,那么纯净,又那么艳丽,它那小小的嫩嫩的叶芽儿,在春风中微微摇晃,那一簇一簇的花朵,就在这叶芽中间开放着,嫩黄衬托着雪白,非常协调,又特别醒目。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梨花的抒情散文佳作,供大家欣赏。 有关梨花的抒情散文佳作:细雨梨花 很喜欢梨花儿,无论是初开还是飘落...

在路上

若是让我单谈些大道理,我怕是不会的,只好出去走走, 推开门,春雨的气息扑面而来,像无数妙曼灵巧的小精灵在跳动着神经,继续走却让那“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把我沉醉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之景令人心弛,回首百年间,又见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春秋代序,四季交替,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自然如此...

时光兜转,一切安然着

时光兜转,一切安然着,从最初的地方出发,然后又回到最初的地方。在时光的浅浅淡淡里,我们总是怀念着,总是微笑着,总是惆怅着,可是最终还是一切安然着。 ——题记 很多东西已经走出了生命,再也无法用脚步去丈量它离自己有多远;有的东西已经属于当初,不再有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一切只能成为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