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

阅览1106 作者:清凇博雅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425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感悟人生

闲坐窗台,品读季羡林散文集,不觉渐入佳境,思随文走。

季先生95岁还坚持写作,他老而不朽、笔耕不辍的精神让我无比钦佩,他对人生的参透、笑面人生的态度更是让我信服。潜心细读他谈人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完满才是人生、世态炎凉、走运与倒霉、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事、容忍、成功、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等短文,使我倍受启迪。

原也曾想过自己的人生,但却未深思细想系统总结过,包括何谓人生?都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已。搜索人生的解释,我简单认为人生就是人类从出生至死亡所经历的过程。人生当中必将经历波折坎坷、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可以说人的一生是从稚嫩到成熟再到老练的一种过程。

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路,虽算不上太过坎坷,也有过一些挫折;虽不是一帆风顺,也有过幸远眷顾。从小出身于农民,生活在农村,在父母眼中我还是没有吃过太多苦,虽吃过杂面馍、穿过补丁衣,但至少没经受吃不饱、穿不暖的疾苦。在我的印象中,从小到大直到离开家之前,下地割草锄地、割麦打场、收秋播种、栽棉花打农药等农活还是没少干。父母曾说我:"在刚能当大人使干活了,却远走他乡了!”

当年为了实现从军梦,也为了能够走出农村,我不顾家人坚决反对,连续三年报名应征,最后义无反顾辞退父母托订、我并不乐意的婚约,断了母亲想早日抱孙子的念想,父母最终妥协,同意并支持把我送到部队。为了梦想,也为不悔青春,更为想出人头地、荣锦返乡,我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奋发进取,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连队到师直机关,从普通士兵到军校学员,从排级军官到团职干部。在此期间,付出过艰辛努力,感受过幸运垂青,收获过成功喜悦,经受过冷水浇背;有过山重水复,也有过柳暗花明;有过心灰意冷,也有过绝处逢生;有过一蹶不振,也有过昂首前行;有过迷途知返,也有过思想迷茫……。

总之,我庆幸而知足。但有时也会遗憾和不知足,人总是一个矛盾体。我觉得自己还有理想和追求没有实现,我还年轻,应该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并要为之而去努力奋斗。

人生有很多岔路口,选择没有对与错,因为我们不知道另一条没走过的路会通向何方。我从不后悔我的选择,即使后来判定是错的,那也是自己当初可能想要的。如今再次面临关乎我人生的岔路口,虽选择了方向,但不知前方的路通不通畅,是遍布荆棘还是平坦大道?我相信通过荆棘是坦途。

我一直信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只要身处逆境不消沉,身处顺境不迷醉,始终乐观向上,人生就会充实而美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年龄说,自己算是已经半截身子入土。不是悲观,我不奢望能活九十岁,原来也曾害怕活那么大,当时想着活到口不能语、眼不能详、耳不能闻、身不能动时还不如死了的好,免得自己受罪还拖累家人。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还是不够乐观,应该以季先生为榜样,活到九十不服老。如此想,我又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同季先生比我至少还能再感悟人生五十年。

自己现正处于不惑之龄,按说对人情世故应该看清悟透了,对自己的昨天、今日、未来应该清醒认知、心中有底了。但有时感觉却不是这样,思想总是还有很多的迷茫。现在可谓是上有老、下有小,无不需操心;工作、事业、家庭,不得不兼顾;亲情、感情、爱情、友情,更需要维系。想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又谈何容易!

人生苦短,感悟良多。最后想用陶渊明的一首诗结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作者:清波

➥ 本文由(画卷)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关于昙花的抒情散文欣赏

昙花之所以美,就在于它所展现的生命、极致的绝美让人惊心动魄,为之倾倒。下面是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昙花的抒情散文欣赏,欢迎大家参阅。 关于昙花的抒情散文欣赏篇一:今夜昙花开放 又是月光轻泻的夜晚。我家那宽大的阳台,似乎是用足了一冬一春的守候,才迎来了黑夜中它怀抱里最灿烂的盛开,像最迷人的星星...

回乡偶记

国语语言丰富,往往在乡里坊间。 “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精沟子(关中方言:光着屁股)撵狼——胆大不知羞”,那天,回乡的车上,听一帮农民谝闲传,有位老兄说了一句:“你是外甥哭妗子,想起来一阵子。”有些意思,我记下来了。外甥和舅亲,为何说没有长性的人会是“外甥哭妗子”呢?“卖蒸馍”与一个人的“经历...

家在乡村炊烟处

炊烟是有味道的,炊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想起了炊烟,就会想起母亲的味道,因炊烟里洋溢着的是幸福、温暖和母亲含笑的慈爱。 母亲是炊烟的制造者,有炊烟就有村子。炊烟是母亲乡村生活的证明,三尺灶台是她们的岗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青丝熏成了白发,青春和美丽也随着房屋上空炊烟的飘散而渐行渐远...

未了同学情

几天前,我的老同学李德超给我打来电话说准备开一个同学会,邀请我参加。得到要开同学会的消息后,我十分高兴,欣然接受了作为同学会的会长李德超的邀请,并答应负责撰写同学会主持人的主持台词。 对于这个难得的、自高中毕业二十年后的第一次同学会,我似乎找不到任何拒绝参加的理由。 但答应过后,我却微微感到有些迟疑...

君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红尘攘攘,我只倾一人心,若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君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题记 世间依旧熙攘着,而我独守一座风清月朗的城池,痴痴等你。但曾相见,一见倾心,再见倾情,我的爱,矢志不渝。有缘的人无论经过怎样的擦肩终会重逢,无份的人无论历尽怎样的爱恨终会离别。遇见你,我更加坚定了我们之间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