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抒情散文:浓浓蚕豆香

阅览7828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499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前些日,突然想起小时候的怀旧零食——农家自产干蚕豆,于是忍不住让母亲从老家带了一些解馋。

晚上,我便学着小时候母亲炒蚕豆的样子,在煤气灶上不停地翻腾炒熟。待蚕豆皮焦、拍锅声音清脆时,出锅,凉冷后,享用。一碗干蚕豆,还是熟悉的模样,黑乎乎沉甸甸的,顺手抓上一把,轻轻一嗑,吐出薄薄的外壳,咬上去,硬梆梆的,放在大牙那儿使劲咯噔一下,还是最原始的小时候的味道儿,香醇不已,回味无穷。

重温80后的记忆,物质贫乏年代的童年农村暑假生活画面历历在目。那时候,没有超市,没有花花绿绿的袋装吃食,干蚕豆便是儿时暑假生活最常见的零食。漫漫暑假,无聊的孩子们,做完暑假作业,便是无所事事,大人们怕小娃子们闲脸,就炒上一碗当年才收的新鲜干蚕豆,哄他们打发时间。我们端碗蚕豆放在凉床上,分成几等份,每人一份,然后打扑克牌牵牛儿喝水赢蚕豆,因为蚕豆坚硬难咬,特耐吃,一碗干蚕豆能供我们吃上好几天。晚上,在外面乘凉时,几个小朋友围成一群,边吃豆子边数星星讲故事,豆子很香,童年生活也充满乐趣。

父母一直是心中最勤劳的人,家里种了七八亩地儿,五谷杂粮年年都是丰收满仓。蚕豆除了平时给小孩子们当零食外,最主要的还是过年招待客人用。炒豆子也便成了过年前家家户户的必经程序。炒七不炒八,每到腊月二十七,母亲就专门腾出一天时间开始忙着备年货炒豆子了。因为是要招待客人的,这时炒豆子比平时讲究慎重多了。蚕豆先前用水泡上一两天,以不能发芽为准,泡完后将蚕豆一颗颗的切口剪开,晾干水份,就可以干炒了。母亲先从堆场上筛选一碗细沙,放在锅里加上盐炒一阵子,再倒上蚕豆一起炒,这样蚕豆受热均匀,不容易黑糊。一锅不能炒多,不然就炒不透。母样不停地翻炒,不一会儿,就听见“噼哩啪啦”的炸响声,那是蚕豆在欢快地蹦跳“开花”,小孩子躲得远远的,生怕炸到脸上去了。看颜色估计差不多熟了,母亲迅速将蚕豆和沙一起盛出,放在筛子上,接着锅将黑沙筛下(黑沙第二锅接着用),筛子上留下一颗颗饱满开着口的蚕豆,颜色已由嫩嫩的青绿,变成黄褐色,口感香脆,香味四溢,一股浓浓的年味就在这蚕豆的喷香和一家人的笑声中展开了……

母亲将炒好冷却后的蚕豆装进土罐里,盖上薄膜,用绳子系紧,压上砖头。这样的储存方式,能管上好几个月,一直吃到第二年过清明节前,还是脆的。家乡的习俗,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而在过十五那天,一家人必须要吃干豆子,据说这是嚼虼蚤,把虼蚤嚼跑,新的一年,身上不会起痒疙搭。不管有没有科学道理,我们都真的照做了,而那些年,我们屋里也都出奇没有虼蚤(当然关键是母亲的卫生做得好)。过罢年,待完客,土罐里的豆子方可大胆的吃起来,小孩们带到学校里肚子饿了吃。茶余饭后,大人们也会抓一把,装进兜里,边走路边嗑;闲暇谈笑间,也会偶尔放一颗到嘴里,简单的满足感。

蚕豆的营养丰富,尤其是磷和维生素的含量比较高,为一般干豆所不能及。蚕豆还有助于消化,降低胆固醇,强身补肾。从上辈奶奶到父亲,再到我,下至儿子,家人对蚕豆似乎有遗传性的喜好。

新时代的农村,早已是荒野杂草。农家自产蚕豆越来越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市场上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豆子,大多都是电炒,虽然外形一样,却味道迥异,远远没有家乡的柴火香味儿。庆幸的是,年迈的父母,还守着几亩地儿,还能让我享受到珍贵的非转基因食品。这种最原始的味道儿,更渗透着父母的艰辛!

前几日,街上良品铺子做店庆活动,休闲食品一律降价打折。吃货们都纷纷疯狂抢购,我吃着母亲带的干蚕豆无动于衷,相比之下,这些最健康最纯正的东西,才是良品中的精品,才是美味中的至美!

【本文作者:周静(微信公众号:随州文艺)】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由(绮思)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新年登高捡柴

以前的农村流传一句话:“正月酒,二月柴,三月四月农活来……”意思是说,正月就是开心喝酒过年,二月才砍柴,三、四月才开始春耕,描写出乡下的悠闲生活。尤其在靖州苗乡侗寨一带,不出正月份,就还算在过年,人们是很少忙工作的。 但也有例外,新年的那几天,人们总是要选一个良辰吉日出门,到高山上去砍柴...

有关放下包袱的哲理散文

放不下,在心理上永远是包袱,只有放下,才能轻松的生活下去,活的开心些,生活才有情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放下包袱的哲理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放下包袱的哲理散文:放下心灵的包袱 一位得道的高僧养了一条狗,名字就叫“放下”,每到给它喂食的时候,高僧就会站在庙门口,大声呼唤...

秋天一定很好,倘若你能在场

喜欢秋,不需要任何理由, 就像喜欢一个人,也是没有缘由。 这世上总有一种相遇, 隔山隔水隔了几个春秋, 依然是心中的珍藏。 生命是一场奔赴,山一程水一程, 即便耗尽了光阴,也想要抵达, 就如那些跋山涉水走过的路, 只为找寻,有你的归途。 总有些情感,想起便泪湿眼角 就如这秋天的雨。 淅淅沥沥的...

苇乡过客

一 “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追过山/追过水/花飞为了谁……”每当这亲切优美的旋律响起,眼前就会出现苇乡那一片片侧地连天美轮美奂的苇海奇观——吉祥的丹顶鹤、大雁成群结队自由地翱翔;世界珍禽黑嘴鸥、白琵莺等无数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作为一名盘锦人都会为之骄傲自豪感慨万千...

描述回家的抒情散文文章

从家的相反方向越走越远,直至家变得越来越模糊,渐渐地消失在我的眼前。好想跟着那一朵飘向家方向的白云飘回家中。但,回家变得好奢侈。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述回家的抒情散文文章,供大家欣赏。 描述回家的抒情散文文章:回家 时间过得真快,上次从娘家回来到现在,我都三个多月没回去看爸爸妈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