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抒情散文:浓浓蚕豆香

阅览7826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499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前些日,突然想起小时候的怀旧零食——农家自产干蚕豆,于是忍不住让母亲从老家带了一些解馋。

晚上,我便学着小时候母亲炒蚕豆的样子,在煤气灶上不停地翻腾炒熟。待蚕豆皮焦、拍锅声音清脆时,出锅,凉冷后,享用。一碗干蚕豆,还是熟悉的模样,黑乎乎沉甸甸的,顺手抓上一把,轻轻一嗑,吐出薄薄的外壳,咬上去,硬梆梆的,放在大牙那儿使劲咯噔一下,还是最原始的小时候的味道儿,香醇不已,回味无穷。

重温80后的记忆,物质贫乏年代的童年农村暑假生活画面历历在目。那时候,没有超市,没有花花绿绿的袋装吃食,干蚕豆便是儿时暑假生活最常见的零食。漫漫暑假,无聊的孩子们,做完暑假作业,便是无所事事,大人们怕小娃子们闲脸,就炒上一碗当年才收的新鲜干蚕豆,哄他们打发时间。我们端碗蚕豆放在凉床上,分成几等份,每人一份,然后打扑克牌牵牛儿喝水赢蚕豆,因为蚕豆坚硬难咬,特耐吃,一碗干蚕豆能供我们吃上好几天。晚上,在外面乘凉时,几个小朋友围成一群,边吃豆子边数星星讲故事,豆子很香,童年生活也充满乐趣。

父母一直是心中最勤劳的人,家里种了七八亩地儿,五谷杂粮年年都是丰收满仓。蚕豆除了平时给小孩子们当零食外,最主要的还是过年招待客人用。炒豆子也便成了过年前家家户户的必经程序。炒七不炒八,每到腊月二十七,母亲就专门腾出一天时间开始忙着备年货炒豆子了。因为是要招待客人的,这时炒豆子比平时讲究慎重多了。蚕豆先前用水泡上一两天,以不能发芽为准,泡完后将蚕豆一颗颗的切口剪开,晾干水份,就可以干炒了。母亲先从堆场上筛选一碗细沙,放在锅里加上盐炒一阵子,再倒上蚕豆一起炒,这样蚕豆受热均匀,不容易黑糊。一锅不能炒多,不然就炒不透。母样不停地翻炒,不一会儿,就听见“噼哩啪啦”的炸响声,那是蚕豆在欢快地蹦跳“开花”,小孩子躲得远远的,生怕炸到脸上去了。看颜色估计差不多熟了,母亲迅速将蚕豆和沙一起盛出,放在筛子上,接着锅将黑沙筛下(黑沙第二锅接着用),筛子上留下一颗颗饱满开着口的蚕豆,颜色已由嫩嫩的青绿,变成黄褐色,口感香脆,香味四溢,一股浓浓的年味就在这蚕豆的喷香和一家人的笑声中展开了……

母亲将炒好冷却后的蚕豆装进土罐里,盖上薄膜,用绳子系紧,压上砖头。这样的储存方式,能管上好几个月,一直吃到第二年过清明节前,还是脆的。家乡的习俗,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而在过十五那天,一家人必须要吃干豆子,据说这是嚼虼蚤,把虼蚤嚼跑,新的一年,身上不会起痒疙搭。不管有没有科学道理,我们都真的照做了,而那些年,我们屋里也都出奇没有虼蚤(当然关键是母亲的卫生做得好)。过罢年,待完客,土罐里的豆子方可大胆的吃起来,小孩们带到学校里肚子饿了吃。茶余饭后,大人们也会抓一把,装进兜里,边走路边嗑;闲暇谈笑间,也会偶尔放一颗到嘴里,简单的满足感。

蚕豆的营养丰富,尤其是磷和维生素的含量比较高,为一般干豆所不能及。蚕豆还有助于消化,降低胆固醇,强身补肾。从上辈奶奶到父亲,再到我,下至儿子,家人对蚕豆似乎有遗传性的喜好。

新时代的农村,早已是荒野杂草。农家自产蚕豆越来越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市场上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豆子,大多都是电炒,虽然外形一样,却味道迥异,远远没有家乡的柴火香味儿。庆幸的是,年迈的父母,还守着几亩地儿,还能让我享受到珍贵的非转基因食品。这种最原始的味道儿,更渗透着父母的艰辛!

前几日,街上良品铺子做店庆活动,休闲食品一律降价打折。吃货们都纷纷疯狂抢购,我吃着母亲带的干蚕豆无动于衷,相比之下,这些最健康最纯正的东西,才是良品中的精品,才是美味中的至美!

【本文作者:周静(微信公众号:随州文艺)】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由(绮思)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的同学大老憨

韩德魁是六十年代中期我小学时的同学,大家随着“韩”字的谐音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大老憨”,意思不是说他憨厚,而说他傻乎乎的不怎么精明。 六十年代那会儿,农民的孩子想离开农村,只有两条路可以融入城市,一是参军,二是升学,可是有几个普通农家孩子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啊。 我们小学毕业考试的考场设在我所在的中心小学...

怀念的地方,心灵的故乡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幼年的足印/几度山花开/几度潮水平/以往的幻境依然在梦中/他乡山也绿/他乡水也清/难锁我思乡的一片情...” 年少时,心里觉得远方的风景总是那么美丽,一心要走出家乡去看看。奔着理想的地儿工作、生活多年以后,或者年节、或者午夜梦回时分,心里竟会生出浓浓的乡愁...

才貌双全未必是好事

对于女人而言,才貌双全才是人生的大赢家。才貌双全是所有女人所有期待和追逐的,是认为一生中最大的荣耀。我用很长一段时光证明,才貌双全未必是好事。 ——题记 一路走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称赞我是才貌双全的,曾经我觉得这样的称赞是对我人生最大的赞美,但是最终发现我的人生就是栽在了才貌双全这个字眼上。...

我的采访散文

秋风奔放树叶飘落的时节,一位有心的艺术家,采集了色彩斑斓的七彩落叶,绝妙地点缀成丰富多彩的件件艺术品。我喜欢在微信圈一遍遍浏览这些精美的艺术孤品,然后猜想艺术家本人的创作缘由。从好奇到欣赏,直至膜拜,以致我不由自主不断搜素着有关他的所有资料和作品。 这个艺术家叫马团周,原来是个公安民警...

描写昆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

远眺坐拥昆明湖的山脊,恰似一睡美人静卧在那里,接大地之灵气,润湖水之神韵,与人文共通和谐。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昆明的写景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写昆明的写景抒情散文:喜欢昆明 这些年或公差或私游,曾几度到过春城昆明,我喜欢这座城。 我喜欢昆明的冬天。春城的特色是气候温和四季皆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