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峡记

阅览2580 作者:辛淑英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494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小三峡在山亭境内。

出了枣庄城区往北,沿公路向山亭进发,行不多远,绕过一座山就到了。远远的,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循声望去,便看到水是从山涧穿越石峰,被乱石挟持,一路咆哮流泻。流经的水面越来越宽阔,形成了一条自然的河流。

水不深,很清,里面的石头和水草,清晰可辨。没有游鱼,贪恋水的孩子们拿了捕鱼的小端网在水里戏耍,捞起的不过是些浮游生物和水草。不过,这自然的造物,所激起他们的,是丰满的情趣和欢快,倒是真的。

动荡的河流,那样狂奔,被乱石挟持,溅起一波波银白的浪花。浪花始终像那爱捣蛋的小男孩,乱踢,乱蹦跳;也像那爱讲话的小女生,手舞足蹈,又匆匆忙忙地,像似迎接游客们的到来!

听着这狂奔的流水声,似如时间在叩问着生命,也如在听着激烈的钢琴狂想曲,让人的思绪蹁跹,达至忘我境界。但钢琴是拨动琴弦发出的,而流水的声响,是自然的谱就。

有人说“小三峡”这名字好,山里人近水而居,搞旅游开发,也带动起经济的发展。可游客来这里后,观赏中也会有些失落感。河面并不很宽吗?即便深处的水,还是不能撑个小船来过把瘾。倒是看到两岸的山壁倒影,空中悠忽飘荡的白云,映在色绿如碧玉的水面上时,不胜惊讶:“可真像抹上去的一块块油画颜料!”啧啧声不绝。

小三峡是自然的不假,地方也小,怎么能够和三峡相比呢?再说全国叫小三峡的地方肯定少不了,此小三峡也一样,不过取点三峡的意思,激起人们的想象,充其是三峡小样儿而已。原来还叫“海子”才不形象呢,后几年才改的。

有水的地方树木都葱茏。小三峡两岸就是这情形,树木水草茂密,不远处有芦苇浮荡于水面,有水鸟在芦苇上空,啼鸣飞转,仔细看芦苇丛间又有石阶通到岸上去了。山里人想必是靠了这山涧的河水滋润着生活?可不是咋的,说话间就有老农划拉开拂荡的芦苇,下石阶来汲水。岸上有菜园,菜园在一片山石窝里,菜蔬长得葱郁碧绿。几棵老柿子树上,缀满了红彤彤的柿子,叶片稀疏苍黄,天空明净悠远,看着,看着,顿觉得这山野不正是一幅绝美的油画?!

还记得小时候诵读唐诗“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时润朗上口,很美的感觉,却说不出美在何处?心里还为此润泽了多年的想象,试着解透其意,随着阅历的递增,后来又读了全唐诗,了解了它的出处,诗里的情怀,才算明白些了。而读《西厢记》里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得意趣之余,悠然也想到《苏幕遮》中的词句,恰似辽阔苍茫的画面在心中展开。

而眼前的小三峡只是自然景色中的一隅,一条欢悦心灵的河流,乱石挟持间激涌的浪花狂欢着来,又咆哮地去,再也形不成大的景况,是确定无疑的。倒是那岩壁上的一棵杂树,自成一景,引起我的注意。树不大,而甚苍遒劲,树根深深扎进岩石缝里头,真可谓“咬定青山不放松”。它,缘于这岩壁上,坐看下面的流水,仰望天上的云涌,披日月星辰,看上去那么干练精瘦,好不自在与快活。

百度中,我试图搜索出小三峡的历史或典藏,确实没有。一游客告诉我,说它流经这里,汇入一条大河里去了。望着那冲刷过的沿壁,浸润太久,颇有几分嶙峋,沿壁上也多些小小的溶洞,内传出滴水声,其音颇似轻风拂拨琴弦,筝——咚作响,稳而不乱。这特殊的地貌,还是叫人有几分喜见的。而不悦的是,说是不久要在这里筑坝,兴建一个国家级的大型水库——庄里水库,集观光和能源建设于一体。这样以来,小三峡的全部景观将沉入水底,永策不复,久之,小三峡这名字也会淡出人们的心间,能想起的只能是记忆中的场景。因而,为了不虚此行,随做小三峡歌永作纪念——

往寻小三峡,

却在乱石间,

它是天成自然合,

幽居山涧近人寰。

不识山峡真面目,

只为传意寻芳踪。

倘若再问小三峡何所有?便回答你——

水间多浪花,

只可自怡乐,

不便持赠君,

哈、哈、哈!

➥ 本文由(心语)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家在乡村炊烟处

炊烟是有味道的,炊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想起了炊烟,就会想起母亲的味道,因炊烟里洋溢着的是幸福、温暖和母亲含笑的慈爱。 母亲是炊烟的制造者,有炊烟就有村子。炊烟是母亲乡村生活的证明,三尺灶台是她们的岗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青丝熏成了白发,青春和美丽也随着房屋上空炊烟的飘散而渐行渐远...

余秋雨经典哲理散文阅读

余秋雨散文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蕴涵和对人文精神的张扬,成为了9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道亮眼景观。下面是阅读网小编收集整理余秋雨经典哲理散文阅读,以供大家参考。 余秋雨经典哲理散文阅读篇一:手表的劝告 在瑞士,不管进入哪一座城市,抬头就是手表店。橱窗里琳琅满目,但透过橱窗看店堂,却总是十分冷落。...

檐前的春燕

檐前的春燕 春雷一声炸响,震荡了宇宙,震落了一地冬日的灰沉,灰沉云里的残冰。我很是欣慰,可又偏偏燃起一缕思虑;忽然间,想起我的小租屋檐前的那双春燕,它们可能在春雷后,捎回南方的风吧。 我越是这样想,越是想到,它们的翅膀是不是在千里的空中;要么,还是于我一样,暂居在一棵落晚的树枝上...

故乡·故人·故事

夜深,思绪常常带我回到过去,沿着时光的河道回流,打捞已沉入河底的往事,寻找我生命的故乡。记忆中的细节是缓缓流淌的河流,那里的村庄傍河而居,河流就是我们慈祥的先祖,它的源头就是生命的起点。 城市如村庄的天空,从村庄出来的人就像天空中的星星,遥远闪亮……小时候我就认为城里的二姑是有本事的人...

春行,遇田园院落

河西,油菜花开成金色的海;河东,群山与水田相连相嵌。依河的旅游线路,得天独厚地串起一片美丽的田园。时见旅游大巴满载欢歌驶向景区,偶有结队的自行赛车穿行百里画廊。 一路云烟,在一方池塘边,邂逅了几枝花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阳春将尽,这个小镇乡村海拔显然不高,如此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