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窠梁”深夜的鬼哭声

阅览1619 作者:游子鹏飞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555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我的家乡坐落于大西北甘肃省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四面环山,在小村庄靠北面,有一座黄土大山,当地人叫“庄窠梁”。在黄土大山的山坳里,有一座只留下残壁断痕和瓦砾旧庄窠的遗址,因此,这座黄土大山,便以“庄窠梁”来命名。

据当地老人口头相传,在清朝同治年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激起了大西北回民的反抗和起义。再加上大西北甘肃是由多个少数民族定居的地带,回民数量占大多数,山高皇帝远等优势。回民起义后,便到处烧杀抢掠,其他民族,不分男女老幼,汉族最多,都惨死在回民的毒刀之下,便变成了孤魂野鬼,传说总归传说。但我家乡旧庄窠梁遗留下来的残壁断横、瓦砾,曾有人类居住过的痕迹、遗址,都真真实实的存在。却缺乏历史的记载和考证。永远被岁月的尘埃,淹没在荒芜的角落里。

被废弃人类居住过有遗址的“庄窠梁”山坳里,白天显得特别安宁和祥和,偶尔也有种地的人、牧羊人和路过的行人经过,并没发现异常的情况,显得非常静寂。可一旦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却热闹非凡,灯火通明,有说书的、弹琴的、唱戏的、小孩啼哭的,如同人间繁华的闹市。当地人称为“鬼魅”之地,知道情况的人,一般不轻易到那里去!

近年来,随着农村的发展,“村村通”公路的开通,在庄窠梁旧庄窠地遗址上,开辟了一条从西到东的简易乡村路。不论白天、还是黑夜,经过此地庄窠梁的人,明显多了起来。许多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的人,夜里路过此地,并没看到和遇到传说中的鬼魅现象。

可是那些平常作恶多端,起事生非,把坏事做绝、做尽,丧失了天良的人,十个路过此地,就有九个会遇见鬼,被吓得魂不附体,接着生一场大病,经过大医院治疗、输液、打针无效;还是请阴阳先生做法事、驱鬼,都无济于事,不出一百天,会在痛苦的挣扎中死去,走上黄泉路……

在我们村东边,有一个相邻的村,叫“金家湾”,村里有个姓邢的一个人,长得一身横肉,平时见人,面部永远带着微笑,显得十分和善和友好,但心术不正,无端生有,起事生非、背后戳弄人是他的拿手本领;而且,贪婪无度、看风使陀、钻营拍马是他的怀身绝技,再加上长相和本性特征,当地人给起了一个响亮的外号“邢三胖”。知道此人的人,一般从不和他有任何来往。

可这人也有自己的长处,凭借看风使陀、钻营拍马的本领,在“金家湾”村里,当了个村长。在临死之前,当村长的三四年里,那些阳奉阴违的人,见面打个招呼,叫“邢村长”好,却背地里叫他“邢三胖”。大多数人见了他,却老远地躲开,怕他故意刁难,仗势欺人,凭空捏造事实。此人不但欺人,说起那些看不见得鬼、神之类的,他也信口雌黄,大大咧咧地大骂一番:“狗屁鬼、神,老子从来没见过那些……”

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欺天的饭可以吃,欺天的话可不能说。”有一年的一天深夜,他因白天去西边走亲戚,晚上夜里回家,正好赶上路过“庄窠梁”这段路。让他真正见识了阴曹地府鬼神的真实存在,可惜小命也被勾魂鬼勾去了……

有一天深夜,他路过庄窠梁这段“村村通”公路的时候,恰逢三更半夜,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前面灯火通明,人来人往,有说书的、唱戏的、弹琴的、还有怀抱里抱着孩子,哄哭的孩子的。同时,他也看到了他去世多年的爷爷和村里自己曾经认识去世的那些人,面目各个狰狞,在他身边一闪而过!这一夜,他在庄窠梁这段公路上,走了一夜,可是永远找不到回家的路和自己最熟悉的家门口。

忽然间,天快亮的时候,从村里传来一声雄鸡的啼鸣声,眼前的一切,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什么都看不见了,看见了一条通往东边去他家的公路,还有庄窠的残墙断壁和瓦砾。这时,才发现自己一夜围绕着庄窠梁的旧庄窠的遗址残痕,走了一夜,原本荒草覆盖的地面,被他踩出一条路来。

这时的他,才清醒过来,从来不相信鬼神的他,真正遇见鬼了……可惜,自己已经被累得筋疲力尽。回家后,躺在床上,一病不起。家里人送他去医院治疗,经过输液打针,情况一直不见好转,并且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在家里请了当地最有名的阴阳先生和道士,设坛念经、驱鬼,也无济于事。嘴里只说一些胡话:“天地之间有神鬼,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人在做、天再看,小鬼把我送进阎王殿……”似懂非懂的语言。最后七窍流血,面目狰狞,在痛苦挣扎中死去。

恰恰相反,我们村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阴阳先生,论起辈分是我的大爷,深夜走庄窠梁是他的家常便饭,也从来没碰见过鬼。如果相邻那个村庄有老人去世,或者大人、小孩中邪。请他去给死人念经做法事;给大人、小孩驱邪;祭灶安神、谢土神;夜里经常走那段路。随叫随到,从来不打推辞。

我们当地人都称呼为“先生”,也有叫“艺人”的。是在民间,专门给神灵祈祷念经文;或者扶正祛邪、送走恶鬼,就是他的职业。他自“走艺”开始,从不嫌穷爱富,没有贵贱之分,一视同仁。被请他的人家,做完法事、或者驱邪完毕,都给他付给一定的劳动报酬,当地人也称“答谢费”。钱或多或少,他从来不计较。富裕的家庭,一般给他用盘子端的“答谢费”。他就多拿些,不会把盘子里所有的钱,统统装在自己的兜里;家庭贫困的人家,他就少拿些;看到家庭特别困难的家庭,他一分钱都不拿,全当做免费劳动。

他“走艺”的名誉,在方圆几百里,人人口碑相传特别好,几乎走遍的了我家乡定西、渭源、临洮相邻的三个县。说起这位“阴阳先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小时候,当我们问起“庄窠梁”鬼魅之地的时候,问他见过鬼吗?他只嘿嘿一笑,回答道:“阴阳一理,阴曹地府有恶鬼,也有好鬼,就相当于人间有好人和恶人,只要善待他人和鬼神,就相当于善待自己。我给神灵念经做法事,是让神灵开恩,庇护人间凡人,远离三灾八难,带来吉祥;我给中邪的人驱鬼,是给恶鬼说好话,既不打、又不骂,让那些恶鬼,弃恶从善,心怀善念,早点脱离苦海,转世投胎,别在人间再害无辜的生命……我给神灵念了一辈子的经文,捉了一辈子的鬼,也从来没碰见鬼不听话专门害人的神鬼,可有时候,在人间遇到过好多掌权执政、心狠手辣的恶人,比那些阴曹地府,正常人看不见的鬼神还可怕……”

传说归传说,鬼神归鬼神。借此文警告世人,在人间做人的时候,一定要心存善念,不能贪婪,一视同仁,就事论事,心直口快,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绝对不能做一个以权欺人,口是心非,把事情做绝、做尽。否则,最后死的下场和文中的“邢三胖”一样,活人走阴曹地府,死的时候一定惨不忍睹!

➥ 本文由(文心)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初识蒙古坟

蒙古坟,位于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宝甸乡孤店村草原。由于草原深广,道路艰难,少有人光顾草原深处。所以,除本地人外,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有这么一个沉寂数百年甚至是上千年之久的蒙古坟。据一位世居此地的司机师傅说,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们都不知道关于蒙古坟的事情,只知道这个大土岗叫蒙古坟...

乌镇,寻你在水韵江南

多年以来,总觉得有一个美丽的梦境,一直在找寻中遗忘,又在遗忘中被温柔地记起;多年以来,总觉得有一份柔情,一直婉约在水韵江南写意的诗里,又像是静静地居住在我的心里。也曾,姑苏城斜看虎丘塔,枫桥上静听寒山钟;也曾,漫步西湖赏旖旎美景,伫立古刹叹千年传奇。而在江南迷人的古迹风光里,最让我惊艳的,却还是你...

描写分手的爱情散文随笔

不要去恨你曾经爱过的人,不要去问分手谁比较痛,在一起是缘分,可是爱也会变冷,爱的背后不是恨,而是遗忘和宽容。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分手的爱情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描写分手的爱情散文随笔篇一:分手了,可不可以还做朋友 离开,表示着结束,放弃,表示的完结,放弃与结束,虽然是一个意思...

凭君莫话封侯事

修葺一新颇具汉代宫阙建筑风格的大门,一个棋盘布局的广场,一座矗立在眼前的高台,走过石材铺就的“楚河汉界”,迎面而来的是仗剑屹立的汉大将韩信的全身白玉雕像。园内曲桥流水,亭台水榭,古风今韵,万千气象,这就是拜将台。 初秋时节,利用在汉中办事的间隙,带着妻儿顺道又去游览了被称为汉初三遗址之一的拜将台古迹...

我们的生活(四)

如今的人们在发奋供着自己的孩子上学,读书,想让他们上大学,想让他们出人头地。也有许多农民们,也在日益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临到老了,都享上天伦之乐。孩子们的命运得到改善,这也是大人们的荣耀。在农村来说,家里有上一个大学生,有一份好的工作,就是所谓的:“砍了荒蒿,出圪针”了,也是:“祖上积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