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

阅览2081 作者:陈亚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253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为情所困。

女友凝睇不语。

带着早秋的寂寞,望着喧嚣的尘世。女友一声声的叹息,挟带着许多女人悠远的哭泣。一串串泪珠从女友漂亮的睫毛上滚落下来,好似一曲心灵的哀歌缓缓唱出。

一副苍白憔悴的面孔,掠过一丝丝的哀愁,淡紫色的花瓣翩翩坠落,女友微微一震,眉宇高耸,疑惑是她的灵魂无声地坠落在黑暗中去了。

一脸惊扰。

她娓娓诉说:聪明的心只切割一半,而我却是全部,我曾那样一心一意爱他,奉献,牺牲,顺从。我深知只要他贵我自然会随之而荣,可谁知最终是一无所有。他带着心,灵魂一去不归,留给我的是血,是泪,是黑暗,是虚无,是心的碎片……

女友举头望着我,我该怎样?怎样就能拥有一份永久的爱?

桌子上一杯绿茶,热气袅袅上升,随着我们的鼻息吹拂,有些缭绕,有一些弱不禁风,我端起茶杯嘬一口茶,身体重新深陷在松软的沙发里,思绪像鸟一样扑簌簌乱飞。

尘埃尚未落定,女友心神不宁。我静静地望着女友受伤后的悲哀,心一揪,这是再难解不过的人生命题,怎能一言道尽?有人因为贤德获得尊敬,有人因为美艳获得宠爱,有人因为牺牲获得理解,有人因为顺从而被怜惜。而有人恰恰因为美德而受伤害。世界是混乱的,人心是无常的。各自不同的命运,演绎不同的人生。我对她说:爱是一种情绪,是一道风景,更是若即若离的精灵。要认真用心泉去浇灌,细心用心灵去体味。如果男人是一座高山,女人就是一条清澈透亮的小河,彼此相依,又永远独立。

女友娥眉紧蹙,说不,如果男人是一棵大树,女人就该是一条攀援而上的藤,紧紧缠绕,永不分离。

我说,大树一倒,藤岂不也随之而死?

女友一副无私无畏的样子,说如果至死相守又有何妨?哪怕以我的卑微衬托他的威仪,以我的弱助他的强啊。

我说,这就是你委身于他的结果,也是他抽身而去的必然!花草没有空间也会窒息而死。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千古遗训。

女友陷入了久久的思索。

我似乎看到了一条带血的锁链,那是千百万年,世世代代的女人连接而成的,没有自我,精神不够独立,一味的倾注,不知女友何时能挣脱出来。

那是个初春,都市很精彩。女友不再低眉,不再疑睇,终不知几年前的忧伤飞到那里去了,抑或是找到她永久的爱?我不妨试问。

女友坦然一笑。她说,爱,其实多是幻想,只要和油盐酱醋一掺和,一切都现实得如一块块小石头。重新组织家庭后,我一直在想,心田的田字为何分成四块?我想大约是这样的:一块分给丈夫,一块分给孩子,一块分给朋友,一块留给自己。该尽的义务要尽,该负的责任要负。但属于自己的那一块,尽情地支配,不妨碍任何人,这叫享受生活!最重要的是不依附,你给的钥匙是“独立”。当你从女孩子到女人,再到母亲这个级别,是个心灵成长的过程,“母亲”的眼里没有攀附,天下的人都是会犯错误的“孩子”。这是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看待他人不再追求完美,人有人的局限性,男人有男人的性格缺陷,独立不是什么都能干,不需要互助合作,而是对男人的不足保持宽容。如此快乐才像心田里长起的一树桃花……

哦!人生的体验便是一部写不完的哲学,女友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我仿佛看到一孔打开的窗口,有一道属于女人自己的风景。

➥ 本文由(夜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一束不会凋零的花

那是一束开在心田的花,永远不会凋零,也是迄今为止,不管是什么形式或在什么场合中,我收到过的唯一一束真正送给我的花朵,而它的到来却是那样的毫无预料,那样的令人热泪盈眶!它留下来的温润竟然已经悄悄陪我走过了十多年…… 那是2005年深秋的时候,我从家乡启程去北京住院治疗腿疾。启程前...

云归一念间

几缕秋风,窗外不知何时变了天气。落红如许,晚来寒霜,秋天依约而来,赶赴一场时光的约定,不曾失约;只是不知应该赴约而来的人,是否会依约而至。一直以为,爱情是一场约定,约定着天长地久,约定着白头到老。这一场约定尚未完成之前,你我彼此珍惜,不离不弃。 这世间有太多无奈,不离不弃,又谈何容易?风花雪月...

一半安详一半飞扬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 在尘土里安详,听不见世界的喧嚣,拥抱着大地,忍受着沉默着,有力的沉默着,寻找着背负着,骄傲的背负着。在孤独的世界安详,在安详的世界里丰盈着,吸取着,卑微着,守候着每一个无视经过的灵魂。 飞扬是什么...

杨绛散文集《记杨必》

杨必是我的小妹妹,小我十一岁。她行八。我父亲像一般研究古音韵学的人,爱用古字。杨必命名“必”,因为“必”是“八”的古音:家里就称阿必。她小时候,和我年龄差距很大。她渐渐长大,就和我一般儿大。后来竟颠倒了长幼,阿必抢先做了古人。她是一九六八年睡梦里去世的,至今已二十二年了。杨必一九二二年生在上海...

心若沉浮,浅笑则安然

上帝喜爱心痛者的抽泣,我们诉说着自己的苦难,上帝却只当作美好的旋律倾听。 如此混乱却又如此美好,这悲痛伤心后留下的泪,这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沉默,有时比这颂歌更加动听。好过那教堂的钟鸣、好过那唱诗班的歌声、好过颂唱…… 20岁之前,被人欺负时,咬着嘴唇,没哭。熬过难关后,见到自己人,听到句软语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