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年味

阅览4161 作者:曹含清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368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到了农历的年末,有一些商场内挂满了玲珑华美的红灯笼,玻璃橱窗上也贴上了各式花样的剪纸,这些都是年的符号,也是年的名片。我内心深藏的年味儿犹如一只脆弱不堪的老酒坛被这些符号与名片猛然击碎。老酒倾泻满地,浓郁醇厚的味道漫然飘散。

我小的时候,盼望着过年。从农历的腊月二十三开始,接下来的每一天似乎都是色彩斑斓的,都散发着温馨甜美的香味儿。村里的老婆婆坐在蒲团上教我们唱着童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画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这首童谣像是我们村里人的过年指南,农历二十三的时候就吃灶糖、祭灶神,二十四的时候就忙着用笤帚打扫房屋,二十五的时候就准备过年吃的豆腐,二十六的时候家家户户蒸枣花馒头、蒸萝卜缨包子……千百年来,太阳沿着亘古不变的轨迹东升西落;冬去春来,人们世世代代遵循着这样的流程过年。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叫祭灶日,那天也是我的故乡逢集的日子。集市上人山人海,热闹沸腾。我紧跟着父母,看到卖灶糖的便嚷着要买灶糖,看到卖鞭炮的便嚷着要买鞭炮,看到卖苹果的嚷着要买苹果……父母一一应允,还会给我买新衣裳。他们平时省吃俭用,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舍得花钱。他们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

我们这一群疯孩子从小卖部里买来摔炮装在口袋里,在村巷里跑着玩耍,随手将一个摔炮摔在地面上,噼啪一声锐响,吓得鸡飞狗跳。我们玩累了就在街上挖几个小圆坑,玩弹玻璃球的游戏。至今我已经忘记了玻璃球游戏的规则,只记得自己输了就将玻璃球送给赢了这场游戏的小伙伴。长大了之后,我发现成人的世界有很多充满玄机的游戏,比儿童的这种游戏更加残酷。一旦我们在游戏中失败,输掉的不会是玻璃球这么微不足道的东西,可能是一生的自由与幸福。

二十七的早晨,父亲便开始杀鹅宰鸡了。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追捕着一只大公鸡,对它围追堵截。它喔喔叫着,四处乱窜,竟然展翅斜飞到屋檐上。我们高喊着拿起石砾、木棍砸它。它惊慌之下跌进了屋檐下的水缸里。父亲眼疾手快,两只手伸进水缸里紧抓着它的翅膀,只见它气息衰弱,一副就擒受死的模样。父亲让我从厨屋拿来菜刀递给他。他一只手提起菜刀,一只手将大公鸡紧按在地,雪白的刀刃在它的脖颈上狠狠剁下去。它顷刻间身首分离,艳红的鲜血滴在铺着残雪的地上,像是落谢的花瓣。它的身子没有了脑袋仍然在地上动弹几下,吓得我脸色煞白。父亲烧了一桶热水,将鸡毛褪尽,又把猪肉、猪下水冲干净,然后放进铁锅,再舀几瓢清水,撒上一把白盐、秦椒、生姜、茴香等。灶膛里的劈柴冒出熊熊火苗,像是一条条馋嘴的舌头吞噬着乌黑的铁锅。一股股鲜润香醇的煮猪肉的香味儿从热气氤氲的铁锅里涌流出来,像波浪似的把整个村庄淹没。

二十八是贴年画的日子。母亲将面粉抓进铁勺里用热水搅拌,做成黏黏稠稠的糨糊。父亲分出每扇门的对联与门画,并用毛刷涂上糨糊。哥哥站在木椅子上贴年画,让我把涂了糨糊的年画递给他。父亲说贴了年画,就等于请来了手持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的门神,债主不能进门要账,妖魔鬼怪也躲得远远的。我抬头望着木门两侧贴好的对联。一副对联一共十四个字,很多字不认识。我断断续续地念着,哥哥哈哈大笑,说我念得狗屁不通。父亲说:“他比去年念得好。去年一副对联只念出四个字,今年念出了八个字,明年应该能念得囫囵。”

大年三十的下午我们一家人坐在厨房里包饺子。母亲和面、擀面皮。哥哥烧火。父亲和我坐在馅盆前包饺子。哥哥看着我包的饺子大笑,说我包的饺子有的像死鱼,有的像肥猪,有的像笨鸭子,丑极了。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一枚一分的硬币,然后包进饺子里说:“今晚谁吃上这个饺子,谁就最有福气!”傍晚的时候,此起彼落的鞭炮声轰炸着村庄,空气里弥漫着丝丝缕缕火药味儿。母亲将包好的饺子下到沸水翻滚的热锅里。父亲用铁锨在院子里撒下一层沙土。那些沙土是农历二十五用拖拉机从村头的沙岗上拉回来的,弥散着一丝丝潮润的气味。至今我也琢磨不透村里人大年三十在院子里撒下一层沙土的奥妙,大概是除旧迎新、接福纳祥的寓意。我踩在新鲜湿润的沙土上,将一挂长长的鞭炮用竹竿挑起来。哥哥从灶膛里取出一根火棍将鞭炮点燃。一阵噼里啪啦的炮响之后,母亲已经将一个个冒着热气与香味儿的饺子盛到了白瓷碗里。饺子蘸着老醋,就是我们一家人的年夜饭。吃过年夜饭之后,母亲总是烧一锅热水。一家人坐在木凳上将脚伸进一只大铁盆里用热水洗脚。母亲说除夕夜洗脚能够洗掉一年的灾病与祸患。新的一年一定会添福添寿、吉祥平安的。母亲还会向我和哥哥的口袋里塞几张崭新的钞票。她说不管大人或小孩子,在辞旧迎新的时候口袋里都应该有钱,这样一年到头都不缺钱花,大家也都会有富庶优裕的好日子过。现在想来,从前的年更像是勾画美好生活的仪式。

大年初一天蒙蒙亮的时候村里的鞭炮声如同雷震。我惊醒之后一骨碌从被窝里爬起来,揉揉双眼从父亲的香烟盒子里抽出一支香烟噙在嘴边,开门挑起一挂鞭炮,用烟头引燃鞭炮,随后一阵鞭炮声,烟雾腾起,浓烈的炮药味儿在院子里弥漫。吃过早饭之后,大人们三五成群去给家族的长者拜年,要磕头作揖。我和小伙伴们无拘无束地玩耍,拿着压岁钱到小卖部换成了玻璃球、泡泡糖或鞭炮。

一年又一年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年像是一个小伙伴,一只手拿着新颖有趣的玩具,另一只掂着饕餮美食,大声召唤着我们,让我们心驰神往。我们渐渐地长大,年像是伴随着我们成长。它由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变成彬彬有礼的少年,在岁月的更替里又变成了深沉稳重的青年。年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和我们一起玩鞭炮游戏,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和我们一起偷吃食物,也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和我们一起奇思妙想。

我独坐在沙发上回味着被岁月冲淡的年味儿。我似乎闻到了灶糖的甜香,闻到了枣花馒头的香味儿,闻到了煮猪肉的浓香,闻到了猪肉白菜馅饺子的美味儿,闻到了鞭炮的气味儿……

➥ 本文由(竹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关于读书的抒情散文

书犹如一支明亮的火炬,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关于读书的抒情散文,希望您喜欢! 关于读书的抒情散文一:关于读书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时光都伴随著书本度过。读书就是传递正能量的过程,可是工作后再读书感觉就是件奢侈的事情了。看书能让人宁静从容,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于足迹的抒情散文欣赏

不停在原地,努力的去追寻,无论在哪里,都要留下足迹。或许一滴两滴,汇不成大海,但是水滴石川,我还是明白,有这个可能。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足迹的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关于足迹的抒情散文欣赏:母爱雪地足迹深 这是33年前发生在我家的一件事。 那时我正参加山东省军区读书班学习,爱人既要上班...

夕阳絮语

斗转星移,岁月匆匆,人生苦短,寿命有终。 不知不觉越过古稀便步入了耄耋之秋,几十年荏苒光阴,从风风雨雨中走来,从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中过来,前20年从婴儿啼哭牙牙学语,到拜孔子发蒙读书求学,初入社会,为人师表。40年河东河西,杏坛执教,培桃育李,生活于社会底层,工作任劳任怨,尽心尽职,无愧良心...

呵护生命 保护母亲河

尼罗河源于东非的峻岭,亚马孙河从安第斯山一路奔涌直下,长江更是念青唐古拉山上一种至高志远的流淌。但凡大河,都有一个个高高的源头。“源远流长”,高远的源头便是奔流不息的保证。于自然如此,于人亦然。 突然之间想起大西洋起起落落的潮声,茨威格合上了他的双眼。这个被罗曼·罗兰誉为“灵魂捕手...

关于想家的情感散文作品

想家是一种习惯。在外久了,心中难免会觉得疲惫不堪,好想找一个避风的港湾让自己休息休息,那就是“家”。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想家的情感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关于想家的情感散文作品:想家 母亲离世后,我想老家的次数有增无减,可回老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了。想念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