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葵花

阅览1393 作者:朱大鹏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2108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上海的瑞金南路高楼林立,两旁树木葱茏,但在二十世纪末城市改造前的她,却是黄浦江南岸一条颇为重要的港湾——日晖港。由打浦桥泵站起,日晖港像条美丽的缎带弯曲逶迤南去七、八里后,飘然入江。两岸散落着二、三十个大小码头,河道里船只来来往往,樯橹相接。河上有两座桥,靠近江畔连接着中山南二路的叫康衢桥,靠近打浦桥连接着斜土路的叫平阴桥。我家就在打浦桥和平阴桥之间西侧的河湾旁,那里有我魂牵梦萦的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曾经朝夕相处的老邻居、小伙伴,还有一棵极普通又极不平凡的葵花。

老屋傍河而居,南面紧挨着斜土路小学。小学沿河的河岸约有两、三百米长,由于前后两头都用篱笆墙拦着,所以,整条日晖港唯独这段河岸上花草繁盛。白天,蜂飞蝶舞,晚上萤火星星点点,纺织娘低声吟唱。偶尔有几个胆肥的男孩乘着潮水退去,从河埂底部绕过竹篱笆墙进去玩。有的在草丛中,扑蝴蝶,捉蚂蚱,找蟋蟀;有的爬到树上觅皮虫给家中的鸡当美食;最绝的,是弄一点橡胶粘在竹竿头上,看准目标突然一伸竹竿,随着“吱……”的一声惊叫,知了就无奈地成了俘虏;逮住金火虫的,则回家拴根线给弟弟妹妹拽住飞着玩……

记得这是一个初春的早晨,我推开面河的窗户,平时逡巡游动的目光却被凝住了。只见河岸靠篱笆墙的草丛中,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一棵小小的向日葵。大约只有尺把高吧,细细的茎杆上,左右长着几片翠绿的叶子,上面是一只金黄色的花盘,在阳光的照耀下,亭亭玉立,活脱脱是一个玲珑剔透的小精灵。于是我常常来到这里,为她剪去枯叶,拔掉边上的草,浇上一点水,然后,默默地看着她……

虽然如白驹过隙,倏忽间五十余载的光阴过去了,可这棵小小向日葵的模样,小伙伴们相与嬉戏的场景,面貌不同性格各异男女老少的邻居们,以及进出船只上船工奋力摇橹发出的“吱扭、吱扭”的欸乃声,却无数回幻入我的梦乡。时而近在眼前,时而又远在天边;时而清晰如昨,时而又浑沌一团……

也就是那一年,在紧张的学习中,时间飞快地过去了,金色的秋天来临了。去近郊游玩,田野里一派丰收景象:一片片稻田里,沉甸甸的谷穗摇晃着尾巴;整齐排列着的玉米,捧出了鼓鼓的苞米棒;一簇簇的辣椒,挂出了成串圆嘟嘟的灯笼……我家河岸旁那棵小小的向日葵也早已长得枝繁叶茂,但茁壮茎杆上硕大的果盘却在不知不觉中垂下了。

这,令我的心灵感到了震憾!我见证了葵花的成长,清楚她经历的磨难。葵花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端庄秀雅;也没有菊花的斜逸旁出,绚丽缤纷;更没有梅花的傲雪吐艳,暗香浮动。但栉风沐雨时,她心无旁骛,始终坚定地朝着太阳。不像狗尾巴草,哪边风大望哪靠;果实累累时,她不像牵牛花那样把喇叭吹得震天价响,也没有加入庄稼们喧闹的大合唱。而是选择了悄悄地把头低下,再低下!

崇高的气节,谦虚的品格,竟如此完美地融合在葵花的身上,实在是无与伦比,令人感慨:在极为普通的外表下,包裹着的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灵魂!难怪古人戴叔伦称赞她“自不同凡卉”,无名氏的《咏向日葵》也说她“雅韵常存高洁处,好花不卧乱丛中。虽非青帝座前客,磊落从容一笑翁”。据说,画家梵高一生竟画了葵花图达十一幅之多,而俄罗斯、乌克兰、葡萄牙、秘鲁等多个国家还隆重地把葵花作为了自己的国花。

从那以后,葵花的形象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上,激励我始终不渝地崇尚光明,不懈追求。由于父亲久病早逝,我自幼家境贫寒,自己也体弱多病。但通过刻苦学习,在七十年代中期高中文凭还没有时,第一次就发表了三千多字的文学作品;卧床八年,贫病交加,仍自强不息,又终于顽强地重新站起!此后,在纷纭的人世间艰难地跋涉,划出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读大学,结婚生子,成长为学者型的管理者。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如今的我已从当年的懵懂少年,变成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并且依旧疾病缠身。但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就算生活给我无尽的痛苦折磨,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更多”。我感恩生活,衷心地感谢家人,感谢亲朋好友邻居老师同学同事,感谢所有直接、间接帮助过我的人。

我也常常和五十多年前老屋旁河岸边那棵极普通又极不平凡的葵花默默地对话——她是我永恒的精神上的挚友。在家境窘迫的时候,是她激励我扬起理想的风帆,发奋图强,严谨治学;在病痛折磨的时候,是她鼓起我生命的勇气,步步为营,与病魔抗争;在履职尽责的时候,是她陪伴我周严谋划,开拓向前;在风暴袭来的时候,是她支撑我脊梁,坚忍不拔;在掌声响起的时候,是她引领我道义在前,缓步徐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曾写过一首小诗——《葵花》。诗短小且文笔稚嫩,但它披洒着岁月的风尘,是我生命年轮的真实记录。这,也即所谓的敝帚自珍吧!现稍作修改后,我再次虔诚地把这首小诗献给她——一棵极普通又极不平凡的葵花,并藉以咏怀。

《葵花》:窗前向阳的地方,长着一棵高大的葵花/啊,葵花/你饱尝着阳光的温暖,吸收着雨露的滋养/任凭风狂雨暴,你总是坚定地朝着太阳/你知道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成长/待到果实累累时,你却悄悄地弯腰,把头低下/你知道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不断进取才能永向东方/啊,葵花/我要像你一样,不倦追寻理想那璀灿的光芒,把根子深深地扎入肥沃的土壤/经得起生活的摔打,经受住岁月的考验,在不懈的追求中实现人生的升华。

➥ 本文由(夜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大兴安岭的野果惹人馋

大兴安岭是绿色宝库,具有丰富、茂盛又独特的植物资源,有许多营养丰富的野果。从小生活在林区的人对野果都很熟悉,而且从小也习惯叫它们的土名,觉得倍加亲切。很多人这些年在外地生活,对家乡的野果渐渐变得熟悉而陌生,熟悉的是野果的香甜在味蕾上的积淀,是采摘时的乐趣,是在路边小摊上还用玻璃杯作为量器...

你只是恰好,长了我喜欢的模样

你只是恰好,长了我喜欢的模样 (一) 很多年前,我认识了一个比我小三岁的男孩子。那时,单身的自己,和朋友合租在一间一室一厅的小房子中。室友谈了恋爱,经常带男朋友回小屋。为了给他俩誊地方,我便经常一个人飘荡在外。就连晚上,都回去的很晚。没事儿的时候,就一个人躲进楼下的一家网吧,听听歌,写写文字...

坞头伯母

巧合的一个机遇,我来到了“吴氏家族群”。群里的人很多,可认识的却很少,特别是低两辈的,根本就毫无印象。所以,我来到这个群,就像外出几十年的游子重新回到了家乡,内心是暖的,可人却很陌生。 在我家族里,坞头伯母,是我最亲的长辈,因为我从小就没了爷爷奶奶,数她对我最好的了。听爸妈说,原来我家祖辈很穷...

曾经的你,温暖于眉间,那么近又那么远

寻寻觅觅,颠沛流离;红尘万千,兜兜转转,多少情缘已无言。掬一杯夜的安寂,邀明月共饮一盏清凉。此刻,我在流年暗生的情愫中,缱绻一地落花飞扬…… 择一方静谧安放疲倦的自已,让心灵悄然避开尘世。只与,一盏茶对饮,亦或,只与一份静谧相处两不厌,只与,光阴默默交谈,推心置腹。倾听,雪在窗外轻舞飞扬...

故乡的文字

窗的外面,秋风阵阵…… 借着这秋天的一抹白云,我的思绪在次回到故乡。关于故乡的文字,我写过了许多,但是每次触及这故乡的文字时,心里总是暖暖的! 说起故乡,自古总会和亲人、亲情联系在一起。因而,无论在那个时代,故乡就成为了我们人类追忆、向往的主题,而我,可能是长期生活在他乡的缘故,对于故乡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