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读后感1000字

阅览985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05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双城记》读后感1000字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这是整本书的开头第一章,将全书的基调定上了悲剧色彩,然而就在这矛盾的时代中,也确实存在过光明。

这本书叙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围绕在医生马奈特一家周围的事,这本书颠覆了我对自由,权利以及善恶的看法——法国人民不堪重负,推翻了波旁王朝,然而新政权建立之后朝他们走来的难道是他们心驰神往的自由吗?不,仍然是以往的提心吊胆,稍不留神明天就会被送上断头台。得势之后的德发日太太滥用职权,将死敌们个个置于死地,最后却落得个惨死的下常正如那句话所说的:“自由啊,有多少罪恶是假借你的名义干出来的。”大革命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而是以暴易暴。它没有拯救人民,而是将人民推入了另一个火坑。

再来看看另外一位大革命的牺牲品——达内,革命前,他放弃了国内的家业,只身来到英国谋生,在他看来,压迫人民是一件极不人道的事,然而,革命爆发后,他反而无辜地成为人民的敌人,人们不分青红皂白地要将他领上断头台。不过相信在九死一生之后,他依然是原先那个善良的达内。而卡顿——一个才华横溢却自甘堕落的律师,他与达内有着相同的长相,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在面对活着还是让自己心爱的人得到幸福的抉择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在他看来,生命在爱的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在断头台上,他也表现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沉着冷静。因为在他的心底,一直有一个信念在支持他:“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他用死完成了自我救赎,他用死来反抗虚伪的革命者,他用死来诠释露丝的爱。生命,成了他最后的武器,爱,成了他唯一。

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史上一个血的印记。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充满不确定;在这种无秩序的状态下,人性的一切表露无疑。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透过为族与平民之间的仇恨冲突,作者狄更斯只想传达出---鲜血无法洗去仇恨,更不能替代爱---贵族的暴虐对平民造成的伤痛不会因为鲜血而愈合,平民对贵族的仇恨也无法替代对已逝亲人的爱。

时代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们现在所生活得太平盛世已经不太太平了,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学到更多的东西,将来才能更好的保护家人,守护国家!

➥ 本文由(高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安妮日记读后感200字

下面是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记读后感200字,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安妮日记读后感200字请关注阅读网安妮日记读后感栏目。 安妮日记读后感200字【一】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

《繁星·春水》读后感700字

走进《繁星·春水》,凝视着封面上满天星辰和那美丽的半弦月,心中一片清幽、明亮。轻轻地翻开一页页纸张,读起来如同置身于诗的仙境,那几百首诗篇幻化成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出爱的乐章,悄悄地落进我的心里,发芽、生长。这一首首小诗是冰心奶奶留给我们孩子的简朴而又纯洁的花儿,她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演绎着世间之美...

苏东坡传读后感1000字

苏东坡传读后感1000字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众多作品中其中一篇,我自认为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而他的所有的作品都是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的,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其中的精华。就如同一壶好茶,需要我们坐下来好好的去品尝,才能读出其人生的哲理,如同一瓶好酒,甘甜纯美,让人留连忘返...

《窗边的小豆豆》读有感600字

【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1】 《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是她。她写了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一本书,33种文字全球发行,拥有读者数千万,她是亚洲第一联合国儿童基金本亲善大师,足迹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她还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拥有观众数十亿,她被美国《纽约时报》、《新闻周刊》、《时代...

《六十六道弯》读后感

看完了这本书,我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书,忍不住地翻看书中那些精彩的篇章。我特别喜欢曹文轩作家说的这句话:“作品就像一口水塘,语言则是一塘水,要看这篇作品怎么样,就先将这一塘水放了,看看塘里还有什么。故事、人、物就是鱼,没有鱼那么这水塘也就是一塘水而已。” 《六十六道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