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面对感情中的悲欢离合

阅览3734 作者:风再起时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14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往往我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的又是另一些人。这是一个男人对妻子、对爱他的那个女子所说的最残忍的一句话。

如果这句话是肺腑之言,那么伤害最深的人会是谁?夜夜躺在枕畔的男人把你视为“另一些人”,你该情何以堪?妻子当年也是女子,芙蓉面,柳腰不及盈盈一握;纤纤素手,柔嫩如青葱,却甘愿为你洗手作羹汤,甘愿为你舍弃整个森林;在一日日岁月的打磨下,渐渐失了颜色,淡了眉眼。试想一个女子,二八嘉年华,终在茫茫人海中,与你缘定一生,执你之手与你偕老,从不食人间烟火的清灵中,降于凡尘;从此,油盐酱醋茶,甘做你的妇人;这份爱有多勇敢,有多坚定,有多深沉。天长日久后,妻子终究逃不过《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宿命,白的是衣襟上早已干结的饭粒子,红的是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你的心头却渐渐浮上“一些人”的身影,白的是天边一朵圣洁的百合,红的是心口上的一粒朱砂痣。

如果这句话是逢场作戏;那么,又会是谁在这场戏中输了心,散了情,泪洒当中?能告诉你这句话,你应该是属于那个“一些人”吧。你在感动:你还是他爱的人;你在挣扎:要不要与已结婚的他决绝;你在难过:他的所娶非人;你在徘徊:还要不要再回到他的身边……痴情的女子终究还是抵不过情关;只要他还爱我,我便如飞蛾扑火,纵身跳入那个由爱编织的谎言中;不要名分,不介意他的背叛,只求陪在他身边,安慰他受伤的心灵。可是被爱蒙蔽双眼的女子却看不到,他的伤从何而来。没有人逼他,把刀架在他脖子上,非要让他娶那个不爱的女子。婚姻是一辈子的事,他娶她,必有理由;有心机的男子必是将你与她做了对比,这对比的条件无怪乎是财、貌、背景、学历、前途等,而你在他想要的那个条件上不如她,他才舍弃了你;就算不爱她,他也是为了某一方面而娶她;而将婚姻作为条件与踏板的男子,还值得你不顾一切吗?现在又巴巴的跑来告诉你,他爱的是你,这是什么意思?必是想享齐人之福,想从你这里得到一份额外的慰藉罢了。他成了家,立了业,而你赔进去的是什么,是名誉、青春、感情、未来和良心。而这还是建立在他仍“爱”你的基础上,要是他不爱你呢?天,想想后果……

无论你是他的“一些人”,还是“另一些人”,天下的女子都要挺起腰杆,从容面对感情中的悲欢离合。爱我,我们携手,相伴踏过岁月春秋;不爱我,请告诉我,我会及早抽身,生命中终会有与我缘牵三生的良人。不要高举着悲惘与不忍的名义,把我困在你的漩涡中。每个人都有爱与不爱的权利,无论是刚刚相恋,还是历经风雨,还是夕阳迟暮;只要你不爱了,请告诉我。我不要施舍的爱情,你都已经不爱了,还要继续骗取我的爱情吗?你已在爱的门外,心内盘算着如何离开,而我还在门内摇曳着我的一腔柔情,这是太残忍的事实。其实,最最残忍的是在生命的最后,才知道爱了一辈子的人一辈子爱的不是我。所以,不爱我,请告诉我,我会离开。

➥ 本文由(梦溪)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你在做赚钱的事还是值钱的事?

你在做赚钱的事还是值钱的事? 文/梁宁 赚钱的事与值钱的事,往往是两件事。创业的痛苦很大在于此。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个故事。 一个村庄没有水,村长就委托两个年轻人,给这个村庄供水,村民向他们支付费用。 第一个年轻人艾德,马上买了两只大桶,每日奔波于10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艾德立即就赚到了钱。...

一根香蕉

那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冬季,奶奶带着我上县城逛十月会(农资交流大会)。生于农家的我,很少有机会进城。镇上离县城只有十几里路,但那时交通条件差,班车少,给我的印象是去趟县城如同现在出国一样。 到了县城,我见什么都感到稀奇。县城在西兰公路一侧,和乡镇相比,只是楼房多一些。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很是破烂...

摘一束野花伴我回家

最近经常在北方大地旅行,那漫山遍野的大豆和玉米,那摇铃般沉甸甸的稻穗,那一望无际的草原,风景在我的视线中铺面而来又瞬间划过。田野边那一座座小村庄,炊烟缭绕,鸡叫犬鸣,牛羊在村旁的草地自由自在,农家小院子里种的那些开得恣意茂盛的普通小花,圆而大的南瓜,一架架豆角一排排西红柿,放学归来的孩子...

我和一年级的学生们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我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走进了一年级教室。这次的支教是我第一次以老师这个身份,站在讲台上,面对一群可爱的小学生们,跟他们接触亲密。当我和另一位班主任一起走进教室时,本来心里还有些胆怯,但是听到了学生们叫“老师好!”,那一刻,我的心里,紧张心情顿时化为乌有...

心底最挂念的人

淡淡的笔触,纪念心底最挂念的人。 直到我十六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睡在那种用木板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吧?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 父亲可能一直在摸索、尝试与孩子们亲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门而入。 同样地,孩子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