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民乐会

阅览3624 作者:竹乡新韵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866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昨天刚下乡回到办公室,小杜妹妹就转给我一张王光辉老师送来的请柬。打开一看,原来是音乐协会和民乐学会准备举办一场“邀明月?赏中秋?迎国庆”民乐赏析会,这可是个好消息,正好是周末,一定抽空去。

对于传统文化,我是情有独钟的,古诗词、汉服、书画、乐器,虽然还是门外汉,但特别喜欢。关键是,穿什么衣服去呢?打开衣柜挑一挑。这件纱纱裙不行,外面在下雨,怕感冒。那件颜色太深,与中秋节的氛围不搭调。对了,不是有一件旗袍吗,找找看,浅紫色的,好多年都没穿过,差点把它忘了。那还是二十年前结婚时,在东门王裁缝的铺子上做的,外面配一条薄一点的咖啡色披肩,就这么定了。

晚上七点,提前一个小时,我推开了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二楼的大门,里面好热闹。有的在合乐,有的在练嗓,有的在化妆,茶几上摆放着月饼、水果,全是土瓦盘子装的。咦,一阵清香扑鼻,寻香而去,大束桂花在角落开放,听说是小兄弟罗宇一大早去乡下摘的,把晚会现场布置得跟家一样的温馨。晚会正式开始了,音协的常务副主席刘波和副秘书长唐芳亲自担任主持人,前者曾参加过青年歌手大赛得过大奖,后者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都是县内很有影响力的年轻音乐人。

明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我就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吧,它可是我的最爱。这首词是苏轼当年仕途有些失意兼思念兄弟苏辙而作,最切合中秋节的主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好感动,民乐队的十多位老师为我伴奏,有二胡、笛子、箫、阮、古筝、三弦琴,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乐器。他们中,最年长的76岁,最小的14岁,都因酷爱民乐聚集在同一个团队,持之以恒,义务辅导和参加了不少的演出,每年还要开展多场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民乐队正中间弹扬琴的那位姑娘,很乖巧,好面熟。对了,上个月我去重庆,在双马车站不就是她给我检的票吗,因为那天我去得很晚,车快发了,是她提醒我上车时间的。

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大家叫我还出一个节目,表演什么好呢?想想看。在大自然的众多景物中,还是月亮最具浪漫色彩和美好憧憬,所以我尤其喜欢月亮。盛情难却,那就再朗诵一首昨天刚写的诗,也和它有关——《海明湖的月亮》。沈老亲自用葫芦丝为我伴奏,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我开始了深情的朗诵:“一个人在海明湖畔欣赏月亮,抬头亮,低头亮,心里也亮。眼中惦记着一个方向,不知道那个方向是否也在看这个方向?湖面的篷船上,有人也在仰望着月亮,难道此刻有人也是这样?月亮,月亮,你远在何方?秋风把桂花和柳叶扑向脸上,红瓦房的阁楼剪影在水面延长。天上的月亮,湖里的月亮,分明是两双眼睛碰出的一抹抹霞光。”什么,再来一首,成心不让我下台?自娱自乐,群众文化活动?好吧,那就朗诵前不久写的诗《月满东湖》吧。沈老用电吹管为我伴奏,选配的曲子是《月之故乡》琵琶调。一段优美的旋律,把我从海明湖带到了东湖,我继续陶醉在自己的诗歌里:“粗心的月亮,不小心掉进了湖里,打捞千年,网里还是只有鱼。醉落的玉盘,在东湖的水面上铺天盖地,闪烁的蓝光像飞碟,扑朔迷离。今夜的月儿,圆得有些出奇,分明是诗中的眼睛,悄悄长出了双翼。月是快乐的,湖就是幸福的,月在湖里小憩,湖在月下独享着甜蜜。月与湖,遥距光年,却又时常紧紧相连,只要不下雨每天至少见上一面。石拱桥读懂了前世的爱恋,心甘情愿为它们牵线,瘦长的索道也爬上了空间,帮忙传递着彼此的永恒的挂念。”说实话,我的情感经历格外简单,老公就是初恋,而写爱情诗也是四十多岁才排头,目的一个,希望更年期晚点到来。由于以前的工作和生活节奏真的很快,还没怎么年轻就开始老了,头发白了,皱纹多了,眼睛花了,脚步慢了,不服老不行了。

算了,不说这些,还是继续欣赏民乐。该专家们上场了,先云先生表演的《音乐书法》,古琴伴奏下的挥毫泼墨,“弄琴读月”,真是出神入化。刘波先生深情并茂演唱了《好久不见》,梦红雨扬琴独奏《天山诗画》,沈老葫芦丝独奏《瑶族舞曲》,和平兄独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莉华姐演唱《十五的月亮》,华丽妹妹《明月千里寄相思》,柱哥的一曲《父亲》,此起彼伏,将晚会推向了高潮。民乐学会集体合奏的《春江花月夜》、《梁祝》、《洗衣歌》、《采茶舞曲》,令人沉醉。特别感动的是,老艺术家王希异先生,也冒雨莅临现场,给了大家很多的鼓励,还对不同乐器的把位、细节磨合等,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时间不早了,曲终人散,中秋民乐赏析意犹未尽。一轮满月,一生圆月,由衷祝福家国团圆,万事皆圆。

➥ 本文由(茶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寻找周莹

知道泾阳有个吴家大院,这该感谢电视剧《那时花好月正圆》,七十多集的剧情,加上孙俪等艺人的微妙又高超的演技,让那一段的历史重现在今人的面前,也让剧中的主要人物周莹活跃在了人间。人们议论吴家,探讨周莹,探寻到吴家的祖上是在泾阳的安吴堡,这下泾阳安吴果真火了起来。 若干年前,朋友去过哪里...

感悟幸福是什么的哲理散文

循着时间踱步的声响,拨开记忆纷繁的迷雾,千转百回,幸福的车轮辗转向前,就连那躲在邑上轻尘角落的幸福,也被印刻在青春的年华中。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感悟幸福是什么的哲理散文,供大家欣赏。 感悟幸福是什么的哲理散文:幸福是什么 前一段时间,我国的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在双节的前期,推出了一档子叫做...

关于父亲的散文

父亲给了我一种启示,给了我教训,给了我一种暂时无法理解却收益终身的爱。而这种爱是父亲一生的付出。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父亲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关于父亲的散文:父亲的手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有篇课文叫《陈秉正的手》,里面有句话对我印象非常深刻:“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个指头都伸不直...

抬头晴天,低头阴天

抬头晴天,低头阴天 我也不想孤独,寂寞的感觉醉人,也伤神。也想找些慰藉,给自己一个理由向喧嚣的人群投降,失败,习惯了一个人,立在众人之间只有无助。很困惑,我是丧失了社会性,回归寒武纪亘古的沉默。 无处诉说,没有人明白我的失落。也许我很傻,也许我很笨,根本不该活在二十一世纪。 有阳光的日子...

描写品茶的哲理性散文

泡茶如人生,需恰到好处:时间短了,茶没有入味,淡了;时间长了,入味太浓,苦了……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品茶的哲理性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写品茶的哲理性散文:品茶,品味人生 把盏一杯香茗,任丝丝幽香冲淡浮尘,沉淀思绪,体会人生。让其香润泽心灵,让其味超尘脱俗。品茶,品味四季蕴味,品淡人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