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1625 字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如何接纳不完美的父母?
你和父母,本来就是偶然相遇的独立个体......
破除对血亲的迷信,看似大逆不道,却具有人本主义的意义,也能让我们以更平和健康的心态来看待父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血亲的权威性是地基,子女必须无条件地属于与服从父母,父母也必须以繁衍为重任:两者都必须对彼此的终生负责。在这种背景下,血亲之间没有个人边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大家共享空间,也必须共享精神:无论你是花生、玉米、大豆还是芦荟,来,来,我们混在一起,煮成一锅和谐的粥,煮掉一切差异性。
而家庭代际间出现了矛盾,至少是一种进步,说明起码其中一方不愿意在一锅黑糊糊的粥里煮掉“自我”。有了“自我”的觉醒,才会有“边界”的崛起。对“血亲”产生质疑,也是一个人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没有叛逆过的少年,几乎不可能成长为一个有所作为的成年人。
可是,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N次对父母心生不满,我们都会被分裂感和痛苦所击中——这种感觉越是强烈,越是意味着我们把父母和自己看成紧紧的一体,父母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我们脆弱的神经。我的上篇专栏正是描述了女儿的这种被动处境。不过,一味讨伐母亲也不是我的本意,毕竟,与母亲的战争会消耗我们生活中原本就不多的平静与幸福。
无论一个人拥有怎样的父母,他都不能以此为借口停止追求属于自己的平静和幸福——这才是我写这两篇文章的初衷。所以,我要指明的是,许多女儿最大的局限,是无论她们看起来多么叛逆与愤怒,她们仍然认为母亲是自己命运的保姆,要对自己不够如意的生活负责。有时候,女儿和母亲的战争太频繁,以至于女儿们忘记了要勇敢去面对真正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在以下几种母女之间常见的矛盾中,女儿潜意试图以“战争”来转移却又转移不了的真相,这样的例子可以列出很多。母亲当然对我们有重大影响。心理学的发展与普及,让我们更轻易就能从自己的言行中找到母亲的作用——当然,多半是负面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很多人用错了心理学:将家庭或父母的作用视为不可能逾越的山峰,将生活中的遭遇归结于这座山峰带来的阴影,甚至沉溺于这阴影不能自拔,而忘记了轻装上路。其实有时只需一点行动,那吓人的山峰不过是一个小山坡而已。
面对不完美的父母,一个人要从依恋到批判到痛苦到接纳,走完这个过程才算真的独立。那些幸运的孩子很难明白,“接纳”是最后也是最难的环节,但为了我们的平静与幸福,我们得学会“接纳”。明白下面几个道理,可以帮到我们:
一、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从来不容易。要接受父母和我们之间不过是一场偶然的碰撞,也非常不容易。幸运的人拥有睿智、开明、像朋友一样的父母,大多数人拥有一对平凡又自以为是的父母,还有极少数人的父母是人渣(比如施虐,殴打子女致残甚至致死,对于这种父母,我认为没有接纳和原谅的必要)。不同父母的分布,就和这个社会上不同人的分布是一致的。
二、接纳父母,并不是代表要认可他们,或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而是接纳生活本身的差异性。你喜爱水的柔软活泼,也接纳有石头这样的存在,你喜爱苍天大树,也接纳有苔藓这样的存在。世界万物的存在不以你个人意志而转移;但你可以选择和你喜欢的人或物在一起。
三、不要让自己成为“受害者”。虽然法律把18岁定义为成年人,但一个人从青春期就开始有自由意志了,即使那时在经济上依附于父母,他也已经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脱离父母的不良暗示。但是很多人一直到老,都只是迷信于血亲的捆绑,幻想着完美的父母,依赖于父母的给予却又不满。
四、不要在对父母的失望中停留太久。不要专注于与父母的战争,专注于自己。不要为父爱或母爱的不完整而自卑或怨恨一辈子,要相信你的未来值得更好的人来爱你,要做这样一个值得的人。当你走得足够远,当你再也不会被父母影响或控制,当你拥有爱的时候,你会发现,接纳父母的不同,变得轻松而容易了。
五、你和父母,本来就是偶然相遇的独立个体。父母与子女之间没得选择,然而无论这是怎样深重悠长的缘分,都不能掩盖这个事实:你们是独立个体,必须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 更新于:
- 上一篇: 如何保障人大代表的知情权?
- 下一篇: 如何提高英文阅读水平?
- 致词
-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 声明
-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