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问题

阅览1506 作者:很有所谓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618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看外国的一个专题片,记录的是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如何求生的事情。主人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饮水与吃饭。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主人公嘴里不停地唠叨着“我一天应该摄入多少蛋白质、多少卡路里、多少水分”,不管获得什么食物,他都要告诉观众,其中“蛋白质和卡路里”的含量,然后他会说,自己还缺多少“蛋白质、卡路里”。“吃饭”在他那里成为了一系列的科学数据。

由此我想到了西餐。依据我对西餐一些零星的知识知道,好像西餐第一讲究就是营养成分。青菜生吃比熟吃营养成分高,所以要生吃;牛排五成熟营养成分最高,所以要吃五成熟的……总之,一顿餐饭一定要计算一下营养配比的参数。如果说,在野外没有太多的东西可吃,计算营养成分的摄入量还是可以理解的话,那么,日常吃饭也是如此的数字化、科学化,还有这个必要吗?

西方的科学精神真是到家了,连一日三餐也要科学化,真不知道这样的饭还有个啥吃头?那还不如配比好营养成分用吊针直接输入血管好呢。

中国人进餐则不是这样的。西方人吃放是按照科学方式进行的,而中国的进餐则是按照艺术的方式进行的。中国人的餐点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好看、好闻、好吃,凭的是一种感觉,不大讲究其中的营养成分如何。只要好看、好闻、好吃,就吃,管他什么有没有营养?不好吃,营养再高,也不吃。

这是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西餐的最大区别。

那么,到底哪种方式更好呢?我以为无法比较,因为两者根本就不再一个频道上,其衡量标准是不一致的,所以没有优劣可分,只能说有差异。

➥ 本文由(暗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你会遇到一些想要靠近的人

第二个想要靠近的是群音师妹。 印象中第一次见面是出发前几天的试讲。是个师姐,也沾了队长的关系,让我也来给这些师弟师妹们一些意见和建议,在听完她们的试讲之后。 第一印象是这个姑娘普通话挺好的,试讲时候很是有老师范,将来定将是个人才。 到达目的地才知道这个看起来小小个的师妹...

坚持做20件小事,你的人生大不同

坚持做20件小事,你的人生大不同 1、珍惜你的人生之旅。每个人只能有一次这样的人生旅行,尽你所能地享受珍惜你的人生吧。 2、每天早晨进行一次“感恩散步”,这会滋养你的精神沃土,为成功做好准备。 3、指导别人,同时也接受别人的指导。 4、微笑大笑,多多益善。这是天然的抗抑郁药。 5、记住...

幺婆

幺婆是我的祖父的亲兄弟媳妇,丈夫已经死了多年,现在可以说是我的亲属中辈分最高、也是年龄最老的长辈了。每次回老家去,她都会问问我关于我的孩子,我也常常送点带回去的糖果之类的小吃给她。 幺婆一个人居住。由于以前幺婆家经济条件一般,只有一间木材房子,还是上一代留下来的,所以幺婆的儿子们成年结婚后都分了家...

树敌为自己

树敌为自己 文/叶茂中 竞争对手扮演的角色,就是迫使你变得更好。 没有敌人,就没有竞争和发展 早在1989年,平板电脑就被PALM公司发明了出来。但结果产品无人问津,发明者黯然退场。而苹果推出平板电脑时,各路对手蜂拥而至,最终形成了平板电脑的战国时代,苹果也因此成就伟业。 事实上,进入一个生僻的市场...

儿时的元宵节

我总觉得三十多年前的元宵节要比现在热闹许多。 在东北的农村,地里的活一般都要从阳历四月初一直忙到十月末,所以在农忙阶段的节日就几乎都不被重视,多是草草地应付一下了事。比如清明的时候,母亲只是早晨象征性地煮几个红皮鸡蛋,我们每人分上两三个,节就算过完了。端午节的时候也正好赶上了夏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