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的一封情书

阅览1251 作者:佚名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830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再过几天又是愚人节了,我又想起了它。说也奇怪,差不多每年的愚人节我都会不觉的想起它。

“它”,是我在十年前的愚人节里收到的一封情书。或许我不能将它冠于情书之名吧,因为,这并不是一封写满着爱慕之词、思念之言的求爱书信;而是一封措词谦和,态度严谨,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真诚实意的告白书。

信中,温和而明晰地表达了他对我的倾慕之情,恳切的希望我能给他一个做朋友的机会,信最后还郑重的留下了他的联系地址和姓名。

从信中可以看得出他是用了很大的勇气来写这封信的,只是让我不明白的是:他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寄出这样的一封信呢。这是一个玩笑吗?还是一个真实的谎言呢?我当时还是不由的这样问过自己。

尽管当时朋友告诉我说:他的做法挺高明的,他这是在为自己留退路。可在这样的日子里,收到这样的书信,我也只能是理所当然的把它当作一个玩笑作罢。因为,和他不过也只是一面之缘而已,如果不是因为这封信,也许在我的人生记忆里根本就不会有他的痕迹存在。

但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打开此信,再度重阅它时,我不禁有点愕然。他信中曾提道:不管如何,都希望我能把此信保留在身边,若能如此,这对他将会是个莫大的安慰。

对此,我当时自然是不以为意的。直至今天我才猛然发现,在有意无意间,我竟然真的做到了他信中的请求。我不仅没有把信退还,而且还保存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甚至是,连他也一起保存了在我的记忆里。

那个时候,类似这样的信件不止收过一封。但有的不是被我给撕了,就是随着岁月流失了。然一封在愚人节里收到的信件,却能让我保存至今,为什么呢?是因为信中那些诚恳的言词让我所以珍藏,还是因为它是一个美丽的玩笑呢?我也说不明白。

虽然如今已是事过境迁,他也可能早就忘了此信。但在偶然间想起对我不失是一份美丽的记忆,所以这封信我想我应该还是会继续的保存下去。当然,不光是因为它美丽,还因为它“特别”——它,给我留下了一个永远都不会有答案的谜题。

因为朦胧产生美丽;

因为终止得以永恒。

所以不定非得明白;

所以无须过于执着。

➥ 本文由(暗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感悟清明节

阳春三月,又一次如期而至。这个季节五彩缤纷、灿灿烂烂。天空大地,山川河流,鸟兽虫鱼,花卉树木,一切都鲜活了,高唱起生命的赞歌。 然而,在这个时令里,却有一个叫做清明的节日,把我们与死亡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让我们在沐浴春光、放声高歌的同时,又百感交集、柔肠寸断。 大家都知道,清明节的来历...

心心相印

时光,敲响了戊戌年的钟声。 目及案头,回首那些年: 我用篆刻刀留下了数百方印。 这一年, 研习书画印不断穿梭于秦汉与明清之间; 感受古人艺术的恩赐; 品咂因印而生的雅致生活。 这一年, 多少次梦中咿言“印从书出”; 多少次呆呆自语“疏可走马”。 这一年, “奇正相生”中悟出了如何为人, “虚实相间...

不爱是最远的距离

谁都知道那句关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的问题?不管是以前诗人的原文,还是后来被改编或者恶搞的各种版本,似乎都有着自己的道理,或者说,都存在于这尘世之间,存在即为合理。 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大概是不爱了。 他和她的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是在一次招聘会上,人群之中,她坐在面试人中间,很恬静...

我和一年级的学生们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我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走进了一年级教室。这次的支教是我第一次以老师这个身份,站在讲台上,面对一群可爱的小学生们,跟他们接触亲密。当我和另一位班主任一起走进教室时,本来心里还有些胆怯,但是听到了学生们叫“老师好!”,那一刻,我的心里,紧张心情顿时化为乌有...

冬至漫忆

古屋 吴妈从古城区挤了半天的公交车来到我居住的城西,单为了告诉我一件事情:家里的老屋要拆了。吴妈说这话的时候,竟眼含泪花,语音哽咽。她原不是个脆弱和容易伤感的女人,我父母卧床的那些年,她拖着弱小的病体,前后一人照料,没见过她流过一滴眼泪,现在却为家里老宅的消去而暗自伤神。吴妈的眼泪让我想起父母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