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与清明节

阅览2675 作者:黄土地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971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寒食节与清明节

文∕黄璜

清明节自2008年始正式列入国家的法定节日,每到清明节时,人们都很隆重地开展祭祖踏青活动,以弘扬尊老孝亲的民俗传统文化。然而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寒食节并非清明节,关于寒食节的由来,却鲜为人知,却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或“冷节”,也叫“百五节”,即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也就是清明节前一两天,这天人们一般禁烟火,只吃冷食。后来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等风俗,寒食节绵延两千多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恰巧在24节气的清明节期间,于是人们便把寒食节当成了清明节了。眼看清明节快到了,为了了解这个民俗,我便仔细阅读《古文观止》中《介之推不言禄》篇,总觉得应该用文章形式告知人们,以纪念介之推这位值得崇敬和纪念的中国古代好人。

在晋国时,晋文公的弟弟当上国君,晋公子重耳便流亡国外,颠沛流离,生活艰辛,由于生活贫困,加之有家不能归等原因,公子重耳有时因为生活贫困常发牢骚,每天的粗茶淡饭难以下咽,追随他的一位谋臣介之推,有一天偷偷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为公子重耳熬了一碗肉汤,眼看公子吃的狼吞虎咽,介之推显得很坦然。晋公子虽然发现介之推走路一瘸一拐的,当时也没在意,可后来有人告诉他,晋公子发自内心的感激他。

后来晋公子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可在论功行赏时,偏偏忘了介之推,介之推无怨无悔,带着老母亲隐居到家乡的山林里,介之推心想:没我的帮助,他也能做国君的,虽然人们纷纷请功要官,介之推觉得这样做对国家不利,对百姓不利。可见介之推的品质多么高尚。

有一天,晋文公突然想起了介之推,便要部下请介之推出山,介之推不接见,也不出山林,晋文公便决定亲自去请,偌大的山林,哪里能找得到呢?有人出了注意,用三面放火烧山的方法,逼他从这面山林走出来,结果有个奸臣因为嫉妒介之推出山后会被重用而遭到排挤,便偷偷让人四面烧山,结果介之推和老母亲被活活烧死在山林里,晋文公一行找到介之推时,发现他抱着自己的老母亲,被烧死在一个大树下。

人们为了纪念介之推的忠孝义举,在这天都自觉的只吃熟食,不生烟火。几千年了,这一节日文化内涵日益丰富,也许是因为杜牧的诗,人们于是混淆了清明节和寒食节。

这个故事应该让当代的中国人永远记在心里,记住介之推先生忠君孝亲和不言禄的高尚品德,也让当代的人们在清明节踏青之时能反思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 本文由(清梦)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世乔第一课

今天是我来到世乔小学的第三天。这一天,我第一次以一个老师的身份,站在了讲台上。那一瞬间,百感交集! 还记得在备课之时,我怀揣着紧张感,担心自己的课会很无聊,带给他们无趣感。然而,当我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开始,一切都出乎了我的意料。“老师~老师~”,一个个稚嫩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

今天,我站在了外婆桥上

循声望去,在一家商店的门口,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骑在木马上,木马一上一下有节奏的奔跑着,那儿歌声就是那木马上发出的。小女孩咯咯地笑着,在她边上,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随着孩子的快乐而快乐着。我顽固地觉得这一定是她的外婆了。儿歌声把我也拉回到我的孩提时代 那时,我骑在板凳上,外婆也拉着我的手...

一张旧照片

爷爷有本相册,很旧很旧,而他却视其为珍宝。 其实,那本厚厚的相册里只有一张爷爷的照片,照片经过时间的冲刷,已经有些泛黄。 那天,我出于好奇,把那张照片从相册里抽出来,想要一探究竟,这张旧照片到底哪里特别了?我捧着它端睨了许久,始终没有发现它的特别之处,除了旧的发黄。 无奈之下我只好去问爷爷...

普通朋友与真正朋友

一个普通的朋友从未看过你哭泣。一个真正的朋友有双肩让你的泪水湿尽。 一个普通的朋友不知道你父母的姓氏。一个真正的朋友有他们的电话在通讯簿上。 一个普通的朋友会带瓶葡萄酒参加你的派对。一个真正的朋友会早点来帮你准备,为了帮你打扫而晚点走。 一个普通的朋友讨厌你在他睡了后打来...

冬至印象

若不是同事提起今天是冬至,我是真的记不起它。 这样一个传统日子,又赶上周末,本来可以大大发挥至少能生出些许乐趣的。我呢?逛趟书店,看会影片,再睡个懒觉,就到了傍晚时分。确实有些懒散和无趣了。 其实,今天的天气很不错,少有的阳光灿烂。前段时间,天气总是灰蒙蒙的,板脸似的阴着,让人着实不舒服。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