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清明节

阅览5471 作者:风在飞扬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856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在我们家乡,清明节有吃素食的习俗。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还有孩童都会倾巢出动。携带挖野菜的家什(篮子、小铲)去湖地的田野边、麦地的田埂上、菜园的畸梗上,去挖一种叫“荠菜”的野菜来食用,以此来过一个清气的“清明节”。

荠菜的药用价值很高,它的根、花、子、均可入药。具有明目,清凉,利尿,治痢的药效。花和子可以止血,治疗血尿,肾炎,高血压,咯血,痢疾,麻疹,头昏,目痛等症。它的药用功效最早还是从村中老中医先生传说来的,然在清明这一天,家家户户食用这一野菜的习俗却流传了很久,很久。。

至于这种传说是否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乡亲们都没有去证实过,然这一习俗却是流传下来了。。荠菜的吃法,家家户户也是不一样。有包水饺的,也有煎鸡蛋吃的,也有凉拌吃的,不管怎么吃法,但荠菜的野味都在嘴中品尝,只有煎锅鸡蛋的荠菜会在村中酒馆的饭桌上野味飘香。。

家家户户的午饭基本上都是这样过来的。。等到午饭过后,人们才会走出家门,买上两刀上坟纸,在家中备置一些酒食、凉菜饭,带上上坟填土的铁锨,陆陆续续赶到村中西南夹老祖坟地膜拜烧纸,以此方式纪念先祖。整个下午,你会听到鞭炮的震鸣声、看到坟前烧纸的火苗在林中传递的呼呼声,还会看见人们挥掀填土飞扬的壮观场面。。偶尔也会传来几声啼哭的声音!

“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路上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苏牧的一首清明诗,以此描写人们清明节祭扫先祖坟墓的的景象。然今年家乡的清明节,远远没有看到清明雨,但祭扫的场面依然是那么壮观!尤其是晚辈对先祖的思念和寄托下一代的情思,总是游离在回归故乡的亲人期盼中。在我的脑中,恰然有了一份清明时节关于家乡的清明的季节图:“清明时节不见雨,期待后人承先祖。坟前烧纸寄情思,林(坟)中填土有万语。”

离开故乡,走在村中大街的时候,仍然闻到野味飘香的“荠菜”的丝丝味道,也看到忙碌的人们从坟地填土回来的泣丧神情,还有不时落泪的家人。只有孩童欢蹦的嬉笑着,跳跃着,给这个清明节带来“不相协调”的音符,然对孩童的祝福和期盼却深深的寄托在这一辈人的身上。

➥ 本文由(青石)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天涯海角花何处

这个7月,沙滩,阳光,还有一片海洋,一直在勾引着一些人和事。 来不及算计什么的时候,才知道岁月根本没有什么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还有眼前的一切都是虚无,其实人们一切的执着,或努力,都是为了放纵一些欲望。那怕这次公司组织到阳江海角湾旅行也不例外。 车窗外,一片山,还有一片树...

如果你不放弃,上帝定会来救你

如果你不放弃,上帝定会来救你 文/侯成成 哈里森·奥肯尼是一名29岁的尼日利亚小伙。2013年5月26日,哈里森乘坐所工作的拖船“杰森4号”出海。然而,他万万不会想到一场灭顶之灾就在前方不远处等待着他。 那天,开足马力的“杰森4号”像往常一样行驶在广阔的海面上,没有任何异样。然而,就在“杰森4号...

从某些专家的矫情和不着调说起

前段时间看了一段视频,是讲留守儿童犯罪的,有一个女专家唾沫星子乱飞,声嘶力竭地向现场的观众反复阐述一个观点:如果她家在边远山区的话,她绝对不会抛下孩子出去打工!导致孩子没有幸福,甚至犯罪……在她看来,她待在孩子身边就是孩子最大的幸福,孩子因为她在身边就不会犯罪……这番话竟然引起一片掌声...

别上馊味心灵鸡汤在你朋友圈内传播

心灵鸡汤,就是“充满知识与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心灵鸡汤是一种安慰剂,可以怡情,作阅读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这也是“心灵鸡汤”风靡不衰的原因。大众化口味,励志化包装,快餐式文本,无需动脑就可脑洞大开。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无处不在的压力...

中国人不应该过圣诞节

刚过完国庆长假,侄子、侄女们就盼着过圣诞节了。一到圣诞节,会得到最多的祝福,平安夜快乐,祝圣诞节快乐……还会收到很多礼物。很多人过圣诞节,乐此不疲,有的竟然也守平安夜。我没有祝福过孩子和朋友们圣诞快乐。 有个网友说我:“平安夜也不祝福我,真不浪漫。” 我对她说:“我不过外国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