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闲言碎语

阅览1723 作者:刘传录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511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叫上元节、灯节。古时又作元夕、元夜。由于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这一晚就叫做“元宵”。

据史学家考证,元宵节大约始于西汉初年,兴于隋、唐。据《周礼》等书记载,在古代,国家有大事,就在门内的点起蜡烛,为众照明。南北朝时期,正月十五正式有了张灯的情形,人们开始举行一些游戏活动,例如“角抵之戏”,头戴假面具的“傩戏”等。直到唐朝,才把元宵作为正式的“燃灯”节日,天宝三年(744年)规定:“每载依旧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开坊市燃灯,永为常式。”并且此后的增加了猜灯谜、放烟花等娱乐项目,丰富了元宵节的内容。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他为元宵节增添了魅力,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这样描述元宵节时的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白居易的《正月十五日夜月》:“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釭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这些唐朝诗人留下的诗句,让我们见识了大唐王朝元宵佳节时灯若星汉空前盛况。宋朝那些学富五车的文人雅士也不逊色,譬如苏东坡的“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朱淑贞的“火树银花触月红,揭天鼓声闹春风”;范成大的“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等名句,均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当时的元宵节盛况。

吃是中国节日的主要内容,古代元宵节的饮食,最早食用的是“膏粥”,即在白米粥上或者豆粥上加油脂,是用来祭祀蚕神的。唐宋时期,兴起吃“面茧”,“面茧”就是肉馅或素馅的馒头。有些地方还流行一些别具地方特色的食品,比如镦子、团子等。镦子是用软面包枣馅油炸而成,吃起来“其味脆美”,即如今日的炸元宵。也有一说,认为“镦子”只是一种蒸饼。“团子”即糯米丸,极近似今日的汤圆。“镦子”大多流行于北方,至今山东、河南一带还存在着;“团子”则大多流行于南方,因地制宜而已。元明以来,元宵的食品主要就是汤圆,也叫“元宵”,汤圆的形状仿月为圆形,寓意“家人团圆”。

元宵节是古代节日中一个浪漫、多情的节日。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这个“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的夜晚,为平时足不出户的少女提供了交友机会。欧阳修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而辛弃疾不仅描写了宋时的元宵盛况,更描写出了一对青年男女一见钟情、欲说还休的动人际遇,令千古传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灯联无疑是元宵节的最突出特色,南宋时贾似道镇守淮阴(今扬州),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上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内容。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成为一时佳话。

➥ 本文由(雅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清明节为什么又称为“寒食节”

清明节期间要吃寒食,这许多人都知道,不过有些人却不知道寒食节是什么来历,让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熟食节、冷节(在冬至后105日,即清明前的一两天),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这一天,民间禁止生火,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这个风俗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支教感悟

支教感悟 虽然,支教只过了短短的6天,但让我受益匪浅。在这六天中,我们队39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尝尽了酸甜苦辣。以前,我们作为校园的一员在这个大家庭中,但很多时候都是工作上需要才会在一起,而这次的下乡,我们39人是一起吃大锅饭,一起开心,一起流汗。 我们从一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熟悉...

有你在,我不会挨饿

“铃铃铃铃......”一阵小心翼翼的闹铃响起。天空那一道长虹还未划破天际,大家都还在美美的梦境里还未醒来,也许他们正在哪个小角落里“吃着”红烧肉呢。可是总有些伴着黎明的身影早已经消失在了转角,不见踪迹。他们带着属于自己的责任劳动着,为大家服务着,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上战斗着。他们的战场是厨房...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赌局,关键在于为了什么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赌局,关键在于为了什么 文/卢思浩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赌局。赌博你的职业,赌博你的将来,赌你的梦想能最终撑过现实,赌你的现实能压倒你梦想的躁动,赌你的爱人能最终爱上你,赌时间能让你忘记你曾经的爱人。关键在于,为了什么,你可以愿赌服输。 但以这样的一句话作为我这篇回顾2012文章的开头...

亡徒

高考前的一个月前。我跟你的联络多了起来,又没话说的时候,我就故意叫你传答案给我,即便是我已经做好的。你也偶尔会问我语文,用电话,发短信,传照片。无所不用其极。就算烦人,却很开心,你需要我。 高考后,我们每天晚上会很有默契地聊一会儿,然后互道晚安。天南地北,无所不扯。高考考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