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吃鸡蛋习俗

阅览3191 作者:事与愿违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634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中国农历三月三那些地方有吃鸡蛋的习俗?为什么要吃鸡蛋?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它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药。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天,荠菜便长茎开花,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 本文由(桜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又到端午节

早上去市场买菜发现有两位农村大婶卖粽叶,心想端午节又快到了。每年端午节我都会买些粽叶、大枣、糯米早早拿到岳母家去提前准备,今年也不会例外。 粽子是来这里看到的,吃到的。样子精巧的粽子有棕叶包的,有竹筒包裹,当然也有没有任何包装的散粽糕。粽子也有很多口味,蜜枣的、豆沙的、鲜肉的、五谷的...

是爱情啊

二憨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老实蛋,九个兄弟中排行老二,都叫他 二憨 ,村里的老妇女们总拿他开玩笑。后来,二憨在1937年跟了毛主席闹革命,一晃12年过去了,二憨再一次站到了村口。 呦,看,军爷,哪来的? 梅大婶看见了他。 呵,哪是什么军爷,是二憨! 还是云大婶子眼尖。 谁他娘的还敢叫我二憨...

感谢一路有你的陪伴

都说风能让石头吹裂,都说雨能把钢铁锈蚀,都说时间能让你的信心击垮,惟有你坚持的心,海枯石烂都不动摇,撑起花开盛夏整个队伍的一片天地。 遇见世乔,遇见你,我此生不悔。还记得当初听闻你是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的副队时,我的盛情邀请,你的爽快答应,就这样,你成为了我们花开盛夏社会实践队的指导小老师。...

一字千军论集权

(原创) 2018.03.30 当年清朝的隆裕太后倘若不签订清帝退位书,那么清朝是不是就不会灭亡?隆裕太后背负着“断送大清国”这个罪名,寝食难安,忧郁成病。尽管很多人送给她一个“女中尧舜”的称号,尤其是外国强盗极尽美化评价,但事后的结果却令人沮丧,有诗云:“风云变幻感沧桑,拒虎谁知又进狼...

友谊的信笺

你好! 世界之大,情牵四海,唯一首乐章难能可贵--友情的赞歌! 一份真挚的友谊如鱼得水般舒逸。我遇人不少,皆令我受益匪浅。人海茫茫,相遇本就是种缘分,万千缘远不同,可谓志同者道不相合,道合者志不相同,此亦固十六七。余者于我与我之人生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生难得一闺蜜,你便乃其一者。 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