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吃鸡蛋习俗

阅览3191 作者:事与愿违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634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中国农历三月三那些地方有吃鸡蛋的习俗?为什么要吃鸡蛋?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它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药。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天,荠菜便长茎开花,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 本文由(桜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写封情书,给最爱的你

《壹》 2013,是我和夫结婚十周年,十年前的五月,两个稚嫩天真的年轻人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十年后,依然可以挽起彼此的手,一起散步,一起打闹,彼此揶揄着,玩笑着,和十年前一样。 经过了纸婚,木婚,七年之痒,我们还依然是彼此眼中最亲近的人。也许没有以前的难舍难分,却演变成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一字千军论政治表演

(原创) 2018.04.04 从服务本国人民的角度讲,政治这种东西其实最应该排斥演戏这种事物。一个国家能被政治演员所误,那么这个国家本身的国运也就到头了。我这里鄙视的政治演员不是专业电影里的演员,而是在政治舞台上身居高位的“表演艺术家”。在这些“表演艺术家”手中...

令人心疼的端午节

明天是端午节。我却没有一点儿濒临节日前的好心情,我的好心情都被父亲的话粉碎得荡然无存。父亲刚刚从我身边走过,走过时撂下一句话:“明天割麦子。”父亲的话像猝不及防定身的咒语,将我牢牢地定在院子里,无所适从。说实话,我并不讨厌劳动,相反,作为生在乡村,长在农家的我来说...

别为了看起来毫不费力,而抹去你非常努力的那

别为了看起来毫不费力,而抹去你非常努力的那一面 文/徐温婕 感慨是从一则微博开始的。马伊琍贴了自己和爱马的手,涂着红指甲,美滋滋地写“爱马同学亲自挑的圣诞红,大小妖怪一起美起来。”然后就有人开始评论说,孕妇不能涂指甲,小朋友接触指甲油更是危害甚大…… 翻翻这些评论者的微博...

在成熟之前,承受时光的黑暗,成熟的过程是那

在成熟之前,承受时光的黑暗,成熟的过程是那样不堪 文/赵瑜 前些日子,我买了些“爱心香蕉”,一来便宜,二来可以帮助那些辛苦的农民,便又多了些道义感。 香蕉取回来才发现,摘得早了,还没有成熟。在办公室里放了两天以后,丝毫看不出变化。有同事说,要买一些熟香蕉和它们放在一起,会熟得快。想想觉得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