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文章]康乃馨的诺言

阅览4071 作者:李小勺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146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望着灯影下妈妈熟睡的样子,我不由自主地又翻开了抽屉里的卡片,想起了曾经为妈妈许下的诺言,那个时候也是我把它写在了卡片的后面:

我对您的爱永远都不会变,

就像康乃馨盛开时的新鲜,

无论千难万险,

您与我坚定彼此的信念,

最终会迈进幸福的宫殿。

我对这个诺言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希望与信心,同时也感到为人之母在美丽绽放的过程中,对所哺育的儿女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与汗水,她们默默地表现完全象征康乃馨平凡中的伟大,如果把慈母当作五彩的花瓶,那么插上鲜艳的康乃馨才是最最合适的。这些领悟全部缘于诺言后的故事,那个值得我难忘的故事。

那是除夕夜前一天的下午,我和妈妈去采购新年所需要的物品。路过平日里那条熟悉区又不知名的小街时,发现街口处的拐角处不知何时增开了一个小小的花市,占地面积虽不大却布置得别有情致,而且品种似乎很齐全,盆栽、花束应有尽有,但我对花的世界没有多大兴趣。正当我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身边的妈妈早已停在了小花市的街窗前,清洗过的玻璃映着妈妈向往其中的神情。我没有叫走妈妈,只是慢慢地踱到了她的身后,随着她的目光落在了一个角落里,一束盛开的康乃馨身上,令我惊讶得是这象征母爱的南国之花此时在北方开得如此鲜艳至极,它独有的颜色并没有掩饰住它在角落里的楚楚动人。仅仅是那一瞬间,我像从妈妈的目光中捕捉到了什么东西,定在那里,没有夜市的喧嚣,没有平凡的举动,只有静静地陪伴与等待。过了好久,妈妈才回过神,却始终没有迈进花市的门,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咱们走吧。在那一刻,我知道了妈妈喜欢的花是康乃馨。

我没有问过妈妈喜欢康乃馨的原因,因为我不想勾起妈妈对往事的回忆,无论是甜蜜还是悲哀,问过的结果,肯定是痛心的,也许与去世的父亲有关,所以我始终没有问。

我清楚地知道,这么多年以来我对母亲的了解太少,每天都在进行公式化的规律生活,在我这样的一个单亲家庭中,虽然偶尔也会有欢声笑语,但其中永远缺少些什么。我始终想让生活活跃起来,想想最基础的是要建立在理解之上,我很惭愧连妈妈最喜欢什么花,我都不知道。我希望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一个送给母亲康乃馨的机会。

4月15日是妈妈的生日,我记得那天我是跑进那个花店的,快速地买下5朵康乃馨,在5种色彩的辉映下,我写下了那张卡片,许下了对妈妈的诺言,那就是让妈妈活得永远快乐。那束花送到妈妈的面前,她读出了上面的文字,随即就抱着我好久,好久那一夜,我们母女敞开心扉,诉说着心中的苦恼,但到了最后我也没有问,妈妈也没有提为何喜欢康乃馨的原因。其实,尘封记忆揭开后就不能拥有那份神秘感了,这大概是我的理解。

那张卡片是随着那束康乃馨而来的,正是由于那个诺言为我和妈妈的生活留下了难忘的片断,那束康乃馨也成为标本家在了妈妈的日记本中,而那张写下康乃馨诺言的卡片则收藏在我的抽屉里,直到今天。

➥ 本文由(清梦)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的幸福刚刚好

最适合的彼此,不是一开始的一拍即合,而是愿意在未来漫长岁月中为彼此变成更好的两个人,爱情不存在天造地设的一对,只有彼此努力,成为适合我们的对方。 有些事情总是在自然的状态下发生,给我们惊喜,让我们铭记于心。好的爱情,是找个相互喜欢的人过一生,从喜到爱的让他陪你哭逗你笑,同享福共患难...

感恩天堂里的姥爷

敬爱的姥爷: 您好! 您离开我们已经快六年了,在这六年中,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变化,您可曾知道?我有多么地想您,思念您!六年来,我的心中却有着许许多多的遗憾--尤其是对您,未能见到您的最后一面,没想到上次相见竟成了我们祖孙俩诀别的时刻。由于我要参加中考的缘故很抱歉没能来参加您的葬礼,但姥爷您知道吗...

元宵节遐思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就到了。这天,也标志着春节进入尾声,所以要闹腾一下,故乡人也叫闹元宵。有关元宵节来历说法不一,大多具有神话色彩。有个民间传说倒是说的有点靠谱,只是缺乏专家考证,姑妄听之吧。 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到吕后手中...

从没来过

异地恋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耗费的不仅是时间和金钱,日子久了,遥远的距离还会把两人的精力扯得像一张残破的网。所以,她和他的感情在经过三年长跑后,终于还是走到了尽头,面对现实的压力,她主动说了分手。 虽然有很多不舍,可是面对三千里的距离,他也没有太过剧烈的表示。她说,各自安好。沉默了很长时间...

“描摹”父亲

父亲节时,忽地发觉已许久未见到父亲了。脑海中如投影般闪回着父亲的形象,竟然很是模糊;似乎从未刻意端详过他。于是,在遥远的异乡,凭着记忆和想像,开始用文字为我假想的模特父亲,构图、描摹。 古老而简朴的院落。低矮破旧的土坯房作背景,火红的月季花、繁密的葡萄架作陪衬,一只趴在墙脚假寐的小狗作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