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吃鸡蛋习俗介绍

阅览1375 作者:余音未散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634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中国农历三月三那些地方有吃鸡蛋的习俗?为什么要吃鸡蛋?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它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药。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天,荠菜便长茎开花,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 本文由(高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又是一年元宵节

晨,我还在睡梦中,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就响个不停,原来今天是元宵节。躺在床上,儿时过元宵的画面不时在我脑海闪现。 儿时,每当过节,家家户户早早就要做打算。就拿元宵节来说吧,不像现在有现存的汤圆,就是糯米粉也要先做。如果附近有加工厂的还好,将糯米淘好,晾干,去加工厂加工即可;如果没有加工厂...

友情永存

不论经历多少岁月,不论走过多少远途,我都深深记得那一条与你相识相知的路。 曾经与你相遇在初中的教室里,你捧着一本书,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手慢慢地翻著书页,太阳的余辉映在你的脸上。起初,我不敢上去与你搭话,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静静地看着。直到有一天我坐在座位上看植物百科全书,恰好你路过...

我努力了十年,才让我的老婆不上班

我努力了十年,才让我的老婆不上班 文/名字里都有个狐 多年前,有一篇文章《我花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讲的是外地青年在魔都奋斗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用了十年的时间,在城市拼搏,吃苦受罪,终于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有了和当地人平等对话的权利,即“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故事的主人公感叹...

如今在中国做学问

毕业那年,恼人的论文总是让人愁肠百转。盖因不能抄,苦煞了一批又一批习了十多年的学子,他们却被告知要写出些“自我”的东西。 以吾等教育背景,大抵是写不出什么通透文章的,然而非要去写,却也未见有甚“自我”的东西。所谓的专家学者之诸人,已为吾等资历低下之人撰好了道理,吾等只需拿来用上一用,美其名曰“援引”...

我的幸福刚刚好

最适合的彼此,不是一开始的一拍即合,而是愿意在未来漫长岁月中为彼此变成更好的两个人,爱情不存在天造地设的一对,只有彼此努力,成为适合我们的对方。 有些事情总是在自然的状态下发生,给我们惊喜,让我们铭记于心。好的爱情,是找个相互喜欢的人过一生,从喜到爱的让他陪你哭逗你笑,同享福共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