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吃鸡蛋习俗介绍

阅览1376 作者:余音未散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634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中国农历三月三那些地方有吃鸡蛋的习俗?为什么要吃鸡蛋?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它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药。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天,荠菜便长茎开花,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 本文由(高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家小字辈的“从商”经历

我有四姐弟,我是老大,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四姐弟中,除了最小的弟弟生了一个男孩,其余的都是生了女孩。四个表姐弟,各有各的性格。我的女儿最大,今年读大四,她斯文大方,聪明有礼;妹妹的女儿小晴读大二,她温柔善良,沉默少言;大弟的女儿小慧读大一,她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小弟的儿子小轩读初三,他古灵精怪...

上榕小学,运动之美

7月17号,激动人心的上榕小学暑期运动会终于开始了,一大早同学们就自发拿着扫把扫掉那些操场上的水,“快快快,把水扫干净,这里是一百米障碍跑的地点。”,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操场上小水坑的水都被扫掉了,在阳光的照耀下一会儿就干了,看着自己的战绩同学们展开了喜悦的笑颜。 八点整,运动会开始了...

妈,请你别为我担忧

今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说做了个噩梦,然后被惊醒了。晚上,我妈给我发短信,问我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从梦境感觉我很不好。我告诉她就一个梦而已,不用担心啦,我妈回我说怎能不担心,儿行千里母担忧。 看到她回过来的短信,我差点就掉眼泪了。 我真的没想到自己随意发的一条动态竟然让我妈如此担心,而一直以来...

我没有想过爱你

记得,那年,悲伤多于欢乐,眼泪多于笑颜!她总是在悲喜中徘徊,徘徊 桌上,一杯花茶,透明的玻璃杯。她的故事,如这茶水,总是浓了,淡了。日子,更是如此循环。 她说,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她终于从阴霾中走了出来,迎来了夏日里最明媚的阳光,欢乐从此染了身。 她喜欢音乐,更喜欢那种与心情有关的词曲。唱的是歌吗...

母亲

这也是我做了母亲以后才明白的,从最初每天那笨手笨脚的换尿布开始,到劳累了一天半夜起来冲奶粉喂饱后在合上眼,孩子患上癫痫后为他寻医问药,即使再困再劳累在粉嘟嘟的小脸上亲一口也是甜蜜,每天的时光里都是孩子的影子。 最难的就是孩子上学了,在父母和学校的教育下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