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

阅览7548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85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 本文由(落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幺婆

幺婆是我的祖父的亲兄弟媳妇,丈夫已经死了多年,现在可以说是我的亲属中辈分最高、也是年龄最老的长辈了。每次回老家去,她都会问问我关于我的孩子,我也常常送点带回去的糖果之类的小吃给她。 幺婆一个人居住。由于以前幺婆家经济条件一般,只有一间木材房子,还是上一代留下来的,所以幺婆的儿子们成年结婚后都分了家...

余生让我来爱你

三八节于母亲,很远很远。母亲没有过过妇女节。我们这里,不会把三八这个日子当做节日来过。但母亲却是典型的家庭妇女。用她的那双手,操持着整个家,一晃就是几十年。 母亲就如那壶陈年的酒,曾浓烈地活着。母亲是家中老二,大姨早早出嫁了,生活的重担无疑都放在她身上。她像男人一样下地挣工分...

《你好像一只刺猬,可我好想抱抱你》读后感 —— 我后青春期的刺

原本想写“南有”,结果打字时,却错打成“男友”。下意识地想要更改,后又觉得,就这样也不错。 或许,“南有先生”之所以给自己的笔名取为“南有”,就是在等待着出现这些小差错吧。这样看来,倒像是一个早有预谋的恶作剧。 狡黠,有趣,又温暖。 认识男友——你看我又打错了字——有段年月了,最初,是因为他的那本...

损友如你们

(一) 面前,是死全家乐那张懒洋洋的脸,正陶醉地听着耳机。我翻了翻白眼,好心提醒道:亲,装逼遭雷劈哦,ok?之后便低下头,继续我的诗歌创作。 突然,肩膀一疼,我愤怒的回头,面前又出现了老刘那集合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苦难的脸,她似乎心情很好,笑呵呵地说:老婆,又在写诗啊。 我再次愤怒起来了:我警告你...

愚人节的约会

如果说网络是一个虚拟的桥梁,那么网络中所谓的感情便是神秘的面纱。虽然我是一个对网络并不着迷的人,但曾经在网络这个没有深浅世界中我还是迷失了方向,甚至是投入了真情。 在QQ中她的网名叫“雨”,加她为好友主要是看重了她个人资料中的一段话“假如有人说爱我,那么只可能是我的甜蜜让他心动!假如有人说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