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元宵节

阅览3095 作者:紫气微扬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263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晨,我还在睡梦中,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就响个不停,原来今天是元宵节。躺在床上,儿时过元宵的画面不时在我脑海闪现。

儿时,每当过节,家家户户早早就要做打算。就拿元宵节来说吧,不像现在有现存的汤圆,就是糯米粉也要先做。如果附近有加工厂的还好,将糯米淘好,晾干,去加工厂加工即可;如果没有加工厂,就要到附近的人家排队,等候用臼将糯米舂成米粉。舂好的米粉要放在圆圆的筛子上晾干,不然受热就会发黄,就坏了。

舂好米粉,下一步就是做汤圆的馅料。

我的家乡一般人家都是芝麻、白糖加猪油做成的馅。也就是将芝麻炒熟,用擀面杖碾成粉,或黄或黑,家里有什么芝麻就用什么芝麻,一般人家都是用黄芝麻居多。然后加上适量的白糖,还有熬好的白白的猪油,然后搅拌,揉匀,最后揉成一个面团样的馅子,放在小盆里待用。

包汤圆时,先要用温水将糯米粉拌匀,然后揉成团。接下来就开始关键性的一步,包汤圆。先揪一小块揉好的糯米粉,然后慢慢揉成团,左手拿住面团,右手大拇指在面团上轻轻按出一个小坑,然后揪一点馅子放在小坑里,再将小坑捏死,最后用两只手,先轻轻的捏,在慢慢揉成一个圆形,这样一个汤圆就做好了。

放在炉子上的锅,早已热气腾腾了。这时,只要将包好的汤圆下到锅里,等着汤圆浮出水面,再稍等片刻,汤圆就煮好了。

盛上一碗,三五个不等。用筷子夹起一个,一口咬下去,油汪汪,甜丝丝,香喷喷的,那滋味,至今回想起来,还是满口流香。房间里飘散着甜甜的香味,人人脸上挂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说起来,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汤圆里还要加猪油?只是那时生活条件艰苦,家家缺油。很多人这样的汤圆一次都能吃上十个,那还是控制的,若是不控制,估计再吃十个也不是问题。(自己包的比较大,一个顶超市的三个)。

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做的汤圆馅也越来越多样了。比如红豆馅的、桂花馅的、花生馅的、包括后来的红薯馅的等等,只是人们再也不会放猪油了,只是在红豆、花生等物品里放上白糖就可以了。

记得,我们家还包过菜馅的汤圆,印象中就是用春天的小黑菜做馅包的,感觉也是很好。

现在,人们也不再只是元宵节才吃汤圆,而是随时想吃都可以。即使是夜里想吃元宵,你只需去附件的苏果超市(苏果超市基本一天24小时上班)去买速冻的,拿回家煮熟即可。

旧时的元宵节,虽然物资缺乏,但是人们对于节日的重视程度,却远远大于今日。

我记得那时的元宵节,每年不是有花灯(有花灯就一定有猜谜语),就是有花船或者各种地方小戏。

那时候,只要有活动,举家前往。因为平时各种活动很少,难得热闹,即使父母不想去,但是为了孩子们高兴,也会一起前往。因此,一旦有活动,几乎是全城出动,热闹非凡。

记得有一年,新浦公园有灯会。妈妈早早就包好汤圆,一家人吃了热乎乎的汤圆后,就一起去公园看花灯。

那是我第一次去公园(平时公园都是要买票才能进去的,只有这时才是免费的)。夜色朦胧中,我牵着母亲的一角,沿着公园的长廊前行。长廊两边全部是各种各样的彩灯,彩灯的中间,挂满了红红的、写满毛笔字的纸条,那上满全部是谜语。如果你猜对了,就将纸条撕下来,拿到兑奖处兑奖。猜不到,人们绝不会去撕掉纸条。纸条就会一直挂在那里,等后来的人继续猜。哥哥姐姐忙着猜谜,而我个子小,只能跟着父母茫然地走动,光看见热闹的人群,就连宫灯是什么样子也看不清楚。后来,人越来越多,爸爸怕我丢了,就将我抱起来,我才看清那些漂亮的宫灯。最多的就是纸做的圆灯笼,还有纱灯、龙灯,当然最精致的是八角形的琉璃灯,当时我一下就想到了红楼梦中,宝玉他们提着的灯笼,会不会就是这样精致的灯笼?只是不容我多想,公园里人越来越多,爸爸妈妈于是喊上正在猜谜的哥哥姐姐,匆匆走出公园大门。

不光是公园,元宵节的大街上也是人山人海。

迎面,我们就遇上了玩花船的队伍。一般元宵节的时候,玩花船,舞龙灯,还有踩高跷等都是组成一个长龙。由舞龙的领头,一路敲锣打鼓,边舞动边向前。两边都是满满的看热闹的人群。龙灯前面有龙首,中间节数不等,每节下面有一根棍子以便撑举,而每节里燃烧的蜡烛就是“龙灯”。舞动时,一个持彩珠戏龙,龙头随彩珠转动,其它节相随,上下翻舞,甚为壮观。舞到精彩处,四周一片喝彩之声。

高跷就没什么特别的了,只是高高的,左右摇晃,让人担心站在上面的人时刻会掉下来。有时候,踩高跷的人技术好,就会做出危险的动作,看的人就会大呼小叫,待到惊魂稍等,于是便又大笑。

至于花船,就是一个女子,将一个镂空的小船,用红色的绸带套在脖子上,船的四周装饰着各种纸花,人走起来,船随着身体的晃动而左右摇摆,就像在水中行船一般了。玩花船的女子,一般都会唱地方小戏,她们边走边唱,观看的人们往往随着她们一起向前走动。整个队伍就像是一条游动的长龙,在夜色下美妙无比。

现在社会越来越发展,每逢节日,中央台、各个地方台的晚会,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就连网络电视、视频也是层出不穷。人们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节目了。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却未必是好事,这样很多民族的东西将渐渐消失殆尽。很多人注意到了这一点,政府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灯会,玩花船等近年又渐渐兴起。

不仅如此,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很多古老的习俗,溶进了现代的元素。比如东北的冰雕,人们用现代化技术建筑的童话城堡、金字塔、宫殿等,那晶莹剔透的冰雕,高高矗立在冰雪中,即使是白天看着也是美轮美奂。就连花灯的造型也改进了很多,不再仅仅有宫灯、纱灯等,还有孩子喜欢的兔子造型、孙悟空造型等。我相信,未来的中国,民族的元素在继承的基础上,一定越发展的越来越好,节日的天空,也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 本文由(雅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和一年级的学生们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我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走进了一年级教室。这次的支教是我第一次以老师这个身份,站在讲台上,面对一群可爱的小学生们,跟他们接触亲密。当我和另一位班主任一起走进教室时,本来心里还有些胆怯,但是听到了学生们叫“老师好!”,那一刻,我的心里,紧张心情顿时化为乌有...

总有悲情放在手

远方的你现在还好吗,几年了我们一路走来是那么的不易。在此我很感谢你的真心,明天是第三个七夕,也许每个都那么平凡,也许这就是它的不平凡。 一起浪漫,一起奔波,潇洒而又不失真切,平凡而又不失伟大。也许我过于自我,也许你过去自卑却不乏自傲。但更多的是坚强。有人说拥有爱情的人都得生活,经历生死的人都得生存...

关于朋友

有人说,朋友缘分是一本书,读得不经意往往错过,读得认真时会流泪。在我看来,因为是不经意地错过了,所以觉得是美好的善缘,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分,而遇到和拥有的缘,因为认真经历过,所以也有两种结果,有缘有分或者有缘无分。 友,为友好缘分之人,可以是一般朋友,也可以是良师,是很亲密的忘年之人。但友人...

“向阳”实践队调研组走进“竹之森”

“向阳”实践队调研组于7月18日来到位于罗定市中心的竹之森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对泗纶蒸笼的电商销售的情况的调研。 调研组于早上7时即从调研基地泗纶镇中心小学出发,乘车到达罗定市区。在位于市中心的竹之森工厂里,调研组得到了负责人热情的招待。 负责人向调研组的组员们展示制作泗纶蒸笼的整个流程...

[母亲节文章]脚印

在成长的世界里,时间是经,空间是纬,细细密密的织出了快乐与忧愁,织出了开心与泪水.而在记忆的每一个转角,每一个绳结之中其实都有一个秘密的记号,在我的记忆里,关于母亲的记号就是脚印. 小时侯家里穷,没钱让我上幼儿园,于是妈妈就总是背着我去村口的小河边学习.河边有很多沙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