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孙永勤的故事

阅览299 作者:抗日英雄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2208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孙永勤(1893—1935),热河兴隆人,民众抗日救国军军长。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生平

出身于富裕农民家庭。他身高力大,手脚快,枪法准,经常夜读《说岳全传》、《水浒传》等历史小说,淡泊钱财,崇尚忠义,爱为贫弱排忧解难。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永勤出任防匪护村的民团团总。热河事变后,在共产党人关元有等协助下,于兴隆县黄花川举行抗日武装暴动,建立民众军,打起“天下第一军,均富又济贫”的大旗,没收了地主张禄增的财产,全部分给当地贫民,不久即发展到5000多人。1934年5月,在兴隆县五指山双塘子一带休整时,中共遵化县委派军事干部徐英与孙永勤会晤,使之接受中共的抗日主张,将“民众军”改为“抗日救国军”。军队设立了稽察处,由地下共产党员张志全负责,在整肃军纪时,将多次抢劫民众财物的中队长陈志处决。抗日救国军转战热河、冀东数百里,捣毁日伪据点上百座,毙伤俘日伪军5000多人。

1935年5月24日,孙永勤等抗日将士400余人,同日军血战于遵化茅山,壮烈殉国。

主要事迹

孙永勤出生于热河兴隆县一个富裕农民家庭。7岁入私塾学习,后回家务农。从小好武术,行侠仗义,主持公道,村人送他绰号“黑脸门神”,远近闻名。清末民初,长城以北地区的山林匪祸不断,百姓苦不堪言,热河地区的乡村纷纷成立民团,抵御土匪袭扰。孙永勤因作战勇敢,富有指挥才能,加之能团结众人,很快被推举为副团长、团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步步蚕食我国领土。在抗日则生、不抗日则亡的生死关头,1933年4月,孙永勤与好友关元有、赵四川等人,在一座大庙中歃血结盟。勇敢地树起了“天下第一军,均富又济贫”的大旗,正式宣告成立民众军。制定了“不贪财、不扰民、不奸淫、不投降”的四大军规。民众军很快发展到五百余人,并进行了整编,孙永勤任民众军团长,下设三个队,关元有、王殿臣、赵四川(三人均为中共党员)分任队长。在长城以北的深山大川里与日伪展开了殊死斗争。

民众军运用过去山中打猎和围剿土匪学会的游击战术,以老梁、五凤楼、五指山、广东山、都山五座大山为根据地,避实击虚、出其不意地打击日伪势力。1933年12月至1935年5月,共攻克日伪据点一百多次,打死和俘虏日军、伪军五千多人,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牵制了日军对平津的用兵,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抗日救国的决心。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对孙永勤和民众军采取了招抚、围剿两种办法,都无济于事,恼怒之下,称呼孙永勤为“山耗子”(意为哪头也堵不住),孙永勤则鄙视地称呼日本关东军为“黄豆皮子”。

1934年5月,中共遵化县委秘密派徐英等到五指山,以遵化爱国群众的身份与孙永勤会晤。徐英等向孙永勤介绍了关内各地的抗日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建议孙永勤从“均富济贫”发展为团结一切力量抗日救国,同时加强军队纪律,密切联系群众,以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孙永勤的政治视野一下子跨越了长城,他非常高兴地接受了中共遵化地下党人的建议,将人数达五千余人的民众军改名为“抗日救国军”,并就任军长一职,赵四川任副军长,王殿臣任参谋长,下设四个总队,每队八百至一千二百人。

整编后的抗日救国军出现了新气象。同年6月,第一总队与300多名伪军相遇,孙永勤命令部队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结果300名伪军杀死日本军官,一致抗日。之后,孙永勤兵围宽城,他充分考虑到城内工商业者的利益,先消灭掉外围的敌人后攻城,击毙敌军300多人,残敌弃城而逃。抗日救国军转战长城内外的兴隆、承德、遵化、迁安、青龙、平泉等六个县,战果辉煌,给日伪军以重创,点燃了长城内外的抗日烽火,使受奴役的百姓看到了抗日救国的希望。

日军在长城以北的山林地区消灭不了孙永勤,便想出一条阴险的计谋:用重兵从东、西、北三面,强行逼迫孙永勤的抗日救国军入关,在遵化茅山地区予以歼灭。

1935年5月24日,日伪军一万五千人,将救国军围困在茅山、十里铺、吴家沟一带。拂晓时,日寇用炮火摧毁救国军阵地,附近的村庄皆成灰烬。接着敌人用毒气弹、机枪开路发起总攻。孙永勤镇定指挥全军英勇反击。茅山四麓,敌尸遍野。有人提出:“我们掩护军长率全军向南突围,能从保安队那里打开一条路。”孙永勤当机立断:“不,不能向南突围。如果南去,日贼又将追击,进扰华北了。我们一定打回热河去,保护冀东父老要紧。”下午4时,救国军发起反击,杀敌之声震天动地,决战至深夜,救国军将士1400多人突出重围。孙永勤持机枪率队直捣日寇密集处,并亲手击毙了栩藤、佐佐木,并多次击退山田队、松井队的夹击,击毙日军田边少尉等多人。孙永勤、赵四川、关元有、王殿臣等抗日救国军主要领导人率余部数百名干部战士,在与敌人血战中,全部壮烈殉国。孙永勤牺牲时年仅37岁。孙永勤、关元有的头颅被日本侵略者割下示众。

对于孙永勤等抗日救国军主要领导人的牺牲,中国共产党表示了极大的敬意与惋惜。1935年8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巴黎《救国报》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高度赞扬了吉鸿昌、瞿秋白、孙永勤、方志敏等十一位为救国捐躯的民族英雄,称他们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精神,坚信中华民族抗日救国最终必然胜利。

人物评价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所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称孙永勤为抗日民族英雄。

➥ 本文由(云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刘晓庆与邓萃雯的患难之情

刘晓庆与邓萃雯,一个是内地影后,一个是香港tvb的著名艺人。本来是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一封邓萃雯这个陌生人写给处于人生最低潮的刘晓庆的鼓励信,使得两人成为患难之交。 邓萃雯出生于1966年,那时她的父母亲还是一对少不经事的十七岁少男少女。五年后父母离异,各自组建家庭,她只能住到爷爷奶奶家...

患难朋友

结束监狱可怕的时光,我回到家。在大门口,我碰到女友玛吉卡。 “回来了?”她笑着说。那是一种善解人意的微笑,不像其他邻居常给我的鄙夷的笑。 “不要再做蠢事了,”她说,“别人只会幸灾乐祸。跟我来。这样的天气,你需要扎一个头巾,我正好多一个送给你。” 她挽着我的胳膊,说了许多动人的话。我真想吻她...

学费

张亮在今年的高考中超长发挥,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张亮的父母乐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我们家的亮子考上大学了。” 晚饭的时候,张亮发现今天的饭菜丰盛了许多。母亲杀掉了家里唯一的一只老母鸡,一个劲地给张亮夹鸡肉。父亲则端起了那久违了的小酒杯,一边美滋滋地喝着酒一边说:...

俺去也,六天的相处时间,我就把自己奉献给了网友

我二十岁那年,结识了一个男孩,那个男孩用六天的时间给我营造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我如公主般快乐地过了一年,我甚至以为那个梦会持续一生。可事实上,梦总有醒的时候,而且醒得太早。 ● 初见面,印象不错 给我造梦的男孩就是晓嘉。我俩偶然间在一个论坛上“碰面”,一次偶然是巧合,两次偶然大概就是缘分了。...

弯路的距离

弯路的距离 那年我去一家公司应聘。公司正在招聘两个岗位,一个是经理助理,另一个则是普通业务员。 像我这样从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目标自然是第一个岗位,这是最起码的,否则哪能对得起我这文凭?结果又是排队又是面试,过五关斩六将,不料到了最后环节,原本自信满满的我却在残酷的竞争中出局了! 走出公司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