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的故事

阅览2965 作者:佚名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431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拔苗助长的故事

拔苗助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是一部儒家经典,记载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轲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这部书中有个故事十分有名: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十分疲劳,气喘吁吁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孟轲借用这个故事向他的学生们说明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主观地急躁冒进,就会把事情弄糟。

➥ 本文由(夜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三个月最“理想”的生活

作为一个曾经执行力(自控力)很强的人,我在自己身上开始了一个大型且无聊的为期三个月的“实验”。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这是二周目了,我曾经有一段随意的、不受控制的生活状态,醒悟逆转从 135 减到 100。在有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检验我能否对抗模拟之前那种随意的、不受控制的生活状态。...

亲情莫问出处

我在这个家中的位置很尴尬。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因为,父母在我三岁那年丢了我,然后,他们在绝望之后生了妹妹。我回来时,妹妹十岁,我十三岁。 在带我去北京旅游时,父母丢了我,那时,父亲以为我在母亲手上,而母亲一直以为父亲抱着我,等他们从卫生间出来时,我已经不见了。 他们在北京放声大哭...

原点

清晨,空气有点凉,鼻子冻的红红的,吸一口冷气,立即就干咳几声。“多穿点,今天有雪呢,晚上早点回来,我给你烧热水,哎,对了上班把我昨晚刚给你织好的围巾围上,会暖和点。”话音刚落,妈妈就从屋里走出来,一双干燥带着裂口的手里拿着一条粉白色的围巾,我的眼睛顿时亮了一下,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围巾...

十八个红包

高三那年,父亲被查出晚期直肠癌,住进医院。接到病危通知书后,我不知道父亲还有没有机会回家。 在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伸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的手,将一把钥匙放到我手心说:“儿呀,有样东西我本想亲手交给你,可现在只能让你自己回家拿了。”家里为了给父亲治病已经一贫如洗,父亲还能给我什么? 后来...

欲速则不达的故事

欲速则不达的故事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 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 "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