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跃动中国心

阅览325 作者:艾风敏雪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729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历史的镜头回放到了1959年10月

“1959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国第三次劳模会议,也叫‘群英会’。当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会场时,整个大会堂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身披大红花,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整个大民大会堂……”

尽管半个世纪过去了,但当全国劳动模范、吉航公司退休员工刘成才老人说起这番话时,依然难饰心中那份深深的悸动与喜悦。

挥洒创业的激情

刘成才出生在解放前的1931年,经历了从战乱到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不久,一切都是百废待兴,每个人都以主人翁的状态投身生产、投身国家建设。在吉航公司建厂初期,做为工厂发动机修理车间发动机火焰筒工段的工长,他和工段的同事们拼命的工作,有的时候一天工作十几个、二十几个小时不休息。因为舍不得工段的工人不顾身体健康不分昼夜拼命的工作,他总会在深夜把工人一次次赶回家休息,自己却留下来多干,超负荷的工作量让他几次晕倒在工作现场。

那时,工人接受培训的机会很少,整体的文化水平与技术水平不高。有些工人虽有蛮力,却掌握不好操作的要领。当时,手抡大锤砸扁铲是一项常用于工作流程的操作方法。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干起来却不那么容易。细微的偏差就会砸到扶助扁铲的手,而越怕越急就越会出错。为此,很多工人不敢再抡锤,更不敢再扶铲。刘成才就主动帮工人扶铲,让他们练习操作技巧。很多次他的手被工人抡下的铁锤砸得红肿、出血,但他从不介意。他说:“只要你们练好了,咱们给国家增效了,我的手没啥受不了的……”出蛮力工人再也不敢乱抡锤了,他们说:“怎么样也要练好,绝不能再砸到刘师傅的手!”至今这位80岁老人的双手还依昔可见那些深深的疤痕,所伤之处的皮肉还是很薄,很薄。

让苏联专家树起大拇指的创新

建厂初期,工厂技术能力薄弱,设备缺乏,再加上原材料和备件的供应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外厂订货又不能及时供应,导致生产时常停工。69型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碗形堵盖,当时外购极为困难,自制加工更是难上加难,给生产带来了无法逾越的困难。刘成才主动请缨,提出以试制模具的办法解决工厂难题。经过无数次的深夜测绘、精心试制、反反复复的修制,一套成型且成功的创新型模具在刘成才的手中完美现身了。经投产使用后,这套模具经受住了实实在在的考验,加工出来的零件达到最高质量标准。

810型发动机加力燃烧室修理时,稳定器根部经加工后常常发生裂纹问题。按零件性质和要求是难以修复的,技术部门也无法作出修复结论,造成大量机件报废。刘成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挽救这些零件,他彻夜不眠,经过多次的试制,最终研制出了一套补片夹具,用电阻焊进行焊修,复活了大量造价高、制造极为复杂的发动机机件。

随着战机修理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工厂的生产任务骤然增加了许多,其中802、810、890三型发动机燃油总管的修理任务异常繁重,经常满足不了装配的需要。刘成才不断在革新技术上入手,做出了多项技术改革。他采取将直径较大的钢球用腐蚀的办法缩小等办法,一举成功制作出了小钢球,突破了这三种型号发动机总管的修理关键,保证了装配的需要。

某型发动机尾喷筒锥体试验漏气模具、斜冲1mm钢板的夹具托板、复活810型的尾锥体通风罩、鱼鳞价值昂贵的零件百余件……这种种发明与创新为国家节约大量资金。

看了他的多项发明,就连当时来辅建的苏联专家都称赞地树起了大拇指。

感知荣誉的力量

历经岁月,辗转流年。

从参加工作开始,刘成才每年都会获得劳动荣誉称号,工厂的、市里的、省里的,还有那个他最引以为荣的全国“群英会”。那是那个时代火红印记,虽然只是一块牌、一张纸、一个本,但这代表着荣誉,荣誉给了他在航修领域里37年的坚持、37年的信心和37年的前进动力,荣誉使他时刻铭记劳动的使命和工作的责任。

在刘成才老人退休后的日子里,他一如既往地关心着他所热爱的航修事业。在退休后的多年里,他帮助工厂提出了多项发动机修理技术的合理化建议,协助相关人员对发动机修理中多项技术文件进行了相应的修订与革新。

如今,80岁的刘成才老人疾病缠身,行动多有不便,但每每工厂修理好的试飞战机搏击碧空时,他总会翘首凝望,那深邃而宁静的目光里,倾注着他默默的情,那颗奔腾的中国心,涌动着他全部的爱……

➥ 本文由(月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助学圆梦第二天

7月3日是助学圆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第二天,到城月镇集市进行调研。 早上,雨一直在淅沥淅沥地下个不停,一片阴沉沉的,整个城月中学被雨幕包围着,好像在暗示着我们什么似的。打在伞上的声音渐响,落在脚下的颗粒渐大,裤角衣角渐湿,但我们依然不该改我们前进的步伐。 我们先到校门口简单地吃了早餐...

有你在,我不会挨饿

“铃铃铃铃......”一阵小心翼翼的闹铃响起。天空那一道长虹还未划破天际,大家都还在美美的梦境里还未醒来,也许他们正在哪个小角落里“吃着”红烧肉呢。可是总有些伴着黎明的身影早已经消失在了转角,不见踪迹。他们带着属于自己的责任劳动着,为大家服务着,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上战斗着。他们的战场是厨房...

故乡的清明节——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缅怀祖先和纪念英烈的传统节日,这天,哪怕是雨水连绵、山路泥泞,都难以阻挡人们的那份感恩与哀悼的神圣力量。大家都会通过各式各样的祭祀仪式,来表达对先人和英烈的追念与敬意之情。 相传在2500年前,清明节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之推的日子,每年的今天...

七月一日,花开的第一天

今天是我们花开盛夏实践队到世乔小学正式支教的第一天。一大早我们伴随着鸡鸣声醒来,元气满满地作好班会准备。 三年级的学生,是世乔里最高年级的。身为他们的班主任,我迫不及待的想与他们见面,正式认识一下。也许是他们太过热情,也许是天性活泼好动,总是抢着说话,叽叽喳喳地...

女人不易,亦当自立

朋友离婚,结局是两败俱伤。这让我想起十多年前一部叫做《人鱼小姐》的韩剧,找出来又细细的看了一遍。 文中的主人公叫殷雅俐锳,幼时父亲出轨母亲的闺蜜,并坚决离了婚。那时母亲怀孕五个月,无奈下只好带着雅俪锳远赴美国。弟弟出生后,天生自闭症。为了给弟弟治病,花光了母亲离婚时得到的赡养费,于是又重返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