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南第一天

阅览458 作者:智秀张阳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790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10月21日秋高气爽。

第一站池州港,我们吃完早餐跟随导游上岸,岸上两边有欢迎人群和接送我们的汽车。这次是两条旅游路线;一条去黄山,另一条去九华山,我因晕车选择近道九华山。

到达景区8点多钟,换乘景区游览车,我特意选择靠窗户的坐位,好坐在车上观山景。

生活在平原湖区的人,看到巍巍群山,你说要多得意有多得意,游览车沿山急驶,盘山而上,一刹那我像跌进了万丈深渊,整个人倒转起来,横身直冒冷汗,天旋地转恶心呕吐。早上服了一粒晕动灵药、以为没事的。谁知道这盘山公路颠簸如此利害,晕车药也保护不了我,但是心里还清楚、知道用塑料袋接到嘴边,保持车内卫生。

同车的老年朋友很友好,将汽车前排的坐位让给我,还用生姜片帮助我贴手脉、告诉我按穴位、办法想尽,没有缓解。

游览车到达终点,我却半死不活的从车上下来,像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坐在树下、这次晕车是我有生以来经历最严重的一次晕车,几乎丢了老命。当时的痛苦,没晕车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上九华山还要爬一段阶梯才是顶峰,哪一坎一坎的阶梯又高又陡我有些恐慌,看到那些同年龄的老人,一股劲儿往上爬,我心想,我不能放弃,出来旅游不容易,不能失去这次机会。

集体行动是股精神力量,相互鼓励,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我坚持登上去了,山顶上篮天白云,空气显得特别清新,一阵一阵凉风吹来,晕乎乎的我觉得好多了。

我们亲眼目睹那些神奇的建筑。那些房屋、庙宇、像是嵌入山体中的、与地面建筑大不一样。

上九华山,我们走先辈人开垦的路,建筑好的阶梯,两手空空向上爬都这么艰难。那时代的人,在高山上建房屋,那些建筑木材、砖石、泥瓦、是如何运上去的呢?建筑设计这好的房子,真是无法想象。

九华山上的房屋庙宇,这些不朽的建筑,凝聚了先辈们的聪明才智。他们流血、流汗、给后辈留下了宝贵财富。房屋,庙宇建筑于什么年代,是那朝那代传承下来的佛文化,历史上,有那些文人墨客到过这里,都没有弄清楚,白走一遭,遗憾。

➥ 本文由(高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心态决定结果

心态决定结果 十多年前我们单位集体检查身体,查出两个疑是患肝癌的人,于是关照他们自己到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这两个人中有一个人社会关系很广,于是他找朋友,托关系,托到了主任医生,要求把查出情况和可能的治疗结果如实告知他,于是医生违反只告知病人家属的规定,如实告知了他,结果他心情一入千丈,胡思乱想...

旧照片的故事

这是一个值得诉说的话题,因为这是一个太有共鸣的话题。这个话题里满满的都是记忆,都是幸福,都是爱! 小的时候,许多人家都喜欢把照片贴在一个玻璃相框里,然后挂在墙上,于是到别人家作客,也习惯抬头去看墙上的相框,热情的主人便会一一指着介绍开来;小的时候,许多人家还有影集,可以把许许多多的照片收藏起来...

文殊塔来的思绪

穹顶空灵似镜,白云轻柔若纱。环渡在文殊塔下,聆听塔尖悦耳风铃,似袅袅梵音,萦回于浩瀚乾坤;似编钟古韵,叮当于朗朗晴空。环眺穹顶一周,心神眼线滞留在这座无名的文殊塔上,思绪奔放,心灵泛滥,滔滔地涌向那广袤无垠的蓝天,大地,任其自由翱翔。 神圣而庄严的文殊菩萨静静地禅定在昏暗的塔里...

小手细细折,团结你和我

7月14号上午,队员们和五年级的小朋友一起上剪纸手工课。上课以后队员向小朋友们展示各种剪纸作品,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使他们非常期待剪纸课。 今天的剪纸课是教小朋友们制作一朵花。但是每一朵花需要由六个花瓣组成,队员将小朋友们分成五组,每组四个人进行制作。首先将一个正方形的纸折成三角形...

杨绛散文集《林奶奶》

林奶奶小我三岁,今年七十。十七年前,“文化大革命”的第二年,她忽到我家打门,问我用不用人。我说:“不请人了,家务事自己都能干。”她叹气说:“您自己都能,可我们吃什么饭呀?”她介绍自己是“给家家儿洗衣服的”。我就请她每星期来洗一次衣服。据我后来知道,她的“家家儿”包括很多人家。当时大家对保姆有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