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榕寺里一花塔》钟树梁

阅览2422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933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六榕寺里一花塔

钟树梁

广州市的榕树特别多,这是构成南国风光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山纪念堂和流花公园里榕树蔽天成幕、荫地无隙,尤其令人留连。可是以“六榕”命名的“六榕寺”里却没有一棵榕树。

六榕寺在朝阳北路西面,距我的住地不远,可以望见寺内塔尖。我走到寺门前小立。门额两字“六榕”,端厚而有韵度,望而知为大苏手笔。寺门有七字联语,其下联是:“六榕无树记东坡”,这不是明白告诉游人,寺内没有榕树吗。原来苏武在北宋年间因贬滴经过此地时,曾见寺内有环植的六棵榕树,所以欣然留下“六榕”二字,后来这六棵榕树同苏东坡一样,早已“羽化登仙”了。现在寺内还有苏拭所题“六溶”的碑,有清代嘉庆时王文浩的跋语。另有苏轼的“笠屐像”。

寺内没有六榕,却有菩提一树。菩提树枝高叶密,洁净葱茏。这棵禅门嘉树,遥对着寺内古塔。相形之下,菩提树素朴,而古塔花枝招展;菩提树已经很高,而古塔比它还高,长身玉立,迥出尘表;菩提树下只有一二游憩的人,而古塔的各层都站满了红男绿女。

这座佛寺是梁武帝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创建,原名主庄严寺。这塔原名舍利塔,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虽在宋代毁后重建,但塔的结构和基础是没有变的。塔是楼阁式的砖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外观九级,内分十七层,全高五十七米有余。塔顶还竖立了元朝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铸造的千佛铜柱,闪闪有光。塔的各级是绿瓦、黄檐、朱柱、白壁,配以九八七十二个铜铃,五彩缤纷,宛如花树一般,所以又名花塔。花塔挺秀于六榕寺里,五羊城中,俏丽而不失庄严,坚实而不掩玲珑,更增南国风光之美。

我们的祖国真伟大,只说塔,全国各地,不知若干,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南京的“灵谷”,西安的“大雁”,杭州的“六合”,苏州的“北寺”等,我都—一攀登过,今天却又瞻仰了我绝对想象不到的“花塔”。古刹浮图,也要百花齐放;各具丰标。我思古人,既有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又有别开生面的独创精神。

一阵暴雨忽然而来,打断了我的思路,却展示给我一幅奇景:大雨排檐,似落地水精帘子,我站在“帘”内再望花塔,雨雾像轻纱笼罩塔身,水精帘似琉璃高张净土,晶莹而又迷蒙,真是美极了!灵机一动,我把李白的两句五言诗改几个字来形容、赞美它,这便是:却挂水精帘,玲珑望花。

1982年5月游,1982年冬写

➥ 本文由(文心)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惊扰了桃花,掠去了芳华

桃花落尽,芳华满地,是谁惊扰了桃花,掠去了芳华? 清幽一曲,清茶半盏。窗前睡梦人,秀发几缕,清香几许。粉面桃花,笑颜如花,与君和。花开又几支,良辰有几许,君问妾答。良晨美景,浓情蜜意,羡煞鸳鸯,美煞桃花。君为妾梳妆,妾为君着衣。郎情妾意,只羡鸳鸯不羡仙。笛音幽幽,与君和,恩爱又有几许……空欢喜...

寂寞是一种颜色

喜欢窗,总觉得窗是梦和心的出口。 常常,静坐窗前,细数曾经,捡拾来时路上的点点滴滴,妥贴地收藏,让它们安静地沉睡。等风起的日子,轻轻地唤醒,陪我笑看落花…… 落花的窗台,宛若初秋的原野,淌着流动的色彩,象一幅幅时光打磨的水墨画,定格在岁月的深处,宁静而淡薄。盈盈的秋水,盛满了惆怅的月光...

梦中梦

今夜,你进入我慵懒自如的梦中, 在无边的草原上携手奔跑,一起追逐梦, 醒来前,用你双手,轻松自如, 轻轻抚弄我瘦弱的轮廓。 小绵羊慵懒地枕在你身旁, 牧羊犬在为你歌声伴奏。 昙花一现,只为与你相遇, 星星之上,闪动双眼, 只为,你能看到我身影。 给地球上滴下一滴淡淡的眼泪, 一位虔诚小哥...

她曾生活在梦幻大陆上

叶倾城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6月 这部自传小说,描绘了作者1914年至1931年间在非洲经营咖啡农场的生活故事,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1986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作者以优美、缓慢而又忧伤的散文式语言讲述了她一生中最丰富和最美丽的回忆,在非洲那片土地上她倾注了太多的感情,而对于最终远离非洲的悲伤...

冬韵生香,暖了时光

冬韵生香,暖了时光 阳台上的牵牛花在冬日的暖阳下,再次开花,小小的,却是双生的朵。有人说全世界最美丽的祈祷,就是真诚微笑,那么花开,也是真诚与美丽吧。 漫步岁月的岸堤,用烟火饲养情长,用禅意喂养灵魂,那一株种植在灵魂深处的暗香,清清寂寂中,幽然绽放生命所有的美丽,那是一种清到骨子里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