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徐志摩

阅览1333 作者:徐志摩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761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

有如在火一般可爱的阳光里,偃卧在长梗的,杂乱的丛草里,听初夏第一声的鹧鸪,从天边直响入云中,从云中又回响到天边;

有如在月夜的沙漠里,月光温柔的手指,轻轻的抚摩着一颗颗热伤了的砂砾,在鹅绒般软滑的热带的空气里,听一个骆驼的铃声,轻灵的,轻灵的,在远处响着,近了,近了,又远了……

有如在一个荒凉的山谷里,大胆的黄昏星,独自临照着阳光死去了的宇宙,野草与野树默默的祈祷着。听一个瞎子,手扶着一个幼童,铛的一响算命锣,在这黑沉沉的世界里回响着:

有如在大海里的一块礁石上,浪涛像猛虎般的狂扑着,天空紧紧的绷着黑云的厚幕,听大海向那威吓着的风暴,低声的,柔声的,忏悔它一切的罪恶;

有如在喜马拉雅的顶颠,听天外的风,追赶着天外的云的急步声,在无数雪亮的山壑间回响着;

有如在生命的舞台的幕背,听空虚的笑声,失望与痛苦的呼答声,残杀与淫暴的狂欢声,厌世与自杀的高歌声,在生命的舞台上合奏着;

我听着了天宁寺的礼忏声!

这是哪里来的神明?人间再没有这样的境界!

这鼓一声,钟一声,磐一声,木鱼一声,佛号一声……

乐音在大殿里,迂缓的,曼长的回荡着,无数冲突的波流谐合了,无数相反的色彩净化了,无数现世的高低消灭了……

这一声佛号,一声钟,一声鼓,一声木鱼,一声磐,谐音盘礴在宇宙间——解开一小颗时间的埃尘,收束了无量数世纪的因果;

这是哪里来的大和谐——星海里的光彩,大千世界的音籁,真生命的洪流:止息了一切的动,一切的扰攘;

在天地的尽头,在金漆的殿椽间,在佛像的眉宇间,在我的衣袖里,在耳鬓边,在官感里,在心灵里,在梦里,……

在梦里,这一瞥间的显示,青天,白水,绿草,慈母温软的胸怀,是故乡吗?是故乡吗?光明的翅羽,在无极中飞舞!

大圆觉底里流出的欢喜,在伟大的,庄严的,寂灭的,无疆的,和谐的静定中实现了!

颂美呀,涅槃!赞美呀,涅槃!

➥ 本文由(飞絮)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民族千年凝聚力——香港杂忆之四》钟树梁

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其内在凝聚力至大,其表现在民族风俗上的尤为显著。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虽因种种原因不少同胞散居在地球上的各个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日益增多,但他们莫不心怀祖国,情系乡邦。对于远祖老宗时代流传下来的种种文化遗产、社会风俗,莫不刻意保存,热情传布,融传统文化于日常生活中...

人生所最为期待的,不过是一次行走的历程

远方的景象,闪烁着和我们相同的光影,让我带你去看时间的沉浮,在日出时清醒、在日落时睡眠,采一朵芳香的花、摘一株清新的草,去跟时光交谈、去和岁月详聊。 最美的约定,莫过于一次远行。 这个远行,并不完全代表着行走远方,还表示着,在时光之中的穿行,我们去遇见未来,也算作是一次远行。 两个人的相知...

一个人,一首歌,念一段情

假如没有遇上你,也就没有以后漫长的思念折磨,我也许过着如从前一样的生活,然而,要是没有这样的一份遇见,我不会知道,有一种情感,痛着流泪,笑着想念,却依然令人如痴如醉。或许这种感情本身就是一株罂粟,能让人上瘾。 ——题记 窗外,月色朦胧,耳畔,丝丝伤感的歌声。当一种难言的情绪涌上心头时...

我家的年终账本

母亲有记账的习惯,每年的公历年终,都会详细统计一年来的支出情况。 之前,对于母亲的账本,我从不曾关注过。我们这样的小家庭,如今家里只有父母和我三人同住,又都是节俭的主儿,能有什么开销?想起来,不外乎是基本的生活支出,衣食住行,实在花不了什么钱。 这几天,已经到了年底,母亲又忙了起来。除了日常的记账...

新雪寄怀

下雪了。凭窗而望,雪花万点,从天而降,忽急忽缓,恰似万千白衣仙子,翩然起舞,舞姿曼妙的雪姑娘,引领着我的思绪,将我引至那曾经走过的往昔岁月。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冬日,一夜飞雪后,茫茫大地,银装素裹,朔风凛凛,阵阵凄寒,路上罕有人迹。我正在中关村单位的宿舍里看书,忽然听到敲门声。我跑出去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