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南京·乌衣巷

阅览2746 作者:暮牛吴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75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刘禹锡的“乌衣巷”。是在课文中学习了他的“陋室铭”之后看到的,但却令我对南京这座古城神往。原本对南京的了解和记忆大都是“纸上得来”且多为零星碎片,今日“躬行”到此方知,身临其境的重要:计划是谒拜夫子庙之后再逛乌衣巷,但到了夫子庙才知道:夫子庙,秦淮河,朱雀桥,乌衣巷,甚至鲁迅笔下孔乙己喝酒的咸亨酒店也傍其中,各抱地势,相通相融。这倒省了很多时间,少了许多劳顿。

沿着刘梦得走过的朱雀桥,我走近了曾经梦中的乌衣巷。这里曾是东吴都城建邺禁军的营房所在地,因当时士兵身着黑色服装,故以“乌衣”为巷名。一路只见秦淮河岸上霓虹闪烁,游人如织,河中游船荡漾,歌声袅袅。朱雀桥边,商铺接踵,无草无花,乌衣巷口,灯红酒绿,人声嘈杂,想来燕子亦无处安家。进入乌衣巷,没觉得有何不寻常之处,只有干涸的“乌衣井”在讲诉着古老的故事。宽约丈余的巷子挤满了人,巷子中段的王谢纪念馆,还算清静有序。

“王导谢安纪念馆”,坐落在南京夫子庙秦淮河南岸乌衣巷内,是一座展示六朝文化艺术及王、谢两大家族家世的专题性陈列馆。馆内有来燕堂、鉴晋楼等建筑,陈列了珍贵的六朝时期文物。东晋时期,乌衣巷是朝廷达官贵人的居住区。巷内华宅高第,鳞次栉比。六朝时期的世家大族王谢家族的代表人物王导、谢安即居住于此。

“乌衣巷餐馆”诱人的菜香告诉我,已经走出了乌衣巷的另一个巷口。

回宾馆的路上我在想,今日的乌衣巷,与几千年前梦得先生时期的“乌衣巷”有着千差万别,水泥的路面,钢铁的建筑,炫目的灯光……这一切标志着现代的文明,可也是这一切,让我今日笔下的乌衣巷,写不出昔日的:野草,野花,夕阳斜,燕子家。但无论如何要写一下游乌衣巷的感受:

不见野草不见花,

燕子不知去哪了。

几回梦里乌衣巷,

今夜来到王谢家。

➥ 本文由(无悔)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二十岁的思想与三十岁的思想

二十岁的思想可以说是个毛头小伙子敢打敢拼的样子,曾今自己想靠自己的烂笔头打天下而自己写出的作品不断的向出版社进行投稿,一次次的都被出版社给退了回来。但是我还没有灰心的,一次次的不成功再来数不进的第二次的投稿,最终还是被出版社给退了回来。而出版社的编辑给我的一份份的信件里的内容,叫我无法接受。只能说...

有关学习生活的哲理散文

学习是我们一生要做的事情,每一段时期我们都会学到很多不同的东西。下面是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学习生活的哲理散文,欢迎大家参阅。 有关学习生活的哲理散文篇一:青春千里行,梦想始足下 白岩松说过;“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我们的青春就像是奔流不息的江河,呼啸着追求我们想要的一切。从来没有想过...

关于榕树的现代抒情散文

榕树,象征着坚韧与生命的延续,根深叶茂,静静诉说着岁月的变迁。在繁华与宁静之间,它用独特的姿态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记忆。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棵树,感受属于它的故事与魅力。 关于榕树的现代抒情散文:榕树 关于榕树,我是在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文章里认识的,从此,我便对榕树很向往。现在,我终于能真正见到榕树了...

我在看着她。 我觉得我不认识她,我不认识她那掩在腋下的长串的盘花衣扣,也不认识她那罩在网里的沉沉的发髻,我更不认识她那像尖角的花瓣样的脚。 我不认识她那走路的姿势,好像是脚上有着深深的疼痛,也许一阵风过,便可能将她吹倒。我也不认识她那种眼神,好像是阳光一般的温热,又好像是梅雨一般的幽暗。 我不认识她...

晚秋的爱恋

习惯了这样的早晨,黎明醒来睁开眼,喜欢耳边响起音乐的感觉,轻轻的一曲音乐好像能唤醒我一整天的好心情似的。如果不是周末,这样的美事我也别渴望,每天的早读让我不得不早起,奔向教室去读书。 深秋的季节里,我和着即将入冬的节拍,踏着时间穿过的足迹,呼吸着晚秋香甜而又幸福的阳光,我漫步在校园每一个角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