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氤氲的书香

阅览632 作者:落花无言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263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今天得空,去了西四南大街43号——正阳书局,也就是“北京砖读空间”。

知道这个地方,源于几天前看北京科教频道的一档节目,才知道在北京西城砖塔胡同的“万松老人塔”院内开了间书局,是北京首个在文物保护单位中建立的非营利性公共阅读空间。

镜头中,主持人和崔勇是边喝茶边聊天,环境看起来是相当地幽静。听他们交流我了解到书局是免费向社会开放的,那里全是“北京人写的、写北京人的、在北京写的书”,读者去那里可以借书、淘书、买书。我不由地心生向往,虽然算不上特别爱读书的人,但凡是跟书沾点儿边的东西还是蛮喜欢的。

从节目里我还了解到崔勇是一个只要是跟北京沾边儿的就喜欢,只要在哪儿发现了老物件就走不动道儿的人,西城区最终选定正阳书局来管理这个阅读空间,看重的正是崔勇对北京文化的感情,觉得他是把文化传播当成了自己的事业的年轻人。

后来我上网查查资料才知道,万松老人塔为金元时代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他是著名禅师,元代名臣耶律楚材之师。由此,对这个地方除了向往,心中又添了一丝敬畏。

今天终于来到砖读空间,街上十分热闹,但站在门口看到两侧的门牌“北京砖读空间”和“正阳书局”,仰头看到绿树掩映下的砖塔,心一下子就沉静了许多。

走进去,迎门便是砖塔。还未来得及细看,一眼瞧见正阳书局的掌柜崔勇领着几个外国朋友往屋里边走,便赶紧跟了进去,才知道这间屋子应该就是“北京砖读空间”的小型档案馆了,里边以图文的形式介绍了万松老人塔的前世今生,还陈列着一些金石拓片、旧单据、老照片、文房四宝等等,可以说见证着老北京的沧桑岁月。

其中一面墙上挂着对鲁迅和张恨水简介的图文,听崔勇比较简洁地给外国朋友介绍鲁迅,说这是中国一位最伟大的作家,也是很高产的一位作家,并且告诉他们鲁迅和张恨水都曾经在砖塔胡同短暂居住过。他还为了那个女翻译因为没听清楚他的话给外国朋友翻译成鲁迅和张恨水都曾在这里居住过而表示了不满,强调说一定要听清楚之后再翻译,可以看出他的严谨认真。

后来,在院子里随便走走,看到那些应该是新栽植的花草,鱼缸里游动的金鱼,倚墙放置的书架,书架上那些“老北京”写成的关于北京的书。最喜欢的是院子最里边夹角处那个高于院落,需踏两级台阶方可落座的读书台,很陈旧的木凳木桌,记载着时光的年龄,真的会使你的心变得更加安静。

又去了这里的图书室,看到书架上陈列的都是和北京有关的书籍。我问那个“小伙计”这里的书是否都可借阅,他告诉我说是的,并且说大部分书还可以卖的。

在这个小院子里留连了很久,感觉整个人都变得安静了,甚至呼吸到空气中氤氲着的清幽的书香之气。我感觉北京真的是一个多元的城市,书香之气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

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的名言是“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温家宝总理也曾说过,书籍不能改变世界,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

确实,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首都,国家的心脏,除了时尚,除了繁华,更应该弥漫书香!

➥ 本文由(暗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归途如虹

天堂之门路途遥远,铃铛叮呤作响。遥远的天路将梦里长城的旧梦遗忘,歌啰着我们赶快回家。 (一) 在外漂泊多年,常会感到如切肤般疼痛的思乡之苦,这是元心一直预料到的场景。回家的决定,在前一晚和母亲通话后便决定。一天两夜的长途列车,时常让她感到困顿。即便是待在清净的软卧车厢,依旧能听到火车上惯有的聒噪...

作别昨夜的寒冬

岁月抬起头,时间指间流, 季节健步走,日月无声轻转换, 不经意间,凛冽的寒冬已经过去, 世间万物在悄然复苏。 挥一挥手,作别昨夜的寒冬, 拥抱春天 给冬眠太久的心、插上一对翅膀, 在春风、春阳、花海中徜徉...... 春、带着柔柔的风, 淡淡的香、浅浅的绿、艳艳的光 似,如花似玉、温柔婉约的江南女子...

你为什么选择牺牲啊

你为什么选择牺牲啊! —— 悼念王伟烈士 那是一个永远无法忘却的日子,你为了扞卫祖国的领空,驾驶着战鹰勇敢地冲向死亡,壮烈地坠机牺牲……我们至今都在深深地怀念你! 我们总是在想…… 你为什么选择牺牲啊!因为当时操纵杆在你手上,你可以选择避让,你可以选择退却,你可以选择保身,但你却选择向前—...

中秋民乐会

昨天刚下乡回到办公室,小杜妹妹就转给我一张王光辉老师送来的请柬。打开一看,原来是音乐协会和民乐学会准备举办一场“邀明月?赏中秋?迎国庆”民乐赏析会,这可是个好消息,正好是周末,一定抽空去。 对于传统文化,我是情有独钟的,古诗词、汉服、书画、乐器,虽然还是门外汉,但特别喜欢。关键是,穿什么衣服去呢...

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坐落于沂蒙山腹地的一个小山坳。这里风景怡人,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流水潺潺,秋季瓜果飘香,冬季白雪皑皑。这里的山虽不是很高,但一环环的,层层叠嶂,秀丽挺拔,山上怪石嶙峋,山涧纵横,好不壮观。这里盛产花生、地瓜、玉米,最出名的要数这里的蝎子,这里以生产长有八条腿的沂蒙全蝎而闻名全国,乃至出口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