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皆学问

阅览5600 作者:网友推荐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512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知道自己在高中时化学和数学都学得很差:我感觉这两门课都很枯燥和复杂。但是英语也没能考个好些的分数,就让我很是失望,因为我喜欢这门课。我本想把英语学得出色一些,结果还是失败了,这让父亲更加肯定地认为,我的真正才干也许只有在当了裁缝时才会显露出来。

我是父母唯一的儿子,也是最应该继承父亲在新泽西州大洋城的裁缝店的人——那是我父亲的祖辈们从拿破仑时代的意大利传下来的宝贵手艺。我课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给学校当记者,而且在高中三年级时的成绩又下降了,父亲就越发坚持让我把时间花在他的工作间里。他让我学裁剪和怎样缝裤腿、开钮扣孔。

他说,当裁缝至少是一个让我可以活命的“铁饭碗”,并且重复着我说过的一个愿望:“你不想高中毕业后到巴黎住吗?”其实我知道,即使到了巴黎,也不过是在我大伯的公寓中的一间客厅里住。大伯在1911年时离开了意大利,在巴黎开着一间红火的裁缝店,很多名人都是他的顾客,我可以到那里当学徒。

但是,我看着父亲干活,觉得当裁缝是件无聊、费时而又要求很高的事,父亲一针一线地缝着每一件衣服,在缝一件丝绸或毛料衣服时,他要用手指感觉出针的走向。如果他觉得衣服做得不够完美,还要把它拆了重新做。

我从没想过要当一名裁缝,但每当父亲提到巴黎的时候,我还是恭敬地听着。在有一次我认真地写了一篇关于《纽约时报》的发行人和元老级人物阿多夫·奥克斯的论文后,父亲更是不厌其烦地念叨着我的英语成绩——我那篇论文后来只得了个B——。

B——不是老师给过我的最低的分数,我得的多数是C,有时甚至是D。有一次在一篇关于《哈姆雷特》的作文中拼错了莎士比亚的名字后,我甚至得了个F。那位女老师批评我的作文写得太“啰嗦”而且“拐弯抹角”,有时候她还会用红墨水给我写下评语:“语法!语法!语法!”

美国没有哪位裁缝会比我父亲更加推崇奥克斯的了。1920年移民至美国后,父亲每天都会阅读《纽约时报》,通过借助词典,读报扩大了他的词汇量。所以每当他因为我没考好英语而替我失望时,我都会以没时间读报来为自己找借口。

奥克斯本人就是在没有老师鼓励的情况下开始他的事业的——他在上学时也是成绩平平,但在后来的生活中显露出了他的才华。

父母和我还有我的妹妹住在我们商店的顶楼里。虽然家里有宽敞的厨房和餐厅,但我的母亲是她们那代意大利籍美国人中少数不愿下厨房的一个。相反,她是个事业型女人,一位把老顾客视为最好朋友的商业家。

她会在她的女装店里招待顾客,她经常打发我去杂货店给她们买汽水、茶或冰激凌,好像这些人就是她家里的客人一样。她会和她们进行私人交谈,从而赢得她们的信心和信任,或早或晚地就能够说服她们买下大部分她建议的衣服。

我母亲的服装店满足了那些追求品味却又精打细算的女人的需求,这些人当中有牧师的妻子、银行家的妻子、桥牌爱好者等等。这是些戴着白手套的女士,她们一边一件件试着衣服,一边谈论着各自的生活。

在我母亲优雅举止的衬托之下,我们的商店在那种时候就如同在上演着脱口秀一样。我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与人相处之道,这在多年后,当我开始就一些文章和书与作者进行访谈时派上了用场。我知道了,在一个人想解释自己而又一时难以说清时,永远不要打断他们的谈话。在那种时刻,人们通常是很坦诚的,他们的停顿或突然改变话题,可能显示着其中有着令他们尴尬或恼火的事情。这是我小时候在母亲的服装店里跑腿时“偷听”来的,她们的声音在其后的几十年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想起父母保持了60多年的融洽关系,以及他们是如何把爱、宽容和很多才华结合在一起时,我明白了,我从他们那里学到的比从课堂或老师那里学到的更多。也正因为有了这些积淀,我才能在后来成为《时代周报》的记者和作家。

➥ 本文由(夜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和两个男人之间的曲折情感历程

二十岁那年,我独自离开务农的父母,从市郊农村来到汉口打拼。从当初一个什么都不懂,帮别人照服装摊子的女孩子,到现在有一家属于自己的服装店和一家中介公司。 整整九个年头我埋头苦干,事业总算有了起色,感情上却还是一张白纸,都快三十的人了,连初恋也未曾有过。父母为我的终身大事着急得都没有脾气了。...

miss不是错过,我只认为它是想念

那些年,我们错过很多东西,比如说,回家的末班车,上学迟到的那一成不变的上课铃,因为起床晚了而错过的早餐,还有错过的那场雨,那件事,那些人…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里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说:自从你喜欢我之后,我很少觉得别人那么喜欢我了。 猪宝宝,最近我想了好多,想起了我们的认识...

怀有成为珍珠的信念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养蚌人,他想培养一颗世上最大最美的珍珠。 他去海边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一颗一颗地问那些沙粒,愿不愿意变成珍珠。那些沙粒一颗一颗都摇头说不愿意。养蚌人从清晨问到黄昏,他都快要绝望了。 就在这时,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 旁边的沙粒都嘲笑起那颗沙粒,说它太傻,去蚌壳里住,远离亲人、朋友...

不要小看身边的人

看人时如果能不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你就会发现别人身上有很多长处,如果能加以有效利用,也能成事,哪怕是“鸡鸣狗盗之徒”也有可用之处。 春秋时期,“四君子”以养门客闻名,其中以孟尝君为最,据说座下有门客三千。一次,又有两个人前来投奔,其中一个能钻狗洞、能学狗叫;另一个会学鸡叫,除此之外,别无所长...

世界的颜色由你自己决定

记得小时候,敏不知道从哪儿得到了一堆各种颜色的镜片,她总是喜欢用这些有颜色的镜片遮挡眼睛,站在商行上看窗外的风景。用粉红色的镜片,面前世界便是一片粉红色;用蓝色的镜片,眼前就是一片蓝色;当用黄色的镜片的时候,世界也变成黄色的啦!虽然,用不同的镜片去看眼前的世界,世界便会给她不同的颜色。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