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王剑岳的故事

阅览1070 作者:抗日英雄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006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王剑岳(1906—1944),原名王师。湖南澧县人。1944年6月10日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军第八师少将副师长。

2014年9月,王剑岳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生平

自幼勤勉好学,熟读史书。

1925年冬,辗转湘粤,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

在校期间,专心向学,民主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对兵法战术造诣尤深。

1927年秋,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时,曾对同学们表示:吾受革命之洗礼,三民主义之熏陶,校长之训诲,不达报国素愿,誓死不归。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十二师胡宗南部见习。

3个月后,升任少尉区队长。

7个月后,晋中尉,随部参加对直鲁联军的作战。

1928年秋,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师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二旅。

1930年春,又以各项成绩优异于次年春升为该部四团九连上尉连长,先后随部参加对李宗仁部、冯玉祥部、唐生智部的新军阀混战。

1932年,升调为副营长。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时,随部参加澄锡、常溧国防公路的施工建设。

1935年,晋升为国民革命军少校营长。

1937年,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在战场上,身先士卒,督部力战,身负重伤。

1938年秋,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野战补充团上校团长,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九一师补充第一团团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八师二团团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第十七期大队长和副总队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师八十二团团长等职。

在职期间,带兵有方,赏罚严明,对日作战莫不奋勇当先。

1944年5月,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军第八师少将副师长。时值日军发动旨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遂奉命率部由陕出潼关,扼守豫西灵宝一线,屡挫敌人锋芒。

1944年6月9日,设防于灵宝毕家砦,与第九十七师互为犄角,与日寇反复冲杀,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宁死不退,敌死伤累累,终不能占领高地。1944年6月10日牺牲。

主要事迹

1944年6月10日凌晨2时,日军突破我友军阵地,大批日军涌入防线。因伤亡过大,无力逆袭封闭缺口,遂持枪率残余将士杀入敌阵,双方展开残烈的混战。不幸左肩被手榴弹片炸伤,仍持枪指挥,奋勇冲杀,迫敌后退,恢复阵地,而所部伤亡殆尽。日军复以重兵再攻,众寡悬殊。未几,又身中两弹,血流不止,壮烈殉国。时年38岁。

人物纪念

王剑岳殉国后,国民政府于1945年1月22日明令褒扬。

2014年9月,王剑岳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本文由(茶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俺去也,六天的相处时间,我就把自己奉献给了网友

我二十岁那年,结识了一个男孩,那个男孩用六天的时间给我营造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我如公主般快乐地过了一年,我甚至以为那个梦会持续一生。可事实上,梦总有醒的时候,而且醒得太早。 ● 初见面,印象不错 给我造梦的男孩就是晓嘉。我俩偶然间在一个论坛上“碰面”,一次偶然是巧合,两次偶然大概就是缘分了。...

口述:相亲男上门逼婚,我谎称不育不孕吓退他

就怪爸妈,闲来无事让我参加什么相亲会呢。那里都是什么人啊,素质参差得令人发指。我呆在里面,恐怕算得上是“头牌”啦?可能,全场剩女中就我拿到的名片最多。不好意思,这是个看脸的年代。颜值不高的,我搭话的兴趣都没有。更别说,假得要命的头衔。 不过,司徒涛还算是可圈可点的“人物”。他在本城小有名气...

又是紫薇花开时

那段时间,雨水缠绵滴答,天空是阴霾的,心情也是。从冬到春,我以蛰伏的姿态存在,一直延续至盛夏。 有一天,我决定冒雨出逃,当22路公交车穿过那段匍匐前行的路段以难得的速度前行时,久违的阳光竟然穿透了阴霾,朗朗地落在了我的脸上,透过被雨水冲刷过的车窗...

抗日英雄王甲本的故事

王甲本,(1901—1944)字立基,云南省曲靖富源县人,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青年时立志从军报国,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四期,他学习刻苦认真,在军事方面颇显才华。毕业于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 抗战爆发后,王甲本从“淞沪会战”后到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乃至1944年的长衡会战...

幸福时光断想

坐在疾驰的列车上,窗外是北方大地无边的寒冷。正是岁尾,腊月将尽,车厢里的人都流露出回家过年的期盼与喜悦。 邻座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一身农民工打扮,他痴痴地望着车窗外飞逝而过的白茫茫大地,脸上有一种极宁静的神情。渐渐地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在外面打工苦不苦,他一笑,露出雪白的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