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善”与“小恶”

阅览833 作者:佚名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760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在现实社会中,积极进步的道德观与腐朽落后的道德观总是并存的,人们或善良、或邪恶的行为心态便是这两种道德观的具体表现。善良与邪恶都是从微小的积累中所体现出来的,当 小善 与 小恶 经过了量的累积,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大善 与 大恶 ,此时,人的思德便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正反对比。

刘备当年一句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向后人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别因为好事的不起眼而视而不见,别以为微不足道的坏事便可任意妄为。

积善可以成德,雷锋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他最后的献身,而在于他无论是作为一个农民、工人或者士兵,都处处以一种螺丝钉般的精神,从微眼处为国家、为集体和他人着想。小事虽小,但精神贵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遭到陷害被判死刑前,留下了一个遗言,他嘱咐他的妻子在他死后要尽快筹钱偿还所欠下邻居买鸡的钱,不能因为他的离去而令邻居蒙受不必要的利益损失。仅是一只鸡,绝非大事,但足以看出这位哲学家高尚的道德人格,他这种待人处世的美德见于微小之中。

积恶可以成灾,曾经有这样一个童话故事:一个贪婪、吝啬的财主即使已经家财万贯,但他仍不知足,总喜欢到别处的穷人家中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由于他财雄势大,老百姓对此都感到无可奈何。有一天,这个财主发现了一只停泊在岸边的旧木船内竟然有一块金子做的船板,贪婪的他欣喜若狂,正当他企图撬开这块金船板的刹那,突然,他变成了一只丑陋的蛤蟆。童话虽然只是虚幻的,但从前人对故事内容的构思中,我们已能从中体味到他们衡量善与美、丑与恶的道德标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没有 小善 的积累,若想形成高素质的道德人格,也只不过是缘木求鱼;相反,过量的 小恶 ,便会成为腐蚀心灵的催化剂,最终只能落得 多行不义必自弊 的下场。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句话我们务必铭记于心。

➥ 本文由(画卷)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家里有一座高山,光秃秃的,全是花岗岩,非常高耸,冬天过了,它身上的雪化得最晚,白白的像一顶帽子,我们要在春天的一段时间里看这顶帽子慢慢消融掉,露出它本来峥嵘的头角。 剩下的三个季节里它非常骄傲,一副只可远观的姿态,事实上我的确没有爬上过山顶,因为没有路。很多荆棘,从岩缝里长出来,纠缠成一道道屏障...

听夏

屋外,雨又柔柔绵绵地下了。似古美人般的优雅,又似君子般的豪放。 这仿佛让我惊讶,难道春又回来了吗?于是我不禁地望了望年历,正是 初夏。 打开了窗门,我朝着细雨望去。淅淅沥沥的雨丝敲打在地上,屋顶上 ,草丛中,形成了这初夏中最美的一道风景。而面对这样的美景,我又怎能 弃之不理呢?放眼望去,这细雨的明现...

描写环境的美文摘抄

《我爱秋天》 秋姑娘不知不觉地来到人间,她一来就不停地忙起来。 她给高粱抹红了“脸蛋”;给玉米穿上了桔红色的“裙子”;给稻谷穿上了金色的“西装”。一阵阵秋风吹来,稻谷连忙弯下了身子,像在给秋姑娘致谢。 秋姑娘来到了森林里,一片片黄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只有松树 和柏树的叶子是绿的,他们挺直了身体...

描写夕阳的美文摘抄

描写夕阳的美文摘抄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世间的一切总是变化的太快,快得让我们来不及反应。时光长河在历史的谷底里静静地流淌,在时光的洗涤下,原本的小河成了现在的长江,原本无忧的心成了现在的尘埃满满,沉重不堪。 回想起在草长莺飞的四月里,柳条轻轻地弹拨着春天的旋律...

心里有你,随处是红尘

在山涧,我撩起一把溪水,目光随水滴缓缓融入溪涧中。捧起一把清泉,呆呆的望着,看到了你的容颜在水中绽放,我对着你,扬起了嘴角! 在树林,我趴在大树右边,借助它的枝丫来倾听你在远方的言语。我拾起一片凋落的黄叶,清晰的纹路像你手掌里的掌纹般充满温度。 在海边,我飘飘抬头,双手拥抱扑面的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