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春晚

阅览840 作者:程林雄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20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春晚是文化大餐,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其乐融融。今晚又的除夕夜,我不禁忆起儿时的今宵,那是物质匮乏,文化生活单调的七十年代初,我们村也办过春晚,不过其春晚不同于现在把人们分隔在自家房子里,而是聚集在戏台前;时间也不止于一夜,而是一连五六个晚上。场面之大,气氛之热烈,年味之浓厚,没经历过的人是难以体会的。

我们村是徽剧之乡,村里演徽剧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战争年代和困难时期也没中断过。演出都是村里三十岁男丁值年,演出费用、组织工作都由他们负责。演员都是十几岁的小学生,不过在七十年那个特殊时期,样板戏取代了徽剧,演员由小孩换成大人,除了八个样板戏外,还自编自演现代剧,不愧是徽剧之乡,业余剧团代表公社在县里调演屡屡获奖,还被歙县的几个公社请去演出。

戏一演就是五六个晚上,离开演还很有好多天,大家就安放凳子,那凳子为看戏特做的,名为“看戏凳”,有一米五的高度,可以坐七八个人。谁占着位置谁就安稳地坐在那看戏,别人不会把凳子移走。戏台对面是学校教室的走廊,下雨淋不着,又高于地面,是可算的是雅座,我家都是提前占了那地方。

下午进行彩排,戏台下已有很多人,小孩居多。演戏前先游灯,我们这里的游灯有压灾辟邪之说,为了孩子平安,大人把自扎的灯拿出来让自己的孩子去参加游灯。小孩小,大人要么抱着,要么拉着,带着孩子游。游灯的队伍有一二百人,火篮、锣鼓、鞭炮开道,夜幕下游灯队伍像一条火龙走街串巷,好不热闹!

演员都是乡里乡亲,看他们演戏特别来劲。一般坐在凳子上的都是老人和孩子,青年人可不坐,他们喜欢扎在人堆里凑热闹,故意涌来涌去,起着人浪,俗称“倒人阵”。我们小孩对戏不感兴趣,站在凳上看热闹,觉得“倒人阵”很好玩。为了安全,让民兵维持秩序,下来逮捣乱分子,被拖上台,教育一番放了回来,小青年下来后故伎重演,他们还是有分寸的,那么多年从没发生过踩踏事件。在演戏过程中天空会来一个不速之客,原来是好事的在放孔明灯,那灯特大,小面还挂着一大串小灯和鞭炮,在空中噼里啪啦,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空中。

每到春节演戏,邻村的都像赶集似地聚拢来。有的不单纯是为了看戏,而是享口福。戏台边上摆设摊点,卖糖葫芦的,卖甘蔗的,卖臭豆腐的,臭豆腐是我们村的特产,花上几毛钱吃过饱,有的还就着臭豆腐边喝酒边听戏,乐哉悠哉。

正月演戏至今在我们村还延续着,可到古戏台看戏赶热闹的人屈指可数,难以再续往日的盛况。儿时的春晚已渐行渐远,随之而去的还有那纯朴的民风民俗。

➥ 本文由(云梦)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坚持是哪朵花

为了追踪好文艺组的文艺晚会成果展示的情况,今天我和组长到文艺组开的手工课担任助教。手工课与平日里繁重的课程不一样,它主要是激发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课堂纪律是比较好控制的,因为他们的好奇心是较强的,在几名女教员的指引教导下,学生们都完成了自己的小心心和百合花的制作...

后来,我们再也不见了

时光一天天地冲淡爱情,如一江流水横亘在我们之间。我们只能目送彼此渐行渐远的身影,期盼还能再见。可是后来,我们再也不见了。 我们曾经对彼此说过无数次再见,每说一次都像是一个约定,一个我们都会努力遵守而且每次都能遵守的约定。但是在那一天,我就有预感我们不会再见了。 你说要到另一个城市打拼事业...

我负你前世沧桑你许我今生落寞

我是一个纤弱如风的女子,需要用心,方可聆听到心跳和呼吸的声音。寒风肆虐着凌乱的心,我颓败在自己的世界里。忆着往昔这些无法解脱的伤痛,我只能这样走着、熬着、痛着、伤着…… 爱得越深,就越感到爱而无法相守的痛。一次次在爱与不爱之间痛苦徘徊,无奈,最终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我不知道,当你知道后...

一个基督徒的灵修日记(1)

2018年3月11号: 今天是安息日,主日礼拜的日子,今天,母亲没有砌棚屋,休息一天。今天中午吃午饭的时候,我和母亲讨论了一个灵修要点,关于律法与恩典的要点,我以医生治病的例子来向母亲阐述了这个要点。我对母亲阐述的我得到的这个要点的领悟是这样的:比如,病人得了哪方面的疾病...

时光荏苒,记忆不老

2017年7月19日,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党建蒲公英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为数十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十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这十天里留下的回忆,足够铭记一辈子。 回顾这十天,我们从不习惯变成融入。记得第一天到达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新有小学时,看到我们的生活环境,大部分人都是崩溃的...